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历史残像·新选组(正文部分)
薄樱鬼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这篇多灾多难的普及欢乐版史实萌点解析终于开了个头
桃子下周正式开学晚十点放学,这文可能沦落到要手机更新的地步
有哪位愿意帮桃子把草稿从空间拖出来排版或合写或者想同桃子当面讨论文章细节的,请联系桃子的QQ:625375018 并注明来意
空间地址http://hi.baidu.com/%BC%C5%BE%B2%B5%C4%CC%D2%D7%D3/space#
所有草稿都会堆在空间里。。。草稿禁转。。。各位可以在空间里随意喷省得桃子贴出来才发现错误。。。
2010年08月13日 16点08分 1
level 7
武士是个阶层,不是职业更不是什么尊称,就像西方为骑士所定义的“下级贵族”,武士,是世袭的。世•袭•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就算武士是有哪么个标准,可是武士之子再怎么
不像样也是武士,农工商之子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干活做买卖。
土方同学实现梦想的那一天似乎非常远——虽然各位都知道,他最终还是实现了这个梦想,只是当初种的竹子没用上而已。
土方在这个家底不错的家庭里长到11岁,就出去工作了。这可不是土方家人不够意思把自家孩子送出去做童工。在日本,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比它的原型——中国的长子继承更绝,日本人是只•有•长子继承,请注意,其他人没份!
土方的大哥是个盲人,所以家业落到二哥身上。剩下的就只能自食其力,土方的三哥早早就出去了给人做养子,那么土方呢?出去“奉公”,听着挺正式,其实就是去做学徒。一般十岁左右就离开家到店里学做事。(有资料说这时候土方家乡这时候连下暴雨冲毁了房子,土方无奈只好去做学徒,但是时间顺序不对,因此不予采信)
但是就算不能继承家产,出自于有钱人家也是有相当多的好处的,那就是你可以得到比别人更好的工作。
土方去的是一家江户的吴服店(和服店还是绸缎店…反正是卖衣服的),叫做松坂屋
幕末时期的某一年,《日野市史》介绍了土方出生地附近的日野丰田村出外奉公的少年少女的人数。根据介绍,那里总共有十六人出外奉公,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同村或附近的八王子地区,其中去到江户奉公的只有两人。
所以说,虽然都是做学徒,土方的这个职场还算是不错的。
但是同样请注意,这个是没工钱的!
土方的学徒岁月没能持续多久,就和店里的前辈闹翻了。
日本的工作场可不比中国,有个传统——前辈欺负后辈。这可不像国内新人要打水扫除,人家才不屑这种小手段呢。人家的欺负手段,是一代代传下来,经过无数人变本加厉添油加醋的。(呃,听起来好恐怖不过桃子没经历过…各位请不要因此产生对日本职场的负面印象)
咱们的土方同学此时已经显露出后来的傲娇——哦不骄傲本质,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吴服店。然后?你问我然后?
和店里闹翻了…
回家?可能应该是回过的…
不过这场争执最终以土方同学离家出走告终。
现在看来,我们不能不说土方同学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不然,未来叱咤风云的幕府名将,就要以一介商人的身份了此余生了。
土方去投奔了自己的姐姐,前文说过,土方有两个姐姐,大姐此时已经去世,他投奔的是他的二姐——这个姐姐嫁给了日野著名的“名主”(这个是地主。。。)佐藤彦五郎
这家人收留了走投无路的土方。
土方的人生轨迹开始偏向一个他完全不曾肖想过的方向。
那么,土方的人生得到了怎么样的改变呢?
且听下回分解(遁逃。。。)
课后讨论时间~
上文说,土方的《丰玉发句集》中的俳句是他上京前写作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句集中会出现
しれば迷いしらねば迷ふ法の道   
迷兮复惘兮  
吾志悯然却决然  
法度无犹豫  
这样的句子呢?

2010年08月13日 16点08分 3
level 10
文笔好好哦~
好羡慕好羡慕!!
2010年08月13日 16点08分 4
level 7
问题在于“法度”指的是什么~运气好明天就能更近藤他们了~
2010年08月13日 17点08分 5
level 10
回复:5楼
法度,指的是规则/法律。
2010年08月13日 17点08分 6
level 10
啊~楼主你的空间进不去
度娘说我没权限。
2010年08月13日 17点08分 7
level 7
所以我就说到底有多少人以为那个“法度”指的是局中法度啊…空间…换了新系统有点用不懂…
2010年08月14日 01点08分 8
level 10
回复:8楼
啊啊,看错了看错了~醒来才发现楼主的指责。
楼主请原谅我~[烧香]
2010年08月14日 01点08分 9
level 10
我会用心地去翻译的。
2010年08月14日 01点08分 10
level 10

楼主,这是百度百科给的。可以做参考。【其他的我就不多嘴了,怕影响到楼主的写风。】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4747.htm?fr=ala0_1_1
2010年08月14日 02点08分 11
level 7
因为小煞生日…晚上加更…这样基本所有人都能出场了~
2010年08月14日 08点08分 12
level 9
好厉害啊
2010年08月24日 12点08分 13
level 9
为什么不多写点??????????????????????
2010年08月24日 12点08分 14
level 7
抱。。。抱歉。。。这人最近萌TORCHWOOD怨气有点重。。。
时间表卡到近藤和土方相遇的部分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人终于胜利的调教好了无线网,还在书店犄角旮旯的地方找到了日本社会相关的书(我居然找到了讲戊辰战争的书啊~~~)
周六要考试,尽量周日放出第一章追加民俗知识的补完版和第二章
(好想要日本诗歌之类研究的书。。。但我这周全部的钱都已经搭进去了)
因为开学了作业能写完了,大概会周更
(天音:你一想搞武器物理的在屋子里塞一堆社科文化民俗心理的书搞毛啊。。。)
PS因为没几个人回其实我原先有点想窗了它来着。。。
2010年08月26日 17点08分 15
level 7
修改非最后版。。。反正比原来的加了近藤的部分

笔者有无数种方法拉开这场幕末风云的帷幕。
推开历史之门的黑船、黎明之前的安政大狱,无不是日本近代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但桃子并不打算以它们作为起始。
我们所要讲述的,不是那些开创历史的人们功成名就的历程。
我们的主角,在人才辈出的幕末,只是胸怀着梦想踏上上京之路的千千万万年轻人之一。
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会提到他们的名字,我们永远不会把他们的事迹书写于考卷之上。
但是我们记住了他们。那些年轻的脸庞上浮现的一抹笑容,那些在刀光剑影的间歇中偶尔的悠闲时光。
你看,多么波澜壮阔的过往,落到后人的笔上,也不过是成王败寇的历史必然,寥寥数百字,又如何记载一群追梦者的喜怒哀乐?
这就是我写下这些故事的原因。
我们知道——也需要知道,他们曾经在这世间活得风生水起,从此再无人更担得起武士之名。
第一章     多摩之春
(上)年少轻狂
既然新选组的覆灭是以土方岁三之死为标志,那么,就让我们用这个人的故事来开启那些尘封许久的记忆吧。
这里是武州多摩郡的石田村,140年后,它被划归到了东京都日野市的行政区域之内。
正是晚春时节,一家农户家中,初生的婴儿发出了啼哭声。
像所有狗血非常的武勇传一样,我们的主角的人生,开始得非常没有特色。没有紫气东来,飞熊入梦,也没有什么来坑蒙拐骗的白胡子道士批下两句像模像样的诗词,他只是到来,从此卷入世间纷扰。
这时是天保6年六月初五(1835年5月31日)。
所有的暗潮涌动都被掩盖在表面的平静之下。沉溺在添增爱子的喜悦中的这家人,一定无法想象到,这个孩子,在幕末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凶险之中,以一介农民之子,闯出了怎样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
少年的土方君是什么样子呢?
至少是个俊秀可爱的少年吧,从那张唯一传世的照片来看,这人也是毋庸置疑的美男子。
论家境,土方家还是不错的,用中国(某时期)的分类方式,算是富农,不仅有钱,在村子里也算的得上有势。
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家可全然不是那种大字不识的土财主。
岁三是幺子,是个遗腹子,上面有个三个哥哥两个姐姐。
父亲在他出生以前三个月就去世,母亲则在他五岁时也撒手人寰了。
基本上岁三是由自己的二哥喜六夫妇抚养长大的,长兄为次郎幼年因病双目失明,却是个颇能自得其乐的男人。将家业让给弟弟喜六,自己过上了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在三味线上亦有相当高造诣。或许岁三日后的那份风雅,有一部分就是从这位亦父亦兄的长兄处得来的。
根据同乡的记载(这个同乡就是与日后组成浪士组的清河八郎同为庄内藩士的千叶弥一郎,后来也加入了浪士组一起上京。至于清河我们日后再讲)土方家代代爱好学问,也有学识出众的人。
所以,我们的副长在幼时应当说是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系统性虽说相差甚远,但是在当时也算得上不错了。据说他还曾专门学习过书道,那种飘逸洒脱的笔体,倒与这少年心中的鸿鹄之志相得益彰。
土方副长是个爱好吟风弄月的男人,若这话由异闻录里的总司说来,带上几分调笑的意味,任它百炼钢也要化作绕指柔。那些在艺术作品里所见的关于俳句的甜蜜片段,或许会让这本《丰玉发句集》在某些人的心中或许会成为幸福间歇的象征。据说这本俳句集是岁三在上京之前,从出于兴趣吟咏的俳句中亲自挑选了四十一句,整理成一册句集,留在家里,因此得以流传下来。、
俳句的水平如何,桃子这个日文盲可不敢乱说,不过就莫搜集到的日方评价来看,私以为和乾隆的诗作不相上下。与其说那算是什么文学作品,倒不如说那是青少年岁三的内心写照,质朴,纤细,会让腐女姐姐大呼好可爱…
不过也不是没有其它的说法,岁三的姐夫佐藤彦五郎家的后人声称,这本俳句集乃是他们赠给土方家的。也有是当年岁三上京后寄回的说法。在《丰玉发句集》中不但有写对于“法度”的犹豫不决,甚至还有疑似意指山南的句子,这都是在他离开家乡前往京都后才可能浮现的思绪。但是法度有可能意指佛法,山南的句子我也觉得牵强附会,这些句子的含义,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010年11月08日 07点11分 16
level 7
多摩时期犹带年少轻狂的阿岁,京都时期外表冷峻心思细腻的土方副长,都沉睡在这些精巧的句子里。
其实,当年的副长上京后写下的日记也被寄回了家乡,这本日记现在应该依然保存在佐藤家,只是已经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古文书之中,不知哪一日方能得见天日。
此书若现世,必又将在新选组的fans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好了,关于副长文学水平的讨论我们先告一段落,继续讲一下少年岁三的奋斗史。
小时候的阿岁是个有着远大志向的孩子,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武士。
他在自家后院里种了许多竹子,为自己将来成为武士时预备着来做弓箭。这些竹子几经世代交替,后代们顽强的活到了现代——土方的后人开放了他的故居,如果有同学将来能造访位于东京郊区的土方岁三纪念馆,一定能够看到它们。
为什么说做武士是个远大的志向呢?
单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武士”在东方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祖先叫做“士”,在西方有个同样可以杀戮决断的近亲叫做“骑士”。
前面这个“武”字,代表着专业的军人——战场之上杀人不犯法,生活之中杀人依然不犯法。近代有个有杀人执照的家伙叫什么来着?哦,詹姆斯•邦德,中国武侠小说中那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对于快意恩仇的大侠人生的憧憬,在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得以实现。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相当有吸引力。
武士是个阶层,不是职业更不是什么尊称,就像西方为骑士所定义的“下级贵族”,武士,是世袭的。世•袭•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就算武士是有那么个标准,可是武士之子再怎么
不像样也是武士,农工商之子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干活做买卖。
岁三同学实现梦想的那一天似乎非常远——虽然各位都知道,他最终还是实现了这个梦想,只是当初种的竹子没用上而已。
岁三在这个家底不错的家庭里长到11岁,就出去工作了。这可不是土方家人不够意思把自家孩子送出去做童工。在日本,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比它的原型——中国的长子继承更绝,日本人是只•有•长子继承,请注意,其他人没份!
前文说过因为大哥是个盲人,家业落到二哥身上。剩下的就只能自食其力,岁三的三哥早早就去给人做了养子,身为么子的岁三和继承一事八竿子打不着,出去“奉公”,听着挺正式,其实就是去做学徒。离开家到店里学做事。
但是就算不能继承家产,出自于有钱人家也是有相当多的好处的,那就是你可以得到比别人更好的工作。
岁三去的是一家江户的吴服店(和服店还是绸缎店…反正是卖衣服的),叫做松坂屋
幕末时期的某一年,《日野市史》介绍了岁三出生地附近的日野丰田村出外奉公的少年少女的人数。根据介绍,那里总共有十六人出外奉公,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同村或附近的八王子地区,其中去到江户奉公的只有两人。
在当地,去到像江户这样的大都市,就好像是农民工进了北京城,虽说城里人不待见,在同乡中可是非常有面子的
虽然是做学徒,岁三的这个职场还算是不错。
但是继续请注意,学徒就是学徒,即使它挂了个“奉公”这么冠冕堂皇的名字,你还是去给人家做徒弟的!
工钱?我吃饭的本事都教给你了还要工钱!鬼都知道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不过岁三的学徒(小厮?)岁月没能持续多久,就和店里的前辈闹翻了。
日本的工作场可不比中国,有个传统——前辈欺负后辈。这大概是中国的“舶来品”,次序分明,长辈具有着绝对的权威。这可不像国内新人要打水扫除,人家才不屑这种小手段呢。人家的欺负手段,是一代代传下来,经过无数人变本加厉添油加醋的。(呃,听起来好恐怖不过桃子没经历过…各位请不要因此产生对日本职场的负面印象)
咱们的岁三同学此时已经显露出后来的傲娇——哦不骄傲本质,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吴服店。然后?你问我然后?
和店里闹翻了…

2010年11月08日 07点11分 17
level 9
顶个~
强大的
lz
, 勾搭一下, 咱是 小影 怎么称呼》?
2011年02月21日 09点02分 19
level 1
这帖子淹没的好可惜,冒死呼唤楼主,可以的话能继续吗
2012年11月09日 15点11分 20
天啊。。。这么久以前的帖子都被亲找出来了。。。。。。我一直以为等我上大学就有时间填这个坑,后来发现我上的不是一般的大学请控告我们校长残害祖国未来工程师。虽然我仍在持续性的入手相关资料,但至少近几年之内我是没有时间系统性的填坑了,
2012年11月10日 04点11分
回复 寂静的桃子 :[Love]木事,不管几年只要填就好了
2012年11月10日 05点11分
level 9
呼唤楼主
2012年11月10日 04点11分 2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