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亿,郑州汴河遗址景区(花博园)启动
中原城市群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2
从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最新发布的公告了解到,郑州汴河遗址景区项目勘察设计已由郑发改审农经(2023)87号批准建设,招标人为河南郑发大运河产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建设地点为郑州市惠济区,东至规划丰硕街(含),西至规划丰沛街(含),北至绿城路,南至北四环辅路;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167.6公顷,包括景区基础建设工程、景区绿化和配套公用工程等。其中基础设施工程包括: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惠济桥村建筑改造、游客集散中心、景区展示中心、游客驿站、智慧停车场、景区标识工程、景观小品、景区游路、土方工程、景区特色园区;配套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弱电信息化工程及周边市政道路工程等(详见设计任务书)。
2023年07月30日 04点07分 1
吧务
level 12
汴河遗址景区是花博园主力区域,前年启动了汴河遗址公园(花博会)环境整治方案设计,如今启动勘察设计,预示着距离项目开工建设又近了一步。
作为北静区域的大文旅地标,花博园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自落地郑州后,就备受大家的关注。
据了解,近日郑州市召开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筹办工作动员会,对各项筹办工作再安排、再部署。聚焦规划引领,紧扣“大河花正开,幸福满天下”主题,高标准规划建设花博园,加强规划衔接,注重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城市新地标。
2023年07月30日 06点07分 2
吧务
level 12
郑州花博园位于大运河文化核心区汴河遗址生态公园内,属于郑州黄河生态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起步区。
2023年07月30日 06点07分 3
吧务
level 12
开封州桥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一座横跨开封古城的桥梁。它始建于北宋时期,是一座典型的宋代桥梁,也是开封古城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在开封州桥附近,汴河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它记录了开封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开封州桥位于开封市古城区中心,横跨开封古城的南北两侧。它由两座拱桥组成,一座为单孔石拱桥,另一座为石拱桥。两座拱门之间由石桥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整座桥梁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宋代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开封州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封古城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承担着开封古城内各种货物和人员的运输任务。在北宋时期,开封府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繁荣、贸易往来频繁。而开封州桥则是开封府对外交往和商贸活动的重要通道。
开封州桥修建于北宋时期,最初是为适应开封城内交通运输而建设的。北宋时期,开封府位于古城区中心地带,成为了当时汴京城内最为繁华、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因此,开封州桥在当时就成为了开封府城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开封州桥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它见证了北宋时期开封城市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开封州桥所在的汴河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汴河是黄河下游最大、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中国古代水运最发达的河流之一。开封州桥附近有汴河遗址博物馆和汴河游船等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中国古代水运交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
开封州桥是一座典型的宋代桥梁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开封州桥附近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如汴河古街、汴河古渡口、汴河码头等景点。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而受到游客们的欢迎。
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开封州桥作为中国古代水运交通枢纽和文化遗产保护点,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开封城市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和旅游资源的场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中国古代水运交通、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所取得成果的场所。
2023年07月31日 04点07分 4
吧务
level 12
2023年07月31日 04点07分 5
开封州桥是一座典型的宋代桥梁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023年07月31日 04点07分
吧务
level 12
河南大运河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北部、东部区域,包括隋唐宋大运河河南段、京杭大运河河南段两部分。隋唐宋大运河河南段主要指通济渠河南段(洛河、汴河)、永济渠河南段(卫河),京杭大运河河南段为会通河河南段。流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等9个省辖市和巩义、滑县、永城3个直管县(市)。
河南大运河已探明河道长度为686公里,其中,通济渠河南段全长约331公里,永济渠河南段全长约345公里,会通河河南段全长约10公里。目前,永济渠河南段河道形态保存良好;通济渠洛阳段、郑州段、商丘段部分河段尚存,其余大部分河段河道均淤埋于地下;会通河台前段均被淤埋于地下。
2023年07月31日 04点07分 6
吧务
level 12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发现北宋体量最大石刻壁画
工作人员在清理河南开封州桥遗址出土的巨幅石雕祥瑞壁画。 新华社发
河南开封汴河遗址出土的明代晚期建筑堆积。新华社发
  不久前于北京揭晓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中,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榜上有名。
  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年-783年),后又历经五代、宋、金、元、明五朝。五代称“汴桥”,宋代改称“天汉桥”,因“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百姓惯称之“州桥”。后经金、元、明修缮、改建使用。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州桥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从此消失在开封人的视野中。
  州桥见证了开封如何从一个县城上升为王朝的都城,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考古人员在古今重叠型城址寻找到千年州桥,让深埋于黄沙之下的州桥遗址“重见天日”。
  州桥遗址的重要性,引发考古界高度瞩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原所长刘庆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州桥是国家文化符号,它不单单属于开封市,也不单单是河南的,它是中国的。“州桥明月”的历史记忆、文学意象被重新唤醒,北宋风华胜景再现,并开启关于东京梦华崭新故事的现代书写。
城市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
  北宋时期,大运河横贯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州桥是汴京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京城内御街横跨汴河(大运河的一段)的重要通道。御街是东京城南北贯通的中轴线,由于东西向的汴河截断了御街,架在汴河上的州桥,将御街连接起来,是御街的枢纽,也是御街的一部分。
  在北宋,唐代坊市分离(生活区和贸易区隔开)结构被打破,整个汴京成了“无处不成市”的商业都会,形成了我们今天现代开放型城市的先河。人们晚上也可以出来活动,可以临街开店。这促使北宋时期商业贸易非常发达。
  作为东京城交通枢纽的州桥,与当时皇家寺院相国寺连成一体,构成了北宋京城内最大商业交易中心。宋人笔记记载,南宋使臣范成大、楼钥、杨奂等人路过故都汴京,都曾看到或经过州桥。曾在北宋担任宰相的大文学家王安石,曾无数次经御街往宫里上朝,他写诗怀念州桥的明月,“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到了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途经故都汴京,写下《州桥》怀念旧都:“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三年奋战,北宋州桥重见天日
  不久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开封,来到位于开封市中心的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的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现场。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三营带领记者详细参观遗址全貌及相关细节,并作了一番完整详实的介绍。
  2018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了“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
  据王三营介绍,考古队首先对州桥东侧的汴河河道进行了发掘,理清了不同时期地层的深度,廓清了汴河的宽度、堤岸堆积及宋代至明清时期河道淤积形态,为州桥遗址发掘积累了资料。2020年3月,州桥遗址本体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之后,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该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州桥东侧的汴河两岸,发现了宋代大型石刻壁画。两岸的壁画对称分布在桥体两侧。根据已经出土的面积推测,石岸雕刻面积约达33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体量最大的北宋石刻壁画,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
  这些壁画上雕刻有海马、仙鹤、祥云等图案。以一匹海马和两只仙鹤构成一组图案,目前两岸各发现三组。雕刻了纹饰的石块有16层,通高3.3米。每组长度约为7.5米。目前推测整个石壁应有4组图案(近桥一组被明代雁翅桥台遮挡),长度约为30米,构成巨幅长卷。
  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专家们判断出宋代州桥为柱梁平桥,桥下密排石柱。现存州桥桥面为明代早期修建,是在宋代州桥桥基基础上建造的单孔砖券石板(拱)桥。
  由此,北宋州桥的位置、规模逐一被确定。州桥从文献资料中“浮现”出来,逐一清晰。历经千年沉寂,北宋州桥重见天日。
大型壁画见证北宋都城繁华
  来到州桥遗址,记者看到传说已久的开封地下“城摞城”在眼前展开,“一河览古今,一桥望千年”的历史地理奇观,让人感慨历史沧桑、岁月无声。“这些壁画印证了《营造法式》关于石作制度的相关记载,以及‘素平’‘压地隐起’等技术。其与宋陵前的瑞兽石刻风格非常相近,应该都是官作。北宋是我国石刻艺术成熟的重要时期,州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庞大规模和全石结构,展示了建筑石刻艺术的高度。”王三营说。
  宋代汴河石刻壁画的发现,在文献上印证了《东京梦华录》中关于州桥的记载。专家们又使用技术,检测石壁所用石料的氧化物组成,发现与河南荥阳段沟河区域石块极为接近。文献记载,北宋修建东京城的皇家采石场位于现荥阳市贾峪镇南部石碑地、段沟河和桑树潭三个自然村。考古人员认为,其发掘结果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古今城市叠压加大考古难度
  因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泛滥、决口,开封城被淹多次,泥沙越积越厚。开封历代城址遗迹相互叠压,造成“城摞城”的状况。这是今天开封城在考古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和难点。宋代遗存深埋于今开封城下7米至13米,加之地下水位较高,东京城遗址有古难考,有迹难寻。
  据王三营讲述,2021年,随着州桥遗址考古发掘进展,桥面大部分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桥面由方形青石铺筑,南北长约25米,略有弧度,中间高,两侧低;东西宽约30米,中间用条石分隔成三等分,一途三道,中间表示御路。从地层关系上看,桥面在明末洪水淤泥的覆盖下。建筑材料除青石外,还大量使用了青砖及白石灰,青砖砌筑的券洞宽5.8米,高6.58米,比较符合明代文献记载的州桥。特别是白石灰的大量使用,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考古队基本确定:此时出土的州桥应为明代重建过的州桥。“发现州桥为明代重建,大家不免有点失望,停止州桥遗址发掘的声音不断传出。幸而,考古队顶着压力,选择继续发掘。”王三营回忆说。
  在桥东北角明代砖砌雁翅与河岸连接处,考古队员最先发现了明代补筑的砖壁。继续向下清理,又发现了石壁,上有雕饰图案。经过继续清理,一匹海马瑞兽的形象逐渐完整清晰。
  队员们顺着石壁继续向下向东挖掘,很快有了收获。雕刻图案下的石壁呈毛面状,高约2米,最下层为较大的方形石块砌筑,方石下的基础为方木。石壁向东又发现了两匹海马,体量与第一匹大体相当,均由前后两只飞鹤簇拥,祥云环绕。2022年8月,州桥东侧南岸石壁也顺利出土,又发现三组海马瑞兽图,体量与北侧相当,雕刻纹路更清晰,形象更逼真。
  经细心观察,考古人员发现,雕刻图案的石条上均刻有文字编码。“这些文字应该是当时雕刻工人为防止修筑石壁时石块顺序错乱而设计的编码系统。编码的文字,是流行于唐宋以来的习字蒙书,唐宋时期有用作史籍档案编码的先例。这可以更进一步证明它就是宋代保留下来的。”王三营说。
  至此,州桥遗址的年代问题得以最终厘清。宋代州桥的诸多信息被确定。
2023年07月31日 04点07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