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早上】消除不安与烦恼
1. 早上醒来回想快乐往事注入新记忆保持活力 防止焦躁抑郁,减压 预防记忆障碍
2. 慢跑缓解平复压力 控制情绪 持续刺激、脑内物质活性
3. 科学的晨间习惯(有规律)①运动②泡澡桑拿 具体:体操、慢跑、热水澡1-10min,缓解脑疲劳、提升干劲儿
4. 美甲-注重仪容仪表:提高自信满足感 减少不安、紧张、疲劳
5. 善用暖色(红橙)、冷色(蓝)(依据色彩心理学):暖色使人精神振奋、提高干劲活力、富有力量、热情,蓝色可以缓解焦虑、舒缓心情、使人放松、看起来知性
6. 转移参照点(参照点效应锚点效应):制造新的特征来转移参照点,让人从你自卑的身体部位转移注意力,例如容貌不佳则改变一个好发型 减轻自卑感
7. 逐一排除焦虑因素:改善被害妄想症,不能只说不动,“百思不如一动”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尔科维茨团队研究显示,焦虑的事情九成以上不会发生。
8. 将不安表述为兴奋:不安是理性的证明,让不安转化为兴奋而非放松,能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
9. 深信自己运气不错:不要给自己灌输消极的信念,要坚信自己运气好,提升注意力和行动效率,缓解不安 “我绝对有好运气”
10. 祈愿别人幸福、不要诅咒不幸的发生:内心幸福感提升、不安感减少、共情力和人际关系积极变化,做具体的事情比抽象宏大的事情效果更明显。
11. 不要设立过高的理想:理想与现实差距越大,认知失调越严重。心理冲突内心对立诱发抑郁症。引发消极的自动思维(快速涌入大脑的语言和思维,缺乏逻辑性与合理性,与外在状态无关),其难以立即改变,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来引向积极。确认你的理想是否过高,你是否在用消极的自动思维处理问题。
12. “如果……那就……”计划:提前设立规则,抵抗诱惑。设想难以抵挡的诱惑或紧张不安的场景,来提前计划。
13. 仰望蓝天:看有蓝天的风景画,充分拉伸背部,缓解疲劳、提升注意力和自信、防止精力涣散和效率低下。
14. 集中精神做好眼前的事:焦虑的是如何解决而非问题本身。集中精神在当下,活在当下。不安是未必是消极的,不安是生存竞争中取胜的武器。
2023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2
level 15
【工作中·上午】:提高工作效率
15. 寒暄:主动与人打招呼,获得好感使得心情愉悦 区分敌我 互惠
16. 跳着走(高兴的动作):提升活力、令人快乐,缓解抑郁与失落
17. 保持笑脸:笑与高兴欢喜密切,互为因果。(但不要强颜欢笑,逢场作戏地假笑,即为自己而笑。
18. 工作地点不要太吵或太安静:噪声大易发胖,分泌过多皮质醇,影响计划决策逻辑分析能力。适度的杂音激发创造力,例如咖啡店、书店、地铁、家庭餐厅。
19. 凡事先行动:令人最麻烦的是“开始时”,要避免现状偏见,没有问题就会安于现状,因为“开始”意味着可能的风险与损失。先行动起来,在找目标,不要安于现状。
20. 挺直腰背:弯腰驼背时容易无精打采并产生压力。挺直腰背,产生更积极的自我评价,减少皮质醇,激发自信心。
21. 自己做决定:自主权比收入和学位更影响幸福感,幸福感影响因素中健康、人际关系、自主权、收入、学历,依次递减。自主权让人不陷入倍感压力的逆反状态,增强责任感满足感幸福感。
22. 加快时钟指针的转速:即使知道人为加速,也能提高效率,提升注意力,缓解焦虑。
23. 做搞怪的动作:改善精神状态,使大脑误以为快乐,心率提升,心情畅快。
24. 自问自答:控制冲动,“我能行吗”比“我能行”更有效,缓解不安,增强自律与理性。
25. 处理好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知偏差导致自我意识过剩、被害妄想症等心理问题,怀疑自我大于怀疑他人,这是自我防卫的本能,为了消除其负面影响,需要提前想好对策。
26. 不要用消极的话语:消极话语易患阿尔兹海默症,消耗大脑能量,降低工作能力和创造力,无论对人对自己都不用消极诅咒的言语
27. 不要被证实偏差欺骗:不要只看对自己有利的意见和价值观,消除假设,改变偏见,开阔视野,多关注他人的优点。
28. 模仿喜欢的人:“我也可以”、“我也能做到” 恢复自信 提升决断力
2023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3
level 15
【午休】:补充动力
29. 不要强忍着饥饿不吃东西:人越饿越暴躁,空腹会刺激与情绪相关的激素和自律神经等众多组织,“快乐激素”5-羟色胺会减少。避免压力堆积,饿了就吃!
30. 敲击脑门(眉骨):防止食欲过量,消除不安
31. 自拍:提升自信力,改善心情,提升共情力。
32. 犹豫是抛硬币决定:决断力与压力有关,抛硬币来减少迷茫,提升决断力,解决烦恼,不要优柔寡断,陷入认知失调。
33. 看喜剧:快乐的心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精神焕发
34. 腹式呼吸:深呼吸缓解慢性压力,属于放松训练的一种,人体细胞的代谢、活性酵素的生成会变化,给人带来快感和解压效果。
35. 放空大脑:提升大脑运转效率,提升创造力。
36. 冥想:提升工作记忆,唤醒大脑,减少皮质醇分泌。减少消极情绪,提高自控能力。
37. 午睡:午睡15-30分钟,提高工作效率,认知功能,闭目养神5分钟也能消解疲劳。
38. 用凉毛巾擦脸(替代无时间午睡):身心爽快,提高工作效率。
39. 划船:控制愤怒内心平静
心理学和脑科学中,动作先于思维,可以用身体信号反馈大脑 来调心情。
2023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4
level 15
【工作中·下午】恢复注意力
40. 嚼口香糖:促进大脑血液流动,进而帮助大脑恢复记忆,提升处理新信息的能力。
41. 看可爱的照片(嘉然可爱
捏
):看小猫小狗提升工作效率、注意力、干劲、喜悦“可爱即正义”
42. 凭直觉判断:在思虑过多和疲惫时,舍去冗余信息。
43. 闻咖啡豆的香气(也可以闻茶叶香草):唤醒被活性氧(诱发困倦疲劳)伤害的脑细胞,使人亲切,晚上不要喝咖啡会影响睡眠。
44. 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短暂休息以维持注意力,重启大脑提高效率缓解疲劳。
45. 玩小游戏(俄罗斯方块):抑制食欲、困意、星宇以及药物依赖,激发工作记忆,控制欲望。
46. 不要久坐:久坐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乳腺癌、大肠癌的风险,促生疲劳、压力。
47. 用第三人称表达:使人更冷静、客观审视自己、抑制情绪。
48. 不要穷追不舍:控制执念,考虑沉没成本,及时放弃、及时止损。
49. 手浴:泡温泉减压,而手部神经敏感温度感受快,手浴也有类似效果。
50. 刷牙:增强脑部活力,振奋精神。
51. 爬楼梯:醒脑、驱逐困意,提高动力
52. 相互提醒:提高注意力互帮互助
53. 及时停手:蔡格尼克效应:人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事情,提示记忆力和创造力,保持思维敏锐。
2023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5
level 15
【人际关系】抵御他人攻击
54. 发火前忍耐十秒钟:控制怒火的前额叶需要4~6秒才能发挥作用,等待十秒 暴力的言语会减少一半。控制愤怒与焦躁。
55. 愤怒的瞬间,左手握拳:愤怒时大脑左前部比右前部更活跃,左手握拳使得脑右前部活跃,从而抑制愤怒
56. 重新构建:控制恐惧与愤怒,调动大脑其他部位的活动,换位思考设想生气者的境遇。
57. 不要自称社恐:自称社恐会降低他人的好感度给人距离感,自我设限是找借口,不正视自己 改变自己的行为,因缺乏自信而自嘲属于自我设限。
58. 不要强颜欢笑:几乎不笑的人的死亡率是常笑之人的两倍,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更高。悲伤时强颜欢笑会适得其反,强化装笑意识,使人更不幸福。
59. 不要勉强追求积极心态:缓解消极与失落,而勉强会让大脑过于激动,导致混乱。不要对消极的人使用积极的话语,会“帮倒忙”,产生逆火效应,反而强化消极。
60. 不要在意看不起别人的人:能够力低下的人意识不到自己能力低下,反而自视甚高、更傲慢。保持谦虚,缓解焦虑。
61. 绝对不要以牙还牙:互惠效应,以牙还牙以恶制恶抱有敌意和恶意会让压力不断增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控制愤怒缓解焦虑。
62. 找到理解自己的人:找知己、避免同侪压力,坚持自我。
63. 不要在意批评:巴纳姆效应:模糊的表达让人认为形容自己。不应屈服于否定的言语。缓解失落
64. 使用积极的话语:化解痛苦、提升耐力、避免陷入消极偏见。
65. 不要在意缺少共情力的领导:人获得权力后会缺少共情力,对自己宽容却严苛他人。
66. 使攻击无效化:将攻击行为转化为其他行为,不在意,抵御批判与诋毁。
67. 八面玲珑也没关系:自由转换身份、行为和性格。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性格,避免心理冲突与矛盾。
68. 被无视也不要在意:人越多越不愿意行动的旁观者效应,要勇敢的挺身而出!
69. 避免看到消极的表情:消极的表情令人压力倍增,受到消极的传播影响,应尽量远离。
70. 触发镜像神经元:与共情有关的神经细胞称为镜像神经元,通过关心他人模仿动作 来触发,提升共情力 建立友好联系。
71. 聊天时手捧温水杯:双手温暖,心情变好,提升对他人的好感。
72. 表露情感:不表露情感给人陌生冷漠的负面印象,应该加之肢体动作,增加沟通避免误解。
73. 表扬态度而非能力和结果:表扬能力会减少他的干劲,而努力的态度是对他拼搏的肯定。给予自信与干劲
74. 有些话不用认真倾听:谈论自己的事情能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获得好心情,以获得认可
言语行为论:对方未必理解你表达的真实意图,所以做事不仅要用心 也要注意用词。
2023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6
level 15
【晚上】消除一天压力
75. 一个人唱卡拉OK:独自唱歌可以解压,轻松愉悦,合唱可以增加亲切感和催产素。缓解压力增加干劲。
76. 不要喝闷酒:喝闷酒会强化痛苦记忆,长期酗酒会降低消除痛苦记忆的能力,同时少量饮酒可以提高创造力和敏锐度。
77. 不要常看负面新闻(你为什么专挑这个事情报道,你是何居心(•́へ•́╬)):容易导致不安、抑郁,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使得烟酒摄入增加。
78. 不要乱发脾气:乱发脾气反而会延长愤怒助长怒火,百害无一利,心生不满且会影响人际关系。
79.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吐槽:网上吐槽能有效平复心情,但使用网络不能沉迷,长期使用社交软件易抑郁,常爆粗口的人寿命越短。
80. 适度使用社交软件(30min以内):可以抑制孤独抑郁情绪,关注昔日恋人会阻碍自己成长,不要耽于过去。
81. 不要只用社交软件交流:社交软件是嫉妒诱发器,越关注他人生活,越容易羡慕,如差距过大则更可能引发抑郁症。
82. 共情力训练:回顾不幸遭遇,安慰自己,并将心情映射到别人身上,提升共情力,更加温柔与宽容。
83. 阅读小说: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洞察价值观,明白痛苦所在,提升共情力,促进人际关系。
84. 将不安写出来:长期改善免疫力、精神状态、自律神经状况、工作记忆能力。
85. 不要回避消极情感:感知多种情感的人精神更健康 幸福感更高,20%的消极情感可以提高创造力,所谓忆苦思甜,消极感也是幸福的要素之一。
86. 患有精神疾病很正常: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会至少得一次精神疾病,没有得过的人一般无家族病史、性格自律、朋友多。正视精神疾病,对痛苦和抑郁的人进行社会援助,消解抑郁。
87. 不要和别人比较:与他人比较是正确评价自己的需要,但越比较越降低幸福感,容易出现抽样偏差,要以更开阔的视角审视自己。
88. 拥抱他人或某个物体:同伴(物体抱枕等也可以)接触可以增加催产素,提升幸福感减少压力。
89. 原谅他人:人会对无法原谅自己的人进行二次伤害,得到原谅会心生悔意,原谅来互惠互利,减轻内心负担,治愈心理创伤。
90. 懂得感恩:提高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深度,形成良性循环。
91. 不要熬夜:睡眠不足影响情绪控制,看问题易消极,情绪波动明显不稳定。
92. 不要带着糟糕的心情入睡:赌气入睡会增加压力,调整心情入睡可以减少60%的负面记忆,不易留存。
93. 保证八小时睡眠:充足睡眠可以影响梦境,梦到创伤经理有助于治愈心理创伤,快速眼动睡眠可以有效治愈心理创伤,非快速眼动睡眠有助于大脑整理信息,快速眼动睡眠助于合并信息,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幸福五要素: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状态、人际关系、人生意义、成就,只有经历过悲伤才能真正地感受幸福。
2023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7
level 15
【休息日】自我疗愈和获得活力
94. 体验森林浴:多接触大自然进行放松每次20~30min(东大村你懂得),提高健康状况和幸福感,减少皮质醇和压力。
95. 参加园艺活动:盆栽和生物景观,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更加活跃,促使产生压力的交感神经得到抑制,放松身心。
96. 每周一次日行五善:缓解压力,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不要每天都重复这样会使得大脑得不到相应的刺激。
97. 接触动物:增加5-羟色胺、催产素分泌,平均来说治愈效果最好的是狗狗。
98. 扩大交友范围:交友范围越广、忍耐力满足感和自我治愈能力越强,社会交流促发内啡肽,发掘潜能,提高对他人的信赖度,减少痛苦,提高团队精神。
99. 牵手:牵手能分担痛苦,缓解矛盾,提升共情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100. 结交幸福的人:与幸福的人交友可以增加幸福感,爱便是幸福。同时幼年与母亲关系不好的男性,老年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可能性更大。
2023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