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1“紅樓尋夢”開場詞 與 崑劇《紅樓夢》
昆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央視11的“紅樓尋夢”中,主持人講:“昆曲和紅樓夢從來沒有擦出過火花,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大遺憾。但是,如今,這個遺憾將成為過去……”
而岳美緹的《我一個孤獨的女小生》一書中,有這樣一段:
……記得1960年我們也曾演出過《紅樓夢》,因為有文漪、洵澎、英芝、春霞、瑤銑等,這麼多窈窕淑女,她們中有天生的“鳳辣子”、“林妹妹”、“寶姐姐”形象,又正當十八九歲,個個如花似玉,當年這台花團錦簇的《紅樓夢》,真引起不小的轟動,我的寶玉也被認為“既溫存又無脂粉氣”。但是現在沒有可能了,春霞改行唱了京劇,瑤銑遠去北京,洵澎終日忙於教學……
-------------------------------------------------------------------
是不是央視搞錯了,貌似以前就擦出過《紅樓夢》和昆曲的火花呀?當年岳美緹、華文漪、張洵澎等老師表演的不是越劇版或京劇版《紅樓夢》吧?
2010年08月03日 17点08分 1
level 9
红楼梦岂止与昆曲没有碰撞啊。
第一个将红楼梦小说改写成昆曲传奇剧本的是清代仲振奎,并在公元1793年演出葬花一折于扬州。后全本写成之后,在公元1799年演出于扬州,泰州,海安,江宁等地,并北上京城演出。可以说戏曲舞台上最早的红楼梦形象就是昆曲,例如在昆曲传统服饰之小生戴束发冠中,所举例人物就是贾宝玉。可见其他剧种的贾宝玉形象本来自于昆曲。
其二,清代陆续将红楼梦写成昆曲传奇的剧本有十多种,目前还完整存留的有十种左右,还有红楼梦散套,并留有完整清曲谱存世。即使舞台上演出最常见的仲振奎版本的《红楼梦传奇》在民国所编辑的集成曲谱中还留有曲谱四折。在《六也曲谱》中也留有红楼梦曲谱两个折子。
其三,这些清代昆曲红楼梦到了19世纪中叶,仍然见于北京四喜班的舞台演出,即使到了晚清还有江西赣南昆班和上海有关曲社在演出。甚至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早年学戏,也登台演出过昆腔戏《葬花》,后此剧改唱皮黄腔(京剧)。
其四,建国以来,上海昆剧团排演过《晴雯》,还上演过由张军和余彬主演的《宝玉与妙玉》,北方昆曲剧院魏春荣和张淼合演过折子戏《补裘》,江苏省昆剧院07年新创过红楼梦折子戏《托梦》,由龚隐雷与单雯演出。
怎言没有碰撞呢?
2010年08月04日 00点08分 2
level 6
回复:2楼受教了~~~~看來確實是央視11主持人講的話有誤
2010年08月04日 04点08分 3
level 6
上昆排演《晴雯》的事情,以前知道。張淼魏春榮《补裘》、龔隱雷單雯《托夢》沒聽聞過……( ̄_ ̄|||)
2010年08月04日 04点08分 4
level 7
回复5楼;
那是我们吧主!
2010年08月04日 09点08分 7
level 10
路过。。。长见识了。。。
2010年08月16日 01点08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