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尼尔盖曼蜘蛛侠短篇后的感想
蜘蛛侠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以己之见谈谈惊奇幻想1000期里,同时是蜘蛛侠诞生六十周年献礼的七页小故事《能力越大……》,这个近几年来我最喜欢的蜘蛛侠故事,没有之一。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1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这篇故事很多没什么可讲的。主要是分为童年和大人两个时期。
童年的小盖曼在碧水晴天下倚靠树干阅读蜘蛛侠的漫画,这时蜘蛛侠出现和小盖曼有了交流,小盖曼诉说自己对蜘蛛侠的喜爱,蜘蛛侠约定未来会送给小盖曼一把丢失的蜘蛛电器枪玩具。
四十年后盖曼名扬天下,他去参加电视节目,盖曼好友乔纳森会后提议去见见蜘蛛侠的伟大创作者史蒂夫迪特科,盖曼在办公室又遇到了蜘蛛侠,这次盖曼依旧念叨起关于蜘蛛侠的故事,而此时的蜘蛛侠显得冷淡得多,盖曼不免感到尴尬,在朋友搞定完史蒂夫的签名后默默下楼,这时蜘蛛侠从上面叫住盖曼,盖曼得到了四十年前蜘蛛侠答应过的蜘蛛电气枪,盖曼和好友开始用这把硬纸板与弹性不足橡皮筋做的玩具开始玩闹。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可隐含的意象又很多。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2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1.当我们说喜欢一个角色时,我们是在喜欢什么
我个人先说盖曼在故事开头就点出很有意思的点,这也是蜘蛛侠故事爱好者常说诞生的矛盾心理。
盖曼很抱歉蜘蛛侠过上总是陷入窘境的糟糕生活,他很抱歉jjj如此讨厌蜘蛛侠,同时盖曼又开心jjj讨厌蜘蛛侠,理由是「这样彼得帕克就可以把照片卖给jjj获取钱财了。」
对于深陷困境的蜘蛛侠,盖曼难过又开心。
这个指出了很多粉丝当下的复杂情感,我们看着角色受苦然后喜欢他,这个多少有点不太地道吧?
让我想起有人说的,「蜘蛛侠不干了你应该感到开心啊,他过上幸福生活了,你喜欢的角色过上幸福的生活你为什么会对此感到愤怒?」
表面上这是「是否想让你爱的角色受苦与否」的问题,深层次仿佛是「受苦与否」成了通常我们爱一个角色的标准,如果你希望蜘蛛侠继续去当蜘蛛侠而不是潇洒快活,那别人会进一步得出结论,「你根本不喜欢这个角色」。
我要说,这不是一个鉴定热爱者是否热爱的问题。
如果只希望蜘蛛侠彼得帕克过上好的生活,那难道mcu荷兰弟在英雄无归结局前过的不够好吗?为什么偏偏荷兰弟在大陆成了影视版本中最具争议的那个,甚至被人贴上「钢铁罗宾」标签?莫非大陆粉丝都是假的,他们根本不想看蜘蛛侠过上好生活?
显然不是。
荷兰弟过的好不好,跟他的这个彼得帕克做的是否出色合格,是不同的两件事。
有人认为只要角色过的好,那这个角色遭遇过什么、他的转变是否合理都无所谓。我能理解这份心情和逻辑,但这对角色而言才是最糟糕的。
我们喜欢一个角色,不是因为他叫那个名字才喜欢他。
如果我们只喜欢带上“彼得帕克”这个名字的随便某个人。很多人就不会说荷兰弟的不太行、不像认识的蜘蛛侠,反而对托比竖起大拇指认可。
我们喜欢蜘蛛侠,喜欢彼得帕克,是喜欢他之所以是他的那份东西,94、泪痣、终极、终极动画、托比、超凡,这些蜘蛛侠都叫彼得帕克,彼此性格相差还是蛮大的,可很少有粉丝会不爱他们,他们战衣身高经历统统无法划上等号,但他们之所以得到热爱,是因为他们身上都展现出了“彼得帕克”之所以是“彼得帕克”的那些东西。
蜘蛛侠这个角色从起源到至今六十一年就是在无数磨难中辗转反侧,表现出我们喜欢的那些东西。当事态平和时,所有人都大差不差。
夏目漱石在《心》里写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平常是个好人,至少是个普通人,可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会变成坏人。」
人们需要面对压力,才会表现出自己的本质。
蜘蛛侠,甚至可以说所有娱乐作品的高人气角色,他们最吸人的就是在激烈矛盾中展现出的只有他做的到的“东西”,你可以看看各种视频剪辑,几分钟的短视频不会给你把日常那么多吸水长流剪里面,而是有选择选取些能最大程度表现主角性格特点的东西,好比美队剪辑十有八九会剪「我能打一整天」。
像蜘蛛侠,帕克平常是个会逗趣、倒霉的青年,这部分性格特点是可以被其他作品轻易复制的,这部分被其他人拿去拿去我们不会说他抄袭,可要是有人把矛盾与特质一起拿走,比方说有作品,展现出以下情节,「主角和反派在火车上打斗,这时火车失控了,主角到车头用线缠住傍边大楼用身体挡住火车失控,在将倒下时后面民众一把拉住」。这显然出自蜘蛛侠2,而这部不叫《蜘蛛侠》的作品明显是抄袭的。
盖曼就指出了一种矛盾。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3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主角遭遇苦难我们固然难过,可偏偏正是这些东西里透露出的东西吸引了我们,让我们爱这个角色。
世界上有很多石头。
有的石头外表坚硬,轻轻一砸碎了,里面是空心的。人设标签贴满,却根本立不住脚跟。
有的石头不仅外表坚硬,内壳实心,不容易碎。这样的角色人设符合逻辑,立住了脚跟,可也没什么太值得说道的。世界跟它一样的石头有很多。我们会评价他:嗯,他不错,很好。但只是偶尔会想到的确有这个角色存在,不能印象深刻。
有的石头敲开,露出的吸人金色能让人久久不忘怀。以至于时隔多年,都能记起遇到他的那个下午。
我们不会对某个if刊或者漫画的平行宇宙里那些没有丝毫塑造被当作酱油打发的彼得帕克投入太多共情。
那些人物,他叫彼得帕克,他穿着战衣,还是经典红蓝配色,可若是没有什么塑造。即便是他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也不是那么有所谓,你不会因为《死侍屠杀漫威宇宙》里蜘蛛侠的死亡露出读到《蜘蛛侠生平故事》的帕克结局同等分量的难过。
因为你对《死侍屠杀》里的蜘蛛侠几乎一无所知,而《生平故事》则让我们旁观彼得帕克的一生,把六十年浓缩到六话漫画,属于“彼得帕克”的东西后者展示的足够多,也足够让读者认可的了。
再举个例子。《平行宇宙》动画,迈尔斯宇宙的年轻pp,我们跟他的接触只有几分钟时间,这里几分钟里我们从他的自白看到他的奋战,在危机时刻不忘提醒迈尔斯鞋带看到他的乐观,在死亡面前注意到他的不屈。从这几分钟我们看到我们喜欢蜘蛛侠的一切,这个pp恰好都有,外加自白里蜘蛛侠名场景的复刻,大脑开始自行补充这个pp从高中时被蜘蛛咬,历经叔叔之死,大战一众反派,这些年他遭受磨难,奋起不屈。于是在音乐响起,葬礼开始,我们感到难受,即便我跟这个pp接触细细数来只有几分钟。
而荷兰弟和其他的“蜘蛛侠”还没有。
这里插题外话,我不是说角色不能过好的生活。
同样是卸甲归田,《黑暗骑士崛起》的蝙蝠侠的退休是近乎完美的,当布鲁斯韦恩奔向只属于自己的未来,观众们喜极而泣。故事给予了足够多的理由说服了观众,导演没有把公众当做傻子,没有把电影里的蝙蝠侠当做工具而自己是大王施加暴虐,诺兰尽可能把布鲁斯韦恩当做真实存在的人物去对待,让他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结局。
有些作品不能说服观众接受变化,这些作品的转变通常突兀至极。上一幕一个善人型角色表现出大爱,下一幕这个角色突然暴虐开始屠杀无辜,编剧可以这么写,但编剧要给出理由。强大的编剧能给出足够充分的理由使观众认可角色转变,垃圾编剧就不能,他只能写出来然后得到观众读者的唾弃。
回归话题。
一个彼得帕克他没有“彼得帕克”特质,那他到底算不算彼得帕克?就算漫威官方那边说是,那为什么我们一定就要喜欢他呢?
到底是多么廉价的热爱,才会因为角色只是由于叫的这个“称谓”,就爱的死去活来。
当年观看好作品时,你先前的阅读经验隐隐在你内心搭建了一套隐形的标准,哪怕你说不出具体这套标准的具体框架,你还是会用这套衡量自然而然评判下一个你看的作品里的“蜘蛛侠”。你不会用蝙蝠侠三部曲的标准评价新的蜘蛛侠合格与否。因为蝙蝠侠是蝙蝠侠,蜘蛛侠无论是托比、加菲、荷兰弟,他们都叫蜘蛛侠。
在演员职表滚动前,你应该已经对观看的这个系列新作品就有了大致定论。心中的标准告诉你,这个很好,那个一般,这个不太行。这个过程粗糙的评判在通俗娱乐作品里往往是最精准的,因为它出自你的感性,你对娱乐作品的一切的情感都是感性在上峰。
如果真的喜欢「没有彼得帕克特质的彼得帕克」,我想现在国内观众应都该对mcu蜘蛛侠三部曲绝对是赞不绝口的,一定觉得荷兰弟能代表了蜘蛛侠这个形象历史的最高水平。而不是大陆一边倒对荷兰弟有如此大的争议。
那么世界也绝不会有「OOC」Out Of Character之说,厂商们应该赶紧去注册商标,祈祷自己能抢到一个唤起所以人内心共鸣的好名字,这个用几个语言符号拼凑成的名字一旦放到任何东西上,那东西就成了人人都爱没有反对的摇钱树。
事实上,以我见到的,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欢荷兰弟,恰恰正是因为他叫“彼得帕克”。人们以过去见过的“彼得帕克”最高的标准来要求他。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认为「没有彼得帕克特质的彼得帕克值得喜欢」,名字、称号、外表这不代表一切,这个角色在具备熟悉的内在后我们自然会爱他。
这就是关于对「是否想让你爱的角色受苦与否」的回答。
有时角色过上完美的生活反而不会让我们爱这个角色,因为「角色的故事是否得到我们的满意」跟「我们想不想让角色受苦」是不能划等号的,我们不能混为一谈。
很多人看过《金刚狼3》才彻底记住罗根,而不是把他当做跟其他好莱坞大片主角没啥区别的人物。对于角色那不是个好结局,对于观众那是个刻骨的好故事。它升华了角色,让我们更喜欢他。
不会有人说“金刚狼这人物怎么样?”“他结局居然死了!这人物烂透了!”。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4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蜘蛛侠的苦难,90%以上源自于他的“责任”,为了责任他要舍小家为大家,这个主题对蜘蛛侠来说永恒。如果要蜘蛛侠选择扔下责任,我需要理由,要是关于蜘蛛侠卸甲的故事能讲的和《黑暗骑士崛起》一样让我满意,我没有理由让pp继续去遭苦遭罪。
而不是只要pp能过上好日子,他哪怕性格崩塌都无所谓。
很抱歉我不是文科专业的,我不知道我是否能精准表达出我意思的全部,总之,大概就是这样啦。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5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2.童年和长大,炙热与冷却
过去未来,看似是两个时空的不同时间的蜘蛛侠态度突兀转变,我个人言是盖曼自己随着年龄成长心理历程变化的景象。
童年的盖曼赤脚穿白刊不修边幅大咧咧坐在草坪,他求着父母得到准许把第二期漫画赠品蜘蛛侠燙融贴印在最白的衣裳,那时候盖曼的喜欢就那么纯粹,父母随手扔掉的「硬纸板」「橡皮筋」盖曼会伤心很久,因为那两件组合起来就成了「蜘蛛侠电气枪」。
这时的蜘蛛侠主动来到小盖曼身边确定他一切都好,吐槽不是彩色的黑白漫画主动摘下头罩露出面孔,我们都知道摘下面具对蜘蛛侠来说意味着什么,蜘蛛侠就是这么做了。蜘蛛侠觉得奇怪,他不应该出现在英国萨塞克斯,这是盖曼的故乡,他的故乡在皇后区。那时候的蜘蛛侠友好亲切,还有几分俏皮。
长大后的盖曼不再是那个萨塞克斯不穿鞋的穷小孩,他打理好头发穿上足够酷的黑风衣,他已经是位能出没于电视节目上的成功人士。他来到史蒂夫的工作室,瞧见蜘蛛侠端坐在旧沙发读报纸,盖曼的心理描写指出他很「尴尬」,盖曼坐下断断续续打声招呼。
「我们之前见过面……在我六岁的时候」他真的很拘谨,这很有趣,六岁时他可以在大庭广众下穿着印有蜘蛛侠大头的背心走来走大咧咧不知害羞,四十年过去他功成名就靠一身cool打扮就能混饭吃,反倒收缩起了姿态。
同时,六岁第一次见面,四十六岁第二次见面。我们可以理解为从六岁开始盖曼就没有那么痴迷于蜘蛛侠了,他逐渐淡出对角色的喜爱,变得成熟,变得像是把「蜘蛛电气枪」认作是「硬纸板」、「皮筋」随手丢掉的自家爹妈。
这次到访激起了盖曼心里什么东西,于是他和蜘蛛侠再度相见。
当盖曼不再那么热爱时,蜘蛛侠形象随之变动。他读报纸,冷冷坐着面对爱好者爱答不理,这和我们熟悉的蜘蛛侠完全不符。结合六岁时出现的蜘蛛侠展现出的热枕,我们知道盖曼不是因为不懂蜘蛛侠导致此时的蜘蛛侠人物性格崩坏。
这是个象征,我想是因为随着喜爱的淡泊,对人物的印象越来越模糊,那个你曾经无比热爱他,和你渐行渐远。曾观摩无数遍熟记在心的情节,再提起,成了记忆里的残垣断壁。
盖曼冷寂后,接着爆发出火热,他念叨到蜘蛛侠压在废墟再度站起来的故事,告诉蜘蛛侠那故事激励了他一生。作为粉丝我们都知道那正是最好的诠释了蜘蛛侠不屈精神的asm33。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6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7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这里盖曼说的是多年前,七岁时看到的老故事,这或多或少透露他其实对这些年新的故事没那么了解,可能意味着热情的消退。
盖曼还在四五页交流中说「我知道你来这里是为了逃离,所有人都想从你身上分一杯羹」。蜘蛛侠态度很有意思,他一共说了三句话,其中着重强调了两遍「我见过许多人」。
从商业IP角度可以得到很有趣的解读。蜘蛛侠这个招牌大得很,你走前走后都有大把人会继续为之付钱,这个IP多你一个不多缺你一个不缺,你个人的热爱消费力对这个金字招牌一点都不重要。
金钱是资本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爱好者的热爱又恰巧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如果把这个蜘蛛侠当做商业化身的实体化,他近乎直白表达了「你一点都不重要」。
盖曼设置了爱好者与资本的隐藏在表面下的对立,在今天各位应该能深刻感受到这种对立。
他盖曼之后并没有让这种对立贯彻到底,他给了自己的看法。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8
这段真的很感叹……太多人需要这杯羹了……pp如今完全身不由己
2023年11月10日 05点11分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3.便宜的刊物,并不代表热情的廉价
贯穿始终的电气枪不过是随漫画刊物赠送的免费玩具,那个年代漫画本身就是低廉的娱乐消费品,遑论为了刺激销量的附赠品。
这部短篇强调的廉价的刊物和玩具在我看来别有用意,它暗戳戳拉进了蜘蛛侠的距离,并彰显角色最大的特点。
彼得帕克住在皇后区这个纽约第二穷的地方,他99%的时间里钱包缩水拮据,在故事里他当了纽约好邻居,游走每个巷口,防止有暴徒劫掠百姓,夺走攒下的辛苦钱,在他努力下最大受益者往往是周边区域手头不宽裕经不起磨难的家庭。
便宜的刊物附赠玩具,这种东西完全没有门槛,不少没有能力去得到更好东西的孩子在这些售价一两刀的漫画中获得快乐。
故事里,故事外。蜘蛛侠都保持贯穿了这个最大的特点,就像个存在过的友好邻居。
第五页已经长大的盖曼尝试表达热情,得到了冷淡漠然,盖曼默默下楼。
他在第六页,倒数第二页写「这便是故事的结尾了,或者说快到结尾了」。
接着「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一份礼物粘着蛛网自高楼降下,硬纸板做的蜘蛛电气枪送到盖曼手中。
在我们看到盖曼出现的最后一格分镜,盖曼开心的用电气枪和朋友(另外一个蜘蛛侠粉丝)嬉闹,笑声穿透街区。
我之前说过,这个蜘蛛侠可以当做是盖曼心理映射的镜子。他在最热爱蜘蛛侠的时候,身边出现的蜘蛛侠行为举止是最符合蜘蛛侠这个角色的,在长大后的蜘蛛侠就变得陌生无比。
但最终那个在六岁时约定好的“蜘蛛电气枪”时隔四十年后如约而至,哪怕这个蜘蛛侠变得多少有点不一样了,和你有了距离,他还是记得和你的约定并履行承诺送给盖曼一把蜘蛛电气枪——正如你记得他带给过你的热爱。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9
这段真看哭了……我永远喜欢pp,这份热爱永远不会消失😭
2023年11月10日 05点11分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有天你走在街头,可能功成名就了,不过更可能是庸庸碌碌。无意间看到前方电视机播放着熟悉的面孔,那是你幼时最沉迷的人,后来大了热爱没有坚持继续下去,跟那个角色断了联系,在互联网的边边角角偶尔会获得一些关于那个系列、角色的讯息,你看着大电视,方才意识到这些年他的故事没有中断过。
你不自觉站了会儿,结果是失望,制作者们用新的画风、摄影手法、更多的服饰设计打造出了新的故事。那些特效在你眼里花哨缭乱,嘴里不禁嘀咕,开始与记忆中模糊的影子对比,做起评判。
你摇头叹气,只觉现在这些制作者没一点用心的,这新作品就是纯圈钱,当下人审美不过如此,什么玩意!
发泄完小情绪,你打算离开,电视里那边情节悄悄渐入佳境演绎到高潮,你看到角色置身在危境,在风暴中心的漩涡里,迸发出些“东西”。
那是他之所以是他的东西,那是你当初喜欢他的原因。
恍惚的,看到自己在周六周日的下午,爸妈催你快做作业,你玩弄橡皮拖到妈爸出门,偷摸溜到客厅打开电视,自觉自身成熟点了,跟别的小屁孩不一样会打开CCTV6,渴望看点成人的东西。红蓝相间的影子就无声滑入那个午后。
你回过神,心底莫名反酸,觉得开心、惊喜,看着面前这个画风、形象、演员里外变动一圈的角色,多了几分熟悉。
那种悦动是你曾是你的证明。
盖曼恰好表达这种心情,大概是在《m代表魔法》那本书里。
他写道:你在对的年纪阅读的故事,永远不会离你而去。你可能会忘记作者,忘记故事的名字, 有时甚至会忘记细节内容,但是如果故事让你感动,它就会永远陪伴着你,盘旋在你心灵深处, 鲜少触及的区域。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10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4.短篇的叙述者——这几页主角,尼尔盖曼
和其他故事不一样。
其他类似的「不是以蜘蛛侠为主角的蜘蛛侠故事」故事里通常会写一个孩子、一个市民、一个反派小角色,总之是所有纽约里可能存在的人,他们跟蜘蛛侠有交集,通常受过恩惠,写写他们视角中这个荡来荡去的蜘蛛侠。他们之间很难划分种类,你甚至无法说蜘蛛帮到的东西的同性是「他们都是人类」。
在纽约那片,蜘蛛侠时不时还会去帮助一个外星人、地底人、幽灵、妖精、怪物。
好在他们仍旧有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虚拟构建的角色。
他们不是真的,任何读者无法否定这点。
而尔盖曼,这个故事里的主角是真的。
这故事还出现了其他人,像是盖曼的朋友乔纳森,以及仅出现一格分镜的史蒂夫迪斯科,蜘蛛侠的创作者。
在其他超级英雄漫画,偶尔有作者编剧会俏皮的打破第四面墙,留下彩蛋让自己出场,博得忠实粉丝一笑。更进一步,某一话里可能会让创作者成为主角,接触那些他创作出的英雄群体。
以上这些无一例外的是,真实人物大多是个点缀。漫画地点时长仍旧是在漫画世界本身,现实要素要远少于漫画世界。
盖曼反之其道而行,他把地点设立在现实,至少是偏近现实的某个地方。一切在现实中都有对应,唯有蜘蛛侠是例外。
这个故事里真的东西要多于假的东西。
这个「真的东西」里包括盖曼自己、史蒂夫,还有那份对蜘蛛侠的爱。
盖曼这个漫画给予一种突破次元的意味。他作为真人在作品里和虚构人物见面,模糊真假的界限。
全篇最最绝妙的一点就在第六页盖曼得到玩具后和朋友嬉笑打闹亦如第一页四十年前最爱蜘蛛侠那个时候的盖曼。
这是比在漫画内直观去诉说对角色喋喋不休,然后角色表示受宠若惊的俗套互动,更高级更出色的表达。
角色多年后给了爱好者契机,让爱好者时过境迁放下束缚去放声大笑。
那曾经让我们不吃饭都要继续去看漫画、小说、影视里去追寻的身影,多年后仍能影响我们的心情。
这个过程诠释我们能从不存在的虚假事物上获得什么。以及它为何重要。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11
在纪念刊里把自己放在和读者同一个位置去看待这个角色,这种叙事所带来的代入感真的很强,看得很感慨
2023年11月10日 05点11分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联想到盖曼自身,这又多了一重耐人寻味。
尼尔盖曼,数次夺得雨果奖星云奖的桂冠,诺贝尔新学院奖提名者,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和卡内基奖获得者,美漫界与莫光头、胡子魔并称的“英伦三杰”,《美国众神》、《鬼妈妈》、《好兆头》、《睡魔》的作者。
他的影响不单单局限在美漫圈内,史蒂芬金说尼尔盖曼,「一句话,盖曼是个盛满故事的宝库。这样的作家是我们的幸运」。
盖曼自身便是伟大的创作者,他笔下的故事与人物让数百万读者感到愉悦和开心。他又是储备量可怕的读者,有人叫他“移动的大英图书馆”。
一个写下无数奇思妙想的创作者,一个见过迷人角色的阅读者,声称自己是某个虚拟角色的“头号粉丝”。
我觉得,没有比之更能彰显这个角色魅力的赞誉了。
如果这个叙事者是老套的又一个故事世界内的虚构人物,如果这个叙事者是别的身份而并非名满天下的大作家,这份感触都会少很多很多。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12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5.相比其他作品,它于我为何能脱颖而出
上述这些后可能会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觉得这薄薄7页却在我心里占据不一样的地位。
相比于友好邻居蜘蛛侠V2、彼得帕克不可思议的蜘蛛侠、蜘蛛侠生平故事……这些近几年来主刊没落,却依旧在质量上出类拔萃的蜘蛛侠故事。盖曼寥寥几笔却胜过它们呢?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好在我还能给出回答,即便这个回答很主观很个人。
其他的故事——当然仅指好故事,绝非zw写的那种——那些编剧用想象和语言符号不断告诉我们,他们发掘蜘蛛侠已有的最好的部分,放进新的故事中去,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为什么喜欢会蜘蛛侠。
盖曼不仅限于此,这个故事写了他跟蜘蛛侠之间,却可以适用于一名粉丝和他喜爱的那个虚构角色,无论那个粉丝和那个角色是谁。
他试图用不足10页的漫画内容来提醒我们,在过去,在最初,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现实里不存在的角色产生热爱,你能得到的那种私体验的真情实感。
他写蜘蛛侠,表达的情感又不仅局限于皇后区的好邻居,这份情感可以映射到读这篇漫画的任何人和他所爱另外一名角色之间。
纵使如此这个故事还不曾跑题,开幕和落脚依旧是那个最熟悉的蜘蛛侠,充满蜘蛛侠的方式与风格。
它的情感适用于其他人与角色之间,它的内容却又只属于蜘蛛侠。它不是一个可复制的情节套路,这里面涉及到蜘蛛侠的部分不是随便一个角色上来就能代入进去的,只有让蜘蛛侠来这篇故事才显得合适,得以成立。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13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盖曼笔下蜘蛛侠短篇的读后感。水平有限,一家之言,原本每天事情很多,但近段时间发生这么多事,干脆写出来了,也发泄下这几年来主刊故事,漫画里外的一些不满。自从决定要考研我慢慢减少对超英漫的关注,此前动笔写的以pp为绝对主角的同人小说,也在写了十多万字后洋工磨了又磨,停笔陷入懒惰。
19年后国内美漫超英圈肉眼可见衰落,直观表现的就是美漫汉化效率比过去顶峰十分之一还要少。现在你点看其他论坛或者其他吧,对老蝙蝠新大事件喷的狗血淋盆、不杀原则的争论不休,对asm刊的无力,大超刊热度比前两者像个小透明鲜有人特别留意,更不要说其他角色了。我看着路人从提起超英漫画对之产生的好奇,到一提到美漫就满脸厌恶觉得那是世间一切烂活的聚集地。
这是路人没有接触实体救得出的结论,遗憾的是也是事实,zzzq、作妖的编剧……你不能说他没有好作品啦,事实上dc和漫威每年出的不错的作品细细数来数量应该还不少,但我个人却对过去主动追漫期待编剧给出下一期的翘首以盼,变成了等着有什么好作品完结圈内一直好评传进我耳朵里确保不会踩雷再去看,乃至生活太累了,实在懒得翻的状态。
热情淡了很多很多,作为真实的人是不太可能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书页背后,可时至今日我依旧很喜欢我从超英漫画里得到过的那些。
那些东西里绝不仅仅只有快乐。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14
纵使超英没落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对超英的寄托和曾经超英的陪伴,这些宝贵的情感永远是无法取代的,没人会希望这些东西真的衰落,只能说是在不断的失望中继续期盼着未来,并不断回味过去的经典吧……
2023年11月10日 05点11分
level 13
离世鹅 楼主
最后我会像盖曼的结语那样。谢谢迪斯科,他创造了蜘蛛侠。
也谢谢盖曼,他做到了在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多的爱,把蜘蛛侠最好的东西也写了进来,我想当今美漫界里有此功力的写作者少之又少。谢谢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创作者,无论是美系还是日系,包括国内,他们倾注心血贡献出好故事、打造每个人心里无二的角色。
还有帕克,近些年你过得并不好,当然你这么多年其实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被催房租、媒体打骂、朋友分崩,克隆人毁掉你多年的生活,梅姨也无数次命在旦夕,感情生活起起伏伏有时狗血淋漓。
就好像那个流行梗,「失败的man」。对于故事内外都总是搞砸一切的你来说这个称谓名副其实。
但你会坚持下来的,就像过去你无数次放弃要扔掉战衣却无数次回来。
至于原因?要是你是其他更像是超级英雄的英雄我会说回答因为你是大英雄,但你嘛……
我想只是因为你是彼得帕克,独一无二的蜘蛛侠。
2023年11月10日 02点11分 15
“不论怎样,他永远不会停止尝试”惊世骇俗刊结束于此真的让人泪目[泪]
2023年11月10日 05点11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