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背后隐藏着一段深藏的历史。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栽赃和营造悲情的气氛。
秦始皇时期,确实有禁书的情况,但所禁的并非文化上的“百家争鸣”,而是对列国史书的严格控制。这些史书不仅涉及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也包括本国史书中有关列国的记载。例如,司马迁在撰写秦史时,发现了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越是接近秦朝初立的历史,有关列国的记载便越丰富、越详细。
至于在秦始皇死后的一百多年里,司马迁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叹息“秦俗多忌”,因此停止了有关秦朝历史的一些记录。此外,吕不韦之后到隗状之前的十多年,丞相是谁也未被详细记载。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们怀旧故国,避免复辟(六国遗民的此起彼伏,甚至极有可能的丞相昌平君投楚,成为楚国最后一任国君)。这种删除历史的行为,在人类历史的政治规矩中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可以说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中,其实也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存在。这并非文化灭绝,而是一种历史政治规矩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避免分裂和冲突的发生。
2024年03月07日 00点03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