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义以及感性的消亡
萌战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acdey- 楼主
4月开播后一些有趣的现象
同时聊一聊一些个人看法吧。
全文没有主题,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1
level 12
先标记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2
level 12
acdey- 楼主
4月开播的gbc可以说是话题度拉满了,很多不同的评价都在出现。但是很有趣的是,我看到了一些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很多人从理性的角度认为gbc的第一话转折过于生硬而给予gbc一般的评价。但是从感性的角度来说gbc无疑是优秀的,最后的live曲以及3D的表现形式是可以带动出情感的,这也是为什么一部分人会给gbc打出高分的原因。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3
扯不到这么大应该[阴险]单从剧情角度基本就是套花田模板,但是前半段的演出能盖住,后半雨中跑演出就烂了。至于好评多半都是对中指gif,只能说上一个靠gif出圈的叫蒜(
2024年04月11日 00点04分
前半段用不同颜色的流动线条表现女主情绪的演出,在画面上增大了压抑感,从而能使观众接受女主情绪的快速转变。但是后面跑-唱的铺垫太短了,摔吉他先不谈,在前面用了大量意识流演出情况下,这里非要用现实系跑步我是看不懂的,如果这里直接像op里女主起飞观感会好很多,她都能飞了我还要求什么呢(
2024年04月11日 00点04分
level 12
acdey- 楼主
但是综合来看,现在的观众似乎更加喜欢理性的剧本。很多观众都希望看到合理以及逻辑顺畅的剧本。很对感性的描写似乎变成了减分项。就像gbc第一话里nina抱着吉他冲进雨里的那一段对很多人来说是雷点。那一段是感性驱使的,是感性优先的。但是因为剧本上的快速转折导致了很多人并没有跟上节奏,导致出现了情感的断层,从而没有办法在最后的live爆发出情绪。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4
其实这种单拎其中具体行为出来证明剧情本身有问题的行为恰恰是感性先于理性但是又伪装成理性的,先有了我没那么带入的立场,然后再挑一些比较出戏的部分来论证自己的说法,哪有那么多人能跳脱出感性去看一部娱乐性制的作品[阴险]
2024年04月09日 06点04分
摔吉他直接给我沉浸感搞没了[呵呵]
2024年04月09日 10点04分
@蓝毛败犬赤音音 摔吉他确实想骂人,不过我地沉浸感起来是在那之后,影响不大。只能说这一段直接跳过比较好一点。
2024年04月09日 10点04分
错了,大家看摔吉他是感性使然的反感,你的感性桥段如果没能让观众共鸣而是反感就是失败的桥段。 感性桥段是梦,可以不管逻辑但是不能不管情绪,很多人看摔吉他的心疼的情绪反应是很大,自然会投射到角色身上,而角色没有做出回应这份感性的桥段。
2024年04月13日 03点04分
level 12
acdey- 楼主
说到日剧跑,我感觉这一段和奇蛋的一部分有一些类似。就是对一些人来说意义不明。 但确实是感性驱使的片段。 大户爱在雨中跑至天晴的第6集。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5
这一段我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似乎在后续的剧情里没有起到效果。这只能说是失败的。奇蛋的剧情我觉得在这里开始就失控了。虽然雨中跑步这一段我看得挺爽。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最喜欢的一集,我辽巅峰
2024年04月09日 06点04分
奇蛋那时候是真的好,可惜接下来就快步走向崩盘了
2024年04月09日 08点04分
level 12
acdey- 楼主
归根结底,是剧本的问题导致感性的演出无法被人接受。还是演出的问题?背景音乐?亦或是观众不再接受感性的演出?
莎士比亚是irrational drama writer的一个代表。很多戏剧内的角色都是靠感性推动的。就比如说经典的Macbeth。Macbeth的大多数内容都是不理性的,大多数角色都是靠着感性行事的。而Macbeth剧本的逻辑我并不认为是完美的,但是Macbeth的感性无疑是故事中的主线,诞生出了这样的故事。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6
level 12
acdey- 楼主
另一部Romeo and Juliet的结尾也是极其的感性。这样的结尾放到现在的动画里的话绝对会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十分糟糕的结尾。但是戏剧的话就没有问题,那是演出手法的问题吗?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7
level 12
acdey- 楼主
那我最喜欢的一部动画《Sonny Boy》来说。他的结尾11与12话无疑是感性的。11话的蒙太奇,配合上土星5号的发射,以及那蓝色的背景。整个11集都充斥着浪漫主义的氛围。不会有人问为什么是火箭,也不会有人问为什么是土星5号。这就是感性的选择。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8
感性也要建立能自洽的基础上的,sonny boy本身世界观设定和浪漫主义氛围加上优秀的单元回故事就支持这样的细节感性表达来匹配他想讲的内容,mygo第十集的爆发也是建立在前期铺垫的基础上的,但gbc这里的爆发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只是刚刚见面走个过场没法和角色共情。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游✨星 是这样的 篇幅,时间,等等都是会影响观感的东西。
2024年04月09日 04点04分
level 12
acdey- 楼主
而12集中的现实与漂流的切换,以及toe的配乐。当山嵜广和开始用他那巨烂的唱功开始唱词的是时候,这种情绪就开始爆发了。漂流少年的剧本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他的演出,想法,以及配乐支持住了他的感性。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9
level 9
其实和去年mygo第十话争议差不多,有些人觉得太快,轻拿轻放了,有些人觉得音乐起,神回。注定谁也说服不了谁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10
mygo还是不一样的,第十话是灯皇铺垫了一整季的爆发,是借由高松灯进而点燃主题的创作思路。gbc人物都才给了个面板,单纯的走过程而已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level 12
acdey- 楼主
再近一些,mygo我最喜欢的集数就是第10话以及第3话。第10话放出来后似乎有过一些争议(可以帮我扩充一下,我是完结后补完的,对当时的一些讨论不是很清楚)。这些争议就是第10话结尾的和好似乎没有说服力。但是对我来说这场live就已经是证明了,音乐的感性比剧本的理性对我来说更有说服力。动画的演出也极大程度的辅助了mygo的第10话。但即使如此很多观众还是不吃这一套,或许观众更加喜欢理性,完美的剧本吧。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11
说一下题外话,我看mygo的体验和大多数人绝对不一样。当时补mygo的时候把第3话不知道为什么跳了,但是看完13再看第3话,这个体验实在是后劲太大了。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level 12
cy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12
level 12
嘛,就我而言可能就是有一种梦的死亡,共感的磨损这样的感觉吧,似乎站在理性高台上却实际上被更为浅层的“自我”所支配的感觉,拒绝对行动之人的体验而聚焦于木偶丝线,涌动着的生存着的自我变成了简单机械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13
嘛就像把自己带入到动画里到底是一种强自我还是傲慢的区别吧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对于动画的审美归根到底是对自我的审美,我是这样觉得的,“异化”感?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acdey- 至少我觉得我们只是动画的观者,体验和代入毕竟不一样,对我们积极的是通过体验所带来的自我审视而不是在动画里执着一个完美的他者,倒不如是动画的完美恰在于它的不完美,其完美在于观者对其缺憾之观照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嘛我这里更多是对ml党和一些自己看到的评论的想法,借由这个帖子发表看法就是了
2024年04月09日 04点04分
level 12
这集还不配扯到这么大的话题
单纯的感性部分没有好到能掩盖理性的缺失而已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14
@渡る🌨 这个话题是确实存在且已经有很多争议“社会问题”,按这集的质量把她带入这么大的话题里会引出不必要的争议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这不是配不配的问题吧,只是一种反思罢了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渡る🌨 [汗]这种反思只是解构而已,没意思
2024年04月09日 08点04分
是这样的 最后那块看的时候觉得没完全把情绪轰起来
2024年04月09日 10点04分
level 9
cy
2024年04月09日 03点04分 15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