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到底要不要避三平?
诗词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注意别被他们忽悠了,顺口是格律的唯一目的。只要读着顺咋着都行,信他们那些几八矛干啥
2023年09月16日 02点09分 18
level 9
你这段话有三十种错误❌
第一就是古体诗无所谓平仄,押韵即可
第二种错误,就是缺乏自主意识和思辨能力,没有信心去考证实际情况。
第三就是平仄是平仄,韵脚是韵脚,百分子百是你记错了,我记得王力说三平尾是近体诗之后诞生的律古特有的一种格式
第四就是你看书不用心,很多问题一知半解。
第五就是对于诗的格式,你尚未分清。
第六就是尽信书不如无,虽然现在很多古代文学以及语言学都以王力为地奔,但是鉴于王力所处时代,他学识上也有很多错误讹误,需要其他著作互相训诂。
2023年09月16日 03点09分 19
感谢今古诗友批评回复
2023年09月16日 03点09分
level 9
想要学诗我可以教你
2023年09月16日 03点09分 20
受教了,感谢诗友的回复,学路漫漫,我确实需要多加学习与思考
2023年09月16日 03点09分
level 9
[吐舌]贴吧里面太杂乱了,大部分人都是读书没多少,甚至根本不读书的人,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不如关注一下,我给你一群,里面容易学习。
2023年09月16日 03点09分 23
level 12
王力总结的古体诗多用坳句三字结尾,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其实我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把近体诗格律研究完了没事干了又去搞古体。其实古人写古体诗诗压根就没有刻意避免律句,只注重意思的表达和用韵而已
2023年09月18日 00点09分 24
level 17
围观
2023年09月18日 01点09分 25
level 15
欣赏问好,中秋快乐[玫瑰][玫瑰][玫瑰]
2023年09月28日 01点09分 26
level 12
古体诗多用古句,但也不必刻意避用律句。俺的创作谈,供参考——
【创作谈:五古作法一例——仅由句法略论】
《长歌行·赠长沙成兄琢》
[作者:梦天]
落拓潇湘客,乘风忽北游。
一去三千里,暂栖房山头。
(下句三平尾,古句)
房山有渌水,为我濯清秋。
(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皆古句)
卢沟霜色重,晓月动高楼。
楼高新朋满,举酒论王侯。
清谈惊众友,诗画醉同俦。
(除“楼高新朋满”外,上下句皆律句)
忆昔江海上,纵意弄扁舟。
(上句仄仄平仄仄,古句)
岂畏浮沉苦,惟歌怒水流。
(上下句皆律句)
弃桨投文薮,挑灯看吴钩。
(对仗,下句为古句)
删修五经定,敛袖万卷收。
(上下句整体不对仗,但后三字对仗,且上句仄平仄尾)
案牍劳形苦,安为稻粱谋?
尝作远游者,疾行遍九州。
(上句仄平仄尾)
相顾无鹖弁,长伴有蛟虬。
(上下句皆律句且对仗,但联间平仄不相对)
鸾皇导前路,神女奏箜篌。
(对仗,但上句仄平仄尾)
万里若百步,天末懒回眸。
(上句三仄尾,古句)
亦曾醉翰墨,挥毫赠丹丘。
(上句三仄尾,古句)
字字无俗气,笔笔重清遒。
(上下句皆律句且对仗,但联间平仄不相对且用叠字)
琢玉钤朱印,书成意未休。
万事萦侠骨,浩歌弃烦忧。
(宽对)
长揖天涯远,寒日几盟鸥。
(2009.9.28手机作于北京—青岛动车之上)
以本人此作为例:作五古,有时可将古句(即非律句,如三平尾、三仄尾等律诗避用或尽量避用的句法,古体诗常用之)、律句适度搭配使用——以古句为主,穿插律句及对仗,且律句的一联内既可用上下句平仄相对的写法,也可用平仄不相对的写法,从而使五古兼具古意及新风,既古朴雅致而又不暮气沉沉。
又:王力的《古体诗律学》千万别看,俺感觉他有些走火入魔了哈。
2024年05月29日 14点05分 27
首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