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我上大学那会,在社会上做兼职是很普遍的。有次国庆假期,我没有选择回老家过节,而是去街边发传单,一来挣点网费,二来体验一下社会的冷暖。干过这活的都知道面对陌生人开口有多难,脸皮都薄,还是知识分子,多少带点清高,放不下身价。一上午过去了,传单没发出去几张不说,一个拉客进店的提成都没挣到。
正当我气馁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我发现另一个大哥业务很是熟络,一单接着一单,俨然是销售冠军的架势。我悄悄过去讨教,大哥也是豁达,笑着说:“我带你干一会你就明白了。”两个小时过去,我发现了发传单的技巧所在:1,不要找行色匆匆的路人,肯定会被拒绝;2,比较悠闲的小姐姐是非常合适的目标,利用学生的身份打苦情牌让他们进来坐坐。时至今日,我仍然非常感激大哥当年的言传身教,是他让我真正意识到“方向大于方法”的重要性。
这同样是我在体验旷世NHB12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作为一个主打台式音频设备的品牌,旷世近些年频频涉猎随身音频领域。产品虽然不多,但是走的都是精品化的路线,就比如今天售价1999元的耳机新品NHB12。与开头的故事关系密切的是,这次的NHB12抱上了苹果的大腿,是首款获得苹果MFi官方认证的无损耳机产品,号称“全链路、真无损”。想来也是,虽然苹果用户听歌大多用的是Airpods,不过对于音质有更高要求的发烧友来说,有线耳机有着天然的优势。旷世看准了这个时机,有庞大的苹果用户基数托底,信心自然很足,准备在这片空白的市场大展身手。
NHB12的声音表现如何?适合哪些群体?与榭兰图到底是什么关系?你们关心的这些问题,这篇文章都会给出答案。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应该说,这是我见过的2K元档耳机里,包装最用心、最为豪华的了。体积就很大,比普通耳塞的大很多。最外层的封套白色打底,正面是耳机的预览图和苹果的认证Logo,背面则是全英文的亮点功能介绍。仅从外观来说,还真有点果子内味,简洁、专业。
内部更是别有洞天。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耳机内部是左右双开门的设计,中英文标注了每个细节的详细介绍,特别有仪式感。底部是XS、S(出厂默认安装在耳机上)、M、L、XL硅胶耳塞套各一对,皮质收纳包,保修卡,说明书,以及额外的一条2pin 0.78mm插针、3.5mm插头的线材。

NHB12的做工是必须要夸的。通体银色的金属外壳,外层看起来是有电镀处理,好处是真的亮,反光性很强,缺点是容易产生微小划痕和沾染指纹。标配的线材是透明无氧铜镀银的材质,线身非常细,也很柔软。配合整体只有26g的净重和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佩戴是相当轻盈、舒适的。配置方面旷世没有大篇幅的介绍,只知道采用了一颗全新定制的10.2mm动圈单元,搭配超强磁路设计和全新研发的振膜材料,看来音质值得期待。
NHB12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lightning线材上集成的这个解码耳放小尾巴了。体积比传统小尾巴小了许多,而且应用了旷世自研的电流模专利SiP芯片,最高支持192kHz音源解码的同时,功耗比TWS耳机的一半还低(电量焦虑症狂喜)

旷兰图?不完全对!直接说结论:NHB12的确有一些与榭兰图二代相似的设计元素,比如超小的金属腔体,超细超软的线材,不规则形状的耳塞套。不过区别也很明显,比如插针不同,面板不同,目标用户不同等等。具体来说,榭兰图二代是往颈挂式蓝牙耳机发力,更看重便利性;NHB12则是在优质优先的前提下,全面拥抱苹果手机用户。
大的方向上,NHB12是一款音色偏暖、中正大气、洋溢着青春活力、热情浓烈的耳机产品,强调韵味和意境感,而非绝对的解析力和线条感。

三频均衡略微两头翘,高中低频的能量分布大概是4:3:4的样子。低频是NHB12的核心所在,量感适中略微偏多,但完全没有糊的感觉,辅以澎湃的气势、拳拳到肉的力道、厚重的落地感、以及深入咽喉的下潜,一言以蔽之,NHB12的低频存在感很强,扮演着重要的戏份,不但能烘托出真实沉浸的氛围感,还没有轰头的劣质体验,节奏感很强。中频人声距离和结像大小都比较适中,与低频的界线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准确的说是有些融为一体的意思。厚度适中略厚,亮度不错,女声有些偏成熟御姐向调校,男声则是磁性十足,深情款款。简单说就是,很杂食的风格,没那么清亮毒人,与小清新没什么关系,但是的确是更适合长时间聆听的饱满、还原向表现。

高频细节丰富,延展亦是可圈可点,声底通透明亮,并没有发闷的压抑。虽不至于有强烈的厅堂感,但是对于乐器的音色还原还是很精准的,有着不错的顺滑度和亮度,同时又不会过度锐利导致刺激,属于表现力很强的耐听高频。总的来说,私以为NHB12是一款曲风适应性很强的耳机,无论是常见的低频向流行歌曲,还是需要噪一点的Live现场,亦或是大场面的气势向OST,NHB12都可以轻松驾驭。苹果用户搭配Apple Music,还真有点一机在手,啥歌都不愁的通吃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