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们说喜欢一个角色时,我们是在喜欢什么
我个人先说盖曼在故事开头就点出很有意思的点,这也是蜘蛛侠故事爱好者常说诞生的矛盾心理。
盖曼很抱歉蜘蛛侠过上总是陷入窘境的糟糕生活,他很抱歉jjj如此讨厌蜘蛛侠,同时盖曼又开心jjj讨厌蜘蛛侠,理由是「这样彼得帕克就可以把照片卖给jjj获取钱财了。」
对于深陷困境的蜘蛛侠,盖曼难过又开心。
这个指出了很多粉丝当下的复杂情感,我们看着角色受苦然后喜欢他,这个多少有点不太地道吧?
让我想起有人说的,「蜘蛛侠不干了你应该感到开心啊,他过上幸福生活了,你喜欢的角色过上幸福的生活你为什么会对此感到愤怒?」
表面上这是「是否想让你爱的角色受苦与否」的问题,深层次仿佛是「受苦与否」成了通常我们爱一个角色的标准,如果你希望蜘蛛侠继续去当蜘蛛侠而不是潇洒快活,那别人会进一步得出结论,「你根本不喜欢这个角色」。
我要说,这不是一个鉴定热爱者是否热爱的问题。
如果只希望蜘蛛侠彼得帕克过上好的生活,那难道mcu荷兰弟在英雄无归结局前过的不够好吗?为什么偏偏荷兰弟在大陆成了影视版本中最具争议的那个,甚至被人贴上「钢铁罗宾」标签?莫非大陆粉丝都是假的,他们根本不想看蜘蛛侠过上好生活?
显然不是。
荷兰弟过的好不好,跟他的这个彼得帕克做的是否出色合格,是不同的两件事。
有人认为只要角色过的好,那这个角色遭遇过什么、他的转变是否合理都无所谓。我能理解这份心情和逻辑,但这对角色而言才是最糟糕的。
我们喜欢一个角色,不是因为他叫那个名字才喜欢他。
如果我们只喜欢带上“彼得帕克”这个名字的随便某个人。很多人就不会说荷兰弟的不太行、不像认识的蜘蛛侠,反而对托比竖起大拇指认可。
我们喜欢蜘蛛侠,喜欢彼得帕克,是喜欢他之所以是他的那份东西,94、泪痣、终极、终极动画、托比、超凡,这些蜘蛛侠都叫彼得帕克,彼此性格相差还是蛮大的,可很少有粉丝会不爱他们,他们战衣身高经历统统无法划上等号,但他们之所以得到热爱,是因为他们身上都展现出了“彼得帕克”之所以是“彼得帕克”的那些东西。
蜘蛛侠这个角色从起源到至今六十一年就是在无数磨难中辗转反侧,表现出我们喜欢的那些东西。当事态平和时,所有人都大差不差。
夏目漱石在《心》里写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平常是个好人,至少是个普通人,可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会变成坏人。」
人们需要面对压力,才会表现出自己的本质。
蜘蛛侠,甚至可以说所有娱乐作品的高人气角色,他们最吸人的就是在激烈矛盾中展现出的只有他做的到的“东西”,你可以看看各种视频剪辑,几分钟的短视频不会给你把日常那么多吸水长流剪里面,而是有选择选取些能最大程度表现主角性格特点的东西,好比美队剪辑十有八九会剪「我能打一整天」。
像蜘蛛侠,帕克平常是个会逗趣、倒霉的青年,这部分性格特点是可以被其他作品轻易复制的,这部分被其他人拿去拿去我们不会说他抄袭,可要是有人把矛盾与特质一起拿走,比方说有作品,展现出以下情节,「主角和反派在火车上打斗,这时火车失控了,主角到车头用线缠住傍边大楼用身体挡住火车失控,在将倒下时后面民众一把拉住」。这显然出自蜘蛛侠2,而这部不叫《蜘蛛侠》的作品明显是抄袭的。
盖曼就指出了一种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