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小松鼠777😜
楼主
去年写的帖子,今年一样适用。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也是竞争极其激烈的时代。城市之间,高校江湖,各种信息无处不在。所以宣传极其重要。现在的宣传主要特点为:
1、团伙绑定
一个简单的例子,香港歌坛四大
天王
,历时几十年经久不衰。这四个人都从“四大天王”的名号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首先一个四大天王就从档次上和其它歌手拉开了距离。另外最关键的是,作为单个人总有高峰低谷期,然而这是四个人,即便其中有一两个甚至三个处于低谷,但是没关系,只要有一个人在这个时期有好的作品站在高峰上,铺天盖地的四大天王宣传会让其他三人都保持曝光度。这四个人真的人人都比周华健、陈奕迅强吗?即便不是又如何了?谁让你不是天王。
国内高校也是这样,即便不需要宣传的两校也乐于用“清北”宣传(清一定要在前,否则清华要翻脸)。
华东五校也是一样,这五个没有清北的超然地位,谁都不敢保证没有过坎的时候,绑定
在一起
对大家都有利。
西哈本来是想用C9完成绑定,但前面七个不愿意,觉得掉份,所以现在只剩西哈唱独角戏。当然这俩更不愿意用“西哈”完成难兄难弟绑定。
武大华科以前之所以组建中九,也是为了这个档次的高校一起考虑,为了大家做实事,反而还被人误解嘲笑。你们看看成电文工团多么渴求加入中九就明白了。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武大华科现在也到了退出中九的时候了,现在中九的名号已经不能给武大华科任何帮助,反而还降低了档次。哪怕用“华武”宣传效果也比用中九更好。
现在还能和武大华科纠缠的同济北理哈工,甚至分数更好的北航,那都是借力一线城市的,真实实力没那么强,所以不需要和他们纠缠在同一个层次。武大华科现在所要做的,是破开华五,强势插入,嗯,用“中东七校”的宣传比较好。
2、个性标签
现在网络信息量这么大,任何个人、机构,要想让别人一眼记住你,有吸引力,个性化的标签极其重要。武大华科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其它高校的榜样。一提起武大,就是最美校园、人文气息、人才培养出类拔萃,这点其它高校也都服气,毕竟有雷军这种优质偶像和校友捐赠前三作为依据。华科的标签就是高校中的华为,以“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为精神引领,产学研能力极其强大,无论是高精尖的国家级平台,还是助力华为崛起、助力光谷发展、校企发展高校顶尖………华科都做到了全国高校前列。同时工科人才培养也有口皆碑。
有了这么个性鲜明的特质,武汉双雄其实不怕被黑,只怕别人不了解。所以一些高校文工团在全网各个论坛对武大华科的疯狂抹黑反而是在帮助宣传,黑得多了受众自然想去了解一下,只要了解就一清二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特质当然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只要宣传范围够广,频率够高,武大华科自然不愁没有优质生源。
相反,看看中九其它高校,你能一口说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不是哪个专业强弱,而是气质特点)?像天津南开天大这种在北京边上的城市或高校,没有鲜明的特点让人了解,就等于在慢性dying(不是学术上,而是声望名气上)。所以南开天大下滑得如此迅速让他们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东南也是一样,首先名字不佳,又没有特点,也就这样了。
当然良好的气质只能吸引一时,强大的实力才是长久的保障。典型的厦大,一度和武大竞争最美校园,但学术实力远不如武大,所以只能昙花一现,现在也没人在意它的校园美不美了。中山如果不能在科研成果上有所突破,甩开有钱没成果的标签,那么有再多钱分数也不可能上去。
当然还有宣传失败的典型如西哈,其文工团天天自吹“国家定位”“C9”,还一口一个“华科国家定位低,不是首批20所,不是C9,环太平洋高校什么的没你们的份”。用这种宣传在年轻人身上会取得什么效果?我举个例子吧。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仙侠、武侠小说,基本上总有一个情节,一个豪门大派子弟,指着江湖上还默默无闻的男主角说“我是XX大派的,我师父YY威震江湖,我祖上ZZ威震天下………”“你是哪冒出来的,竟然敢和我抢东西,你有国家定位么?”…………到现在这个时代,竟然还有主动把自己代入纨绔子弟、将对方摆在小说男主角的宣传模式,我也确实服了这些文工团了。
还有另一个宣传失败的案例是脱离时代,比如宣扬历史久远的校友、或者西迁精神之类的,宣传这些,年轻人都没有感觉的,你西迁关我什么事?当然,更可能的是学校的目标人群不是学生,而是为了向上要补偿。
现在西交天大这些已经被华科完成了招生分数的逆转,除了华科实力到了之外,良好的宣传也是重要因素。西交也别不服气,单列什么的多说也没什么意思,投档线之类很大程度上只是比较哪个学校还保留了多少天坑专业,并不能充分说明学校的影响力。
但是,在西交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电气上,在能看到各校专业投档线的浙江山东,华科电气收分都完胜西交电气。这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2023年08月02日 16点08分
1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也是竞争极其激烈的时代。城市之间,高校江湖,各种信息无处不在。所以宣传极其重要。现在的宣传主要特点为:
1、团伙绑定
一个简单的例子,香港歌坛四大
天王
,历时几十年经久不衰。这四个人都从“四大天王”的名号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首先一个四大天王就从档次上和其它歌手拉开了距离。另外最关键的是,作为单个人总有高峰低谷期,然而这是四个人,即便其中有一两个甚至三个处于低谷,但是没关系,只要有一个人在这个时期有好的作品站在高峰上,铺天盖地的四大天王宣传会让其他三人都保持曝光度。这四个人真的人人都比周华健、陈奕迅强吗?即便不是又如何了?谁让你不是天王。
国内高校也是这样,即便不需要宣传的两校也乐于用“清北”宣传(清一定要在前,否则清华要翻脸)。
华东五校也是一样,这五个没有清北的超然地位,谁都不敢保证没有过坎的时候,绑定
在一起
对大家都有利。
西哈本来是想用C9完成绑定,但前面七个不愿意,觉得掉份,所以现在只剩西哈唱独角戏。当然这俩更不愿意用“西哈”完成难兄难弟绑定。
武大华科以前之所以组建中九,也是为了这个档次的高校一起考虑,为了大家做实事,反而还被人误解嘲笑。你们看看成电文工团多么渴求加入中九就明白了。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武大华科现在也到了退出中九的时候了,现在中九的名号已经不能给武大华科任何帮助,反而还降低了档次。哪怕用“华武”宣传效果也比用中九更好。
现在还能和武大华科纠缠的同济北理哈工,甚至分数更好的北航,那都是借力一线城市的,真实实力没那么强,所以不需要和他们纠缠在同一个层次。武大华科现在所要做的,是破开华五,强势插入,嗯,用“中东七校”的宣传比较好。
2、个性标签
现在网络信息量这么大,任何个人、机构,要想让别人一眼记住你,有吸引力,个性化的标签极其重要。武大华科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其它高校的榜样。一提起武大,就是最美校园、人文气息、人才培养出类拔萃,这点其它高校也都服气,毕竟有雷军这种优质偶像和校友捐赠前三作为依据。华科的标签就是高校中的华为,以“敢于竞争,善于转化”为精神引领,产学研能力极其强大,无论是高精尖的国家级平台,还是助力华为崛起、助力光谷发展、校企发展高校顶尖………华科都做到了全国高校前列。同时工科人才培养也有口皆碑。
有了这么个性鲜明的特质,武汉双雄其实不怕被黑,只怕别人不了解。所以一些高校文工团在全网各个论坛对武大华科的疯狂抹黑反而是在帮助宣传,黑得多了受众自然想去了解一下,只要了解就一清二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特质当然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只要宣传范围够广,频率够高,武大华科自然不愁没有优质生源。
相反,看看中九其它高校,你能一口说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不是哪个专业强弱,而是气质特点)?像天津南开天大这种在北京边上的城市或高校,没有鲜明的特点让人了解,就等于在慢性dying(不是学术上,而是声望名气上)。所以南开天大下滑得如此迅速让他们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东南也是一样,首先名字不佳,又没有特点,也就这样了。
当然良好的气质只能吸引一时,强大的实力才是长久的保障。典型的厦大,一度和武大竞争最美校园,但学术实力远不如武大,所以只能昙花一现,现在也没人在意它的校园美不美了。中山如果不能在科研成果上有所突破,甩开有钱没成果的标签,那么有再多钱分数也不可能上去。
当然还有宣传失败的典型如西哈,其文工团天天自吹“国家定位”“C9”,还一口一个“华科国家定位低,不是首批20所,不是C9,环太平洋高校什么的没你们的份”。用这种宣传在年轻人身上会取得什么效果?我举个例子吧。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仙侠、武侠小说,基本上总有一个情节,一个豪门大派子弟,指着江湖上还默默无闻的男主角说“我是XX大派的,我师父YY威震江湖,我祖上ZZ威震天下………”“你是哪冒出来的,竟然敢和我抢东西,你有国家定位么?”…………到现在这个时代,竟然还有主动把自己代入纨绔子弟、将对方摆在小说男主角的宣传模式,我也确实服了这些文工团了。
还有另一个宣传失败的案例是脱离时代,比如宣扬历史久远的校友、或者西迁精神之类的,宣传这些,年轻人都没有感觉的,你西迁关我什么事?当然,更可能的是学校的目标人群不是学生,而是为了向上要补偿。
现在西交天大这些已经被华科完成了招生分数的逆转,除了华科实力到了之外,良好的宣传也是重要因素。西交也别不服气,单列什么的多说也没什么意思,投档线之类很大程度上只是比较哪个学校还保留了多少天坑专业,并不能充分说明学校的影响力。
但是,在西交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电气上,在能看到各校专业投档线的浙江山东,华科电气收分都完胜西交电气。这就足以说明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