相声应该分成巧嘴相声和逗笑相声两大类
相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惊啼 楼主
很多相声,只能说是演员说得“巧”,比如说一大段绕口令,报一大串菜名,很见嘴上功夫,观众连声叫“好”,但这只能说演员说得“巧”,跟逗笑无关。马季和侯耀文的相声属于逗笑一类,其中没有太多的嘴上功夫,但能让观众真心笑出来,而不是会心一笑。今天相声大赛颁奖晚会上马志明、师胜杰等人的传统相声,都不是逗笑型的,师胜杰哼唱几句越剧,竟然也算是一段相声了,名家真没好作品了?
方清平的单口是逗笑型的。另外,逗笑获得最佳逗哏也算实至名归,那些名家到底比他强在哪里?无非就是靠早期的几个好作品把他们捧成名家的,论表演能力,名家和新秀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一种是笑的相声,一种是不笑的相声,现在很多名家都在靠早期的名声,在说着不笑的相声。顺便问一句,冯巩平时还说相声吗?
2010年10月08日 15点10分 1
level 1
膜拜~~~
2010年10月08日 15点10分 2
level 1
楼主说的不无道理,但照楼主的分法,建议您所说的巧嘴相声归于口技类。
个人认为,贯口是相声中不能割裂的一部分,是相声演员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也是相声作品中重要的调节剂,就像曲艺听韵味一样,贯口也可以听出赏心悦耳的感觉。
另外,少马爷扑盲子的《太平歌词》绝对算是“逗笑型”的相声,当年第一次听的时候从头笑到尾。但如果这次是你第一次听到少马爷的《太平歌词》的话,那只能说真的很遗憾。考虑少马爷与大黄的气力、时间限制等因素,这次的《太平歌词》和巅峰时期的演出效果相差太多了。
建议楼主优酷搜一搜早期少马爷的《太平歌词》,再品品,相信会给楼主惊喜的。

2010年10月08日 19点10分 3
level 6
围观楼主。
2010年10月08日 23点10分 4
level 1
LZ的笑话讲的不错。。。
2010年10月09日 01点10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