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
快乐五十年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3
西山老农 楼主
天应该冷了,虽然说已经到了小雪的节气,可还是不冷,树叶儿郁郁葱葱的没有一点冬天的迹象,也没下雪也没霜冻,和东北那嘎嘎冷相比可能就算是天堂了,北方我没去过,据说每到冬季就大雪封山零下几十度。冬天去屋外上茅房撒尿还要带一个棍子,不管是真是假,冷一定冷的,怕冷的我说到这儿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还听说家家户户都会唱二人转,二人转唱着也热闹,“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呀啊,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 ……”再怎么头一天也还是冷,:可能我从小就怕冷的缘故吧。东北人不怕冷,可能打小就冷惯了吧。
趁着现在还没太冷,一个人到观前街去走走也当做锻炼。观前街是苏州最热闹的商业街,大多是外地人,听他们南腔北调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现在的观前街已经没有以前热闹了,很多店铺都关门上了锁,一旁歪歪扭扭写着醒目大字;旺铺出租,中国人的文字有讲究,亏本了还说吉利话,按理应该说;本店生意清淡,亏本数月,无奈至极,出租本店云云,不过这样写字太多,人家看了也不耐烦,况且还倒霉。反正关门大吉是真的。
观前街北边穿过东脚门和西脚门便是玄妙观,元妙观内曾经有一个茶馆,唤作品方茶馆,小时候父亲曾经带我去玩过几次,后来据父亲说,品方茶馆在解放前是吃讲茶的地方,何为吃讲茶?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们一旦发生冲突,便请有头面的中间人进行调解,唤作吃讲茶,运动以后品方茶馆改成了卖运动鞋的商店,现在还是卖鞋子,还卖黑布面的北京鞋。
玄妙观内有许多小吃摊,潘玉麟糖粥是最有名的,5块钱一小碗,生意火爆,今天也没见他身影,潘玉麟是知青,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手艺,卖糖粥,当初也很有钱,岂不知有钱了就飘了,也不卖糖粥了,当初看我们这些人在打工赚钱的时候,他都不屑一顾,他每天西装笔挺坐火车去上海做期货,一次做的期货黄豆赔到了底,在家生了一场病,没法子又干起了老行当,卖糖粥,那年月小摊小贩城管见了会没收的,也因此东躲西藏的,再后来苏州挖掘继承非物质遗产,潘玉麟的糖粥也便成了苏州的非物质遗产,也就发了证书,电视台还报道过,一下子潘玉麟糖粥又火了一阵子,如今潘玉麟老了,他的儿女是否还会继承下去就不知道了。
观前街往北走就到了石路,据说在30年代石路是非常热闹的商业区,我也好几年没有去过石路了,记得几年前和朋友喝酒唱歌,也是一个的冬天,大街上寒风瑟瑟的,有一个中年汉子蹲在大街上耍猴,这汉子身上穿着也破烂,一根绳子系在腰间,形象很猥琐还邋遢,汉子见了我们,卑微地笑道;“欢迎各位老板,老板发财,齐天大圣给老板拜年”接着吆喝着:“齐天大圣,跳!”只见一只瘦小的猴子凌空翻了几个跟头,被称作齐天大圣的小猴瞪着大眼睛,面无表情的望着我们,冷风将小猴身上的猴毛吹得十分凌乱,小猴的身上和那汉子一样,浑身脏兮兮的,我们丢下几个小钱,小猴还给大伙作揖,可我一点也没感觉到可笑,反倒觉得这汉子不是善良之辈,利用小猴骗路人的钱财,如今这地已经是一片绿化了。我想,那汉子和他的猴头没了生存地而回老家了吧。
穿过西北街,拐弯向北走就到了桃花坞大街,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唐寅故居遗址唤作宝华庵,又称文昌阁,即在桃花坞北侧,位于平门内西大营门,在那里尚能找到石栏围绕的“双荷花池”。原本的桃花坞大街尽是破烂的房子和坑坑洼洼的马路,近几年经过修复,成了有江南园林特色的观光地。
走出桃花坞大街便是人们路上的北寺塔,小时候我就常在这儿玩耍,那时候塔内有一个老和尚,经常看到他用一把竹丝扫帚打扫院子。如今北寺塔已经成了对外开放的公园,为了保护文物还是禁止游人进入塔内的。北寺塔又称“北塔报恩寺”建于三国时期,是孙权为其乳母陈氏而建,又有1700余年历史
往东走,穿过临顿路便是拙政园和狮子林,虽然那两园林闻名于世人,可我还是不愿意去和外地游客去挤热闹。
游荡了一大圈,身上热乎乎的,
2023年11月21日 06点11分 1
level 7
读了农哥的文章,想去苏州看看了:在寒风瑟瑟中喝一碗5块钱一小碗的糖粥,然后参观唐寅故居宝华庵,再去拜访“北塔报恩寺”,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可以看看大师兄的表演呢!......苏州真的是个好地方。
农哥辛苦了,农哥晚上好!
2023年11月21日 12点11分 2
吧务
level 16
欣赏佳作,苏州是个好地方。
2023年11月21日 19点11分 3
level 15
苏州去过两次,都没能见到老农😄
2023年11月22日 23点11分 4
吧务
level 16
苏州是个好地方,近几年发展超速,全国GDP总量排第六。前途无量!
2023年11月25日 07点11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