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喻人(乾龙求道)
萧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白鹿道人1 楼主

《以武喻人—天龍八部篇》
小弟打算寫一系列的《以武喻人》,旨在以人物所使的武功去拆解人物的個性、事迹等等。「以武喻人」是金庸武俠小說的一個風格,不少角色有着可代標誌自己風格的武功,又或者學武的過程也代表着他們的心路歷程。像《神鵰俠侶》的楊過,少年反叛,練就的內功也就是歐陽鋒的「【逆】九陰真經」,師從小龍女,卻身兼多家之長,與他情傾於小龍女,偏又忍不住對其他少女調笑,終於小龍女失蹤,楊過苦守十六年,終於創出了「黯然銷魂掌」的絕技。心的變化在武功上反映,這恰恰正是金庸武俠小說中「以武喻人」的特色。
亢龍有悔—蕭峰
若要形容《天龍八部》中的第一位大英雄、大豪傑蕭峰,相信「亢龍有悔」是最為合適的。
金庸曾說過自己最愛的、自行創作的武學招式是「亢龍有悔」,這確是一個實話。在金庸作品中,「亢龍有悔」的思維並不是自《射鵰英雄傳》開始的,在金庸的處女作《書劍恩仇錄》中,乾隆贈予陳家洛的暖玉上,刻有「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温潤如玉」這麼樣的一句。這句話恰恰與「亢龍有悔」的思維是相通的。
蕭峰的人生經歷過不同層面上的巔峰,然而每每達到巔峰之時,亦即是蕭峰在這一方面開始跌落萬丈深淵的時刻。
蕭峰是《天龍八部》故事中的強者,「北喬峰‧南慕容」並列為當世南北至強高手。不過,南慕容行蹤詭秘,加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深為江湖中人所忌憚,唯恐有朝一日死在自家的絕技之下,對之畏懼有餘,卻無太多的敬意。相形之下,蕭峰行事光明正大,俠名播於天下,丐幫在其治理,實力穩步提升,成為江湖白道典範。江湖人不但佩服蕭峰神功蓋世,更尊敬他是一條鐵錚錚的好漢子、真豪傑、大英雄。若江湖人要推選武林盟主,當非蕭峰莫屬。蕭峰在道上巧遇姑蘇慕容的包不同、風波惡,又將兩人折服,只要再對付了西夏一品堂的赫連鐵樹,江湖聲望勢必更高,距離完全統率整個中原武林(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大多不是中原勢力)又邁進一步。與此同時,蕭峰又與段譽結拜為兄弟。這一配搭與多年後的「南帝北丐」,分別實在不大。
諸般好事集於蕭峰一身,終於,他這條人間巨龍亦到了「亢極之時」。然而,「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強極」換來的不是榮,而是「辱」。
蕭峰在一日內幾登中原武林的權力極峰,偏偏在同一日,他得悉了自己的身世,驚覺自己竟然是契丹人的後裔而非漢統。當蕭峰回家去尋找真相之時,不幸發現義父義母、恩師被人殺害,自己又由身處嫌疑之地,驟然成為江湖中人人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肉中刺,昔日好友皆在聚賢莊中喝下絕交酒,自此恩清義絕。這種由人生的極峰跌落谷底的感覺,絕對不好受。
在人生的谷底當中,蕭峰遇上性情温婉、機靈多智的阿朱,他也全心全意地將生命投到這份情感上去。不過,蕭峰仍有心結。蕭峰決心要為枉死的生父生母報仇,要為無辜的義父義母師父報仇,雖然他愛上了阿朱,但同一時間他亦一直苦苦追查行凶者是誰,等一切完成後,便跟阿朱到草原上放馬牧羊。可惜,蕭峰一直追,線索一直在斷,好不容易地他終於發現段正淳是「真凶」時,卻發生了《天龍八部》中最大的愛情悲劇,蕭峰因為被康敏所騙,誤殺了阿朱。情到最深處,正是情殤之時,恰似亢龍有悔,泰極而否。
江湖事業毀於一旦,摯愛佳侶喪生於自己掌下,蕭峰卻由於重傷了阿紫的緣故,而遠赴北疆,來到了長白山,於是又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巔峰—權力巔峰!
在偶然之中,蕭峰與遼國國主耶律洪基結拜為兄弟,平定了皇太叔和楚王的叛亂,榮登上南院大王的寶座。蕭峰稱王北方,遼國之中,除了遼國國主耶律洪基之外,他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由於止息兵戈,挽回了無數遼國將士的性命,更被將士們視作無敵英雄、被百姓視作萬家生佛,當真人生至止,夫復何求。然而,福兮禍所依,耶律洪基一心將大宋納入遼國版圖之內,想封蕭峰為平南大元帥,征討大宋,蕭峰執意拒絕,終於由人上人變成了階下囚,變化之鉅,委實令人側目。

2010年08月04日 11点08分 1
level 6
白鹿道人1 楼主

不過,中原武林卻在這時認識到蕭峰的偉大,中原、大理、西域、海域多個門派都派人前赴遼國,營救蕭峰。蕭峰權力雖失,名聲方面卻只比往昔「北喬峰」之時更盛。但湊巧亦是聲名所累,蕭峰在耶律洪基的嘲諷聲中,自戕而死,一代英雄就此殞落。
蕭峰一生經歷過不少的巔峰時期,江湖事業、男女愛情、朝堂權位、人間名譽都曾有過極端輝煌的一剎,然而剎那光輝過去,遺下的卻是無望的黑暗深淵,真是應了「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之語。
斗轉星移—慕容復
慕容復是《天龍八部》中的出色人物,雖然他的武功由於蕭峰、虛竹、段譽、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等人的存在,而顯得失色不少,他依舊無愧於「南慕容」的名頭。
慕容復年紀不過二十七八歲,卻是文武全才,外貌俊朗不凡,又是世家子弟,身邊除了有忠心耿耿的四大家臣相助,又有佳人相伴。世人畢生所求,慕容復大都早已擁有。不過,慕容復心中卻有復國的宏大志願,他一直念茲在茲,無日或忘,可惜,慕容復大事難成,更因為日夕苦思復國之事,終於成為一個瘋子。
慕容復之敗、之失,其中理由正如他的絕學所揭示一樣,正是因為「斗轉星移」。
「斗轉星移」是慕容家的絕技,而作為成語,斗轉星移卻代表着時光的流逝,世事的轉變。由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到南燕末主慕容超,歷時百年間,鮮卑慕容氏稱帝於天下,然而到了北宋哲宗之時,時間卻已經過了足足六百年之久。昔日五胡亂華,慕容氏乘勢而起,但因為強敵繼起,慕容家後繼之人太過不堪,終究殞落。大燕亡國後,中原大地經歷了南北朝、隋唐盛世、五代十國,一直到宋太祖趙匡胤開創大宋,數傳至宋哲宗趙煦。六百年間,中國數度易主,往日的五胡匈奴、羌、羯、氐、鮮卑已逐漸被人們淡忘,人們只知有契丹、黨項、吐蕃、大理、女真。
南唐李後主亡國僅三年,已慨嘆說「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慕容家經過六百年的斗轉星移,那更不止是「朱顏改」,而是「雕欄玉砌俱不在」了,昔日的宮殿城廓,怕早已深埋於黃土之下。
慕容復一心復國,認為憑江湖勢力已足以成事。宋代立國之時,為防將領節度使等奪取江山,刻意強幹弱枝,慕容家的謀算,亦非完全錯誤,但世事變遷,慕容家早無昔日輝煌,亦欠缺號召民眾的力量,想要成事,實在極難。宋遼西夏吐蕃大理,雖然偶有紛爭,但五國之間卻無重大爭端,一片風平浪靜,慕容博刻意挑起宋遼爭端,但是遼國早已慣於歲貢,真打起來,亦不會持久。在這等穩定狀態之下,慕容家想要復國,絕非一個「難」字可以形容。
斗轉星移,事過境遷,人偏要執着於昔日的夢,而不能安於現狀,那是自討苦吃,自取惡果,實在怨不得人。

2010年08月04日 11点08分 2
level 9
有句话“冲动是魔鬼”
书中多次描述乔峰心思细密,可是在局外人看来最简单的破绽,都没有发现,也许就是那样,被仇恨蒙蔽了的心灵,急于报仇的心态,让人迷失了方向
2010年08月06日 14点08分 4
level 6
白鹿道人1 楼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想,我应该既有入世的执着,又应该有出世的淡定。
2010年08月08日 15点08分 5
level 6
D
2012年10月17日 15点10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