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愁 曼青菜
麟游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5
麟游网警 楼主
金秋的早晨,天高气爽,阳光明媚。送完上学的小学生,闲来无事,漫步到南关菜市场。
走到一位大娘摊位前,惊喜地看到她身旁摆放着一筐白生生、鲜嫩嫩、胖嘟嘟的老蔓菁,随即蹲下身子看个究竟。大娘抢先开口道:“师傅,买一点吧,本地的人参老蔓菁,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着呢,吃了对身体有益处!”“多少钱一斤嘛!”我回问道。“不贵,一块五一斤。”
凝视着熟悉而久违的老蔓菁,倍感亲切,思绪万千。这种被现代年轻一族不甚知晓,不屑一顾的食物,曾经红极数十年,陪伴着百姓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季,守护着人们度过了一载又一载艰苦的岁月。
在集体经济的六七十年代,每逢冬令,人们吃不上新鲜蔬菜,只能提早储存些红萝卜、白萝卜、大白菜越冬。天长日久吃着“老三样”也就吃腻了。村队干部为解决群众吃菜难的问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每逢夏收夏种之际,生产队收割完小麦,充分利用墒情以秋补夏,趁早播种大面积的糜子、谷物。在播种时特意在耧斗里添加适量的老菜子籽,待秋季农作物收割后,满地的蔓菁叶长势秀美,清雅细腻,清新脆嫩,晶莹剔透,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地毯。
农闲时节,大爷大娘、大姑娘小媳妇、学生娃娃甚至五大三粗的男人,提上竹笼,拿上镰刀,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聚集到地里寻蔓菁叶。众多的寻菜大军,在那片黄土地上勾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假若本生产队的蔓菁叶长势不好,大伙就商量着去其他生产队或者外村寻找。当地人也很大度,不撵不阻挡,笑脸相迎。都是一步邻近,全是些熟面孔,有的甚至还是儿女亲家或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也是为了生计嘛!寻回的蔓菁叶摊放在场间或房前屋后晒干,装在袋子里,拾掇到通风干燥处备用。
蔓菁叶加工食用十分方便。事先在锅里加两瓢水,抓一把干蔓菁叶在开水里焯熟,捞出后在凉水里浸泡片刻,切碎沥干水分,放些干辣子角,撒点葱花,泼些煎烫的棉花籽油。随着“滋啦”一声响,香气扑鼻,再调些食盐、柿子醋,舀一碗黄黏小米饭,配上绿嫩的蔓菁菜,色香味佳,再吃上一碗红薯饴饹,不仅填饱了肚子,也觉着是一顿美餐。
寒冬时节,也是农民难得的农闲时节。男人们拿上家伙到地里挖蔓菁。此时的蔓菁吸收了黄土地赐予的营养,长得粗壮白胖,周身长有散生的刺毛,像似人参,十分招人喜爱。将蔓菁洗净切块与小米饭同煮,既改换胃口,又美味解馋。
老蔓菁周身是宝,深受寻常百姓的青睐!
为了弄清蔓菁菜的营养价
2023年11月14日 22点11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