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舷的对话!航海人心中的那抹血与蓝!
大航海ol台服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202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1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曾几何时,纷乱琐碎的日常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曾几何时,我们忘却了曾经的大海的波澜壮阔!那年的55-702,那年的东地危海,那年的印度海域保卫战,那年的高军护航,那年的,激情和澎湃!
现在,只有偶尔的那么一丝的悸动,让我想起那时侧舷的对话,那时的开火,命中,击沉!让我想起激昂的战歌,还有那片已不存在的那抹血,与蓝。
202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3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10年航海,偶然的机会,我翻出以前的战舰。不省唏嘘.我已迈入不惑之年,但却不愿曾经的记忆随岁月逝去.闲暇无事,做了几条小船,怀念也可,纪念也罢,贴留此处,为己,也为人,不正之处,望谅解.
202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4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正文:
在1677年,英国皇家海军部首席秘书萨缪尔·佩皮斯才明确提出“战列舰”(ship of theline)这一专有名词和战舰分级(风帆战舰共被分为6个等级,其中前4级均为战列舰)的概念,但早在这之前将近40年的唐斯之战中,荷兰舰队便首次执行了有组织的战列线炮击作战,虽然这仅仅是战列线应用的基础阶段,并不成熟,却促使了专门用于战列线舰炮决战且拥有2~3层贯通式火炮甲板的新式战舰的诞生。发生在1652-1654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使人类海战战术进人了新篇章。在1650年左右,各国均出现了具备“战列舰”功用和特征的主力舰,尽管她们在外观上与晚期的盖伦式战舰并无太大的不同。英国于1634年后终止了建造|日式的“大战舰”(GreatShip),这实际上标志着他们已经向新式战舰过渡。而在1637年英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拥有100门重型舰炮的三层甲板战舰“海上主权”号服役后,在其之前建造的战舰似乎全部过时了,相较于英国,法国的情况则要特殊得多。在红衣主教黎塞留和路易十三之前,法国几乎没有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其拥有的全部船只(包括一些武装商船在内)仅有3000吨左右,和当时的诸强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当三十年战争爆发后,法国的大部分精力更是放在了陆地上与哈布斯堡家族的对抗上。但这一切在黎塞留于1624年成为法国首相后发生了改观。在红衣主教看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帝国,强大的海军是必不可少的,遂着手开始建设新式海军。由于起步较晚,法国海军所装备的晚期盖伦式战舰在外观上便具备强烈的新式战舰的气息,并且在路易十四时期迅速跻身至一流。荷兰,一颗在16世纪末冉冉升起的新星,在通过海上贸易繁荣起来之后,迅速建立了一支不可小视的海上力量。他们拥有小而灵活但在有限体积上搭载了最多火炮的战舰,例如在唐斯之战中的荷兰旗舰“阿米莉亚”号,满载排水量600吨的该舰搭载了至少57门火炮,而排水量几乎是她4倍的西班牙海军巨舰“圣特列莎”号(满载排水量约2400吨)却只搭载了60~62门火炮,不得不说当时荷兰人在舰船设计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第一次英荷战争开始,荷兰进入了“新海军”时期,这也正式宣告了他们全面迈入新式风帆战舰的时代。在英、法、荷三国之外,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海洋帝国便是西班牙。尽管在16世纪末便开始走下坡路,但到了17世纪上半叶时,这个老牌帝国仍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就在17世纪中期,英、法、荷三国开始步人全面的新式战舰时代后,西班牙也开始了海军舰船的改进之路。在风帆时代的西班牙,具有进行海上线性战术决战能力的战列舰被称作“Navio”,等同于英语中的“ship of the line”,并且区别于西班牙语中的“Gale6n”(即盖伦船,常被人称作“西班牙大帆船”)。西班牙海军中最早被冠以“Navio”称呼的战舰出现在1656年,名为“战列舰旗舰”(NavioCapitana),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仅仅是一艘吨位为417的小型战舰。由于缺乏资料,显然们难以认为这就是新式的“战列舰”。与其他三强相比,西班牙海军的发展是缓慢的,并且规模一直在萎缩。但是到了17世纪下半叶时,战列舰在西班牙海军中已经较为普遍,但这仍无法改变西班牙海军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末期已经沦为可有可无的小角色的可悲命运。除去为人们所熟知的英、法、荷西这4个海洋国家外,北欧双雄一瑞典与丹麦在17世纪也正是其实力最为巅峰的时刻。瑞典从古斯塔夫二世统治时期便已成为强大的军事国家,海军也成为北欧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建造的“瓦萨”号为世人所熟知,尽管在设计上存在着巨大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战舰之一。丹麦也不例外,其在16世纪末便建立了一支实力不容小觑的海军,在17世纪也稳步发展着。其在1650年建造的“索菲亚·阿玛利亚”号是一艘排水量在2700至2800吨之间的巨舰。在俄国崛起之前,瑞典与丹麦的海上之争永远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北欧,南欧著名的海洋国家也并不占少数。除了试图将地中海收入囊中的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传统豪强,其他一些国家,诸如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热那亚、那不勒斯等,也都拥有具有相当战斗力的海军。甚至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尽管他们在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中被天主教联盟击败,但意识到现代化海军重要性的他
们也很快建立了由新式风帆战舰组成的舰队。尽管在风帆时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并不强大,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202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5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202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6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光荣将“一等战列舰”作为单独一个船种放在游戏里,并以英国的“胜利号”合并为同款模型,只有尾楼有少许不同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7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8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一:“海上主权”号
是世界上第一艘火炮数量过百且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战舰。尽管在其之前曾经出现过疑似也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巨型盖伦船“吕贝克之鹰”号,但由于该船上所搭载的火炮大多数为海上主权”号是世界上第一艘火炮数量过百且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战舰。尽管在其之前曾经出而在外观上,除了级为先进的设计,“海上主权”号最引人注目的恐怕便是其几乎遍布全身的金碧辉煌的装饰了。据记载,“海上主权”号单单是舰体雕塑便耗费了6691英销(相当于今天的1010027英镑,在当时足够组建一支军队了),而其整艘船的建造费用更是高达65585英相当于今天的9900404英磅,在当时可以建造数艘皇家战舰),其华贵得度即便放眼整个风帆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也无出其为右。“海上主权”号从船艏至船艉都被覆盖以黑色便见背景的能金装饰,并且雕碧房刻有圣徒约翰和圣徒马蒂亚斯的肖像。所有这些雕饰都是由南尼德兰(即今(相天的比利时,17世纪上半叶仍属于西班牙殖民地)》著名艺术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来设计完成的。除了价值不菲的装饰,“海上主权”号上搭载的武器同样是一笔令其他军舰望尘莫及的巨大开支。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费地位,查理一世阴令“海上主权”号必须全邵挡载造价高昂的铜制加农炮。有趣的是,该舰在设计之初仅能搭载90门火炮,但在完工之后全舰的火炮射击孔总共达到118个1由于铜制加农
炮自重较大,为了不重图“瓦萨”号的覆辙,查理一世经过妥协,要求搭载的火炮数量为102门。这些火炮均由皇家御用火炮铸造师约輸翰·布朗(JohnBrowne,?-1651)亲手所制,每门大炮的炮尾均雕刻有皇室纹章。“海上主权”号在建成后的初期主要用于威慑,并未参加海军作战。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后,经过改良的“海上主权”号得到了参战的机会。事实上,“海上主权”号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中的出勤率相当之高。除了最初的古德温沙洲之战,在另一艘三层甲板巨舰“皇太子”号的伴随下,“海上主权”号几乎参加了随后英国舰队的全部作战行动。而一经出现,她那金碧辉煌的伟岸身躯以及凶狠无比的舰载火力便给荷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色魔鬼”的称号由此而来。“海上主权”号在1660年接受了重建,主要
将舰艏修改为更为现代化的形状并大幅削减了战舰上对作战毫无益处的金碧辉煌的上层建筑。改装后的“海上主权”号先后参加了第二和第三次英荷战争,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分舰队旗舰使用。1685年,英国人决定对堪称老爷舰的“海上主权”号进行第二次重建,以延长其使用寿命:1688年,持续九年的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爆发,面对强大的路易十四的舰队,“海上主权”号再次成为海军的选择。在1690年7月的比奇角海战中,“海上主权”,号成为舰队司令托林顿伯爵的座舰。两年后,“海上主权”号还作为海军中将拉尔夫·德拉瓦尔爵士的旗舰参加了拉乌格海战,这也是该舰的最后一次出战记录。拉乌格海战结束后,由于舰龄实在过老,再加上海上战事的结束,“海上主权”号被闲置在查塔姆锚地。1697年1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结束了它的生命。据民间流传的说法,这是一起由一根蜡烛引燃舱室导致的悲剧…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9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0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二:“太阳王”号
是风帆时代法国最重要的战舰时之一,其在法国海军的地位大致等同于“胜利”号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地位。心高气傲的法王路易十四曾自诩为“太阳王王”,而“皇家太阳王”号的舰名也正来源于此。1668年,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路易十四下令建造了一艘能体现波旁家族元素的皇家战舰。为了能尽可能贯彻自己的建造思想,路易十四选择了当时法国最优秀的老资格造船专家劳伦·胡巴克。胡巴克从1637开始至1682年共为法国海军设计了39艘战舰,作为“太阳王”
号建造过程中的总工程师。1668年12月,“太阳王”号在布雷斯特造船厂铺设了第一根龙骨。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布雷斯特和英国查塔姆拥有当时欧洲仅有的两个干船坞。一年后的1669年12月13日,已完成两层甲板建造的“太阳王”号在包括路易十四本人的万众瞩目下下水。下水之后的“太阳王”号继续建造,直至1670年8月才完工。不过其服役要晚至1671年了。在战舰外观的雕琢上,“太阳王”号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为了尽显波旁王朝的强大力量,路易十四下令将“太阳王”号水线以上部分通体漆成品蓝色。而舰艏艉及两舷的雕饰大部分采用镀金板面精雕细琢。蓝与金相间,显得格外金碧辉煌。但是在现存的一些绘画作品中,该舰似乎仅仅是最上层火炮甲板及艏艉楼部分被漆成了品蓝色,因此当年该舰是否周身为蓝漆法国布仍是个谜团。“皇家太阳王”号的设计武备为110门火炮。但由于路易十四在其建造之初时要求该舰改良后的船体具备承受120门炮的稳定性,因此“太阳王”号在露天甲板预留了安置额外火炮的空间。1672年,法国与荷兰开战,“太阳王”号担任法国舰队的总旗舰,但并未实际参战。这一期间,她的火炮数量升至120门。寸增加的火炮均为4磅轻型加农炮,布置于艉楼露天甲板上。在实战中,这些火炮的作用是在近舷作战时攻击敌方战舰甲板上的人员。由于“太阳王”号高耸的艉楼,这种居高临下射击的优势对敌人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法荷战争结束后,“太阳王”号一度被解除武装。大约10年之后的1688年,由于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的爆发,所有处于封存状态的舰艇都被重新启用,其中就包括“太阳王”号。重新武装的“太阳王”号的载炮数量下降为104门,尽管火炮数量有所下降,但依靠着最下层甲板全列的36磅重炮,她的威力并不减当年。1689年,为支援詹姆斯二世在爱尔兰的阴谋,法国派出舰队护送他和法军部队在爱尔兰登陆,但却遭到英国舰队的截击。经过一番激战,身负护送运输队重任的法国舰队主动撤出战场。这也是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期间的第一场海战。此战之后,由于爱尔兰岛上战事并不顺利,路易十四决定再次对爱尔兰的法军进行增援,这次舰队的指挥官更换为阿内·伊拉里翁·德·科唐·图尔维尔,“皇家太阳王”号终于得到正式出战的机会。6月23日,这支规模空前的法国舰队(共计75艘战列舰)从法国布雷斯特港出发驶人英吉利海峡。但是英国人显然也已经做好了准备。7月5日,英荷联合舰队发现了法国舰队,但由于估量到对方实力远胜于己,联合舰队指挥官托林顿伯爵(ArthurHerbert,1st Earl ofTorrington)并未贸然发动攻击,而是在后尾随。但在英国皇家海军部的强令下,托林顿伯爵不得不向法国舰队发起挑战。7月10日,著名的比奇角海战正式打响。由于法国舰队战舰的吨位普遍较大,再加上联合舰队内的配合失误(托林顿伯爵甚至抛开自己的荷兰盟友而先行撤退,导致荷兰分舰队蒙受了重大损失),战斗星现一面倒的局面。不过“太阳王”号在此役中并未发挥多大威力。因为还末等它所在的法国中坚舰肌接近敌人,敌方舰架便已经清散了。然而在战斗结尾阶段,图尔维尔却没有尽全力去追击溃逃的英有联合舰队,导或法国失去了更大的战果(图尔维尔本人似乎对现有战果已经十分满足了)。英荷联台舰队尽管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这也为日后双方再度交手星下了伏笔。比奇角海战中未能全歼英荷联合舰队的主力,图尔维尔不得不百临对方的新一轮挑战。1692年春,路易十四因爱尔兰战事吃紧不得不再次指派军队前往增援。但由于法国土伦舰队在直布罗陀海峡被击败,导致布冒斯特舰队兵力不足,图尔维尔仅仅带了37腹战列舰和一些小型舰艇出航。尽管随后得到了友军支援,战列舰数量上升至44腹,但仍不可与比奇角海战时的实力同日而语。而此时英荷联合舰队的实力上升至82艘战列舰,这将会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面对几乎两倍于己的英荷联合舰队,图尔维尔依然下令准备作战。双方舰队在法国北部的巴芙勒尔角(Cap Barfleur)附近海域展开了激战。由于法军训练有素及单舰占据优势,英荷联合舰队竟一时无法将数量优势化为战斗进程的优势。双方交战大半天后,法舰没有一腹被击沉或投降。但“太阳王”号在与英国分舰队旗舰“不列颠尼亚”号的交火中损伤严重,失去了战斗力。由于“太阳王”号伤势过重,整舰已经达到难以操控的地步,图尔维尔不得不把自己的旗帜转移到另一艘战舰上去。命不久矣的“太阳王”号和其他一些失去战斗力的法国舰艇随波逐流跟在整支舰队的后面,最终在瑟堡附近被英军追上并焚毁。“太阳王”号大约为法国海军服役了21年,尽管最终它损毁于战争而未能“善终”,但作为建造初衷便是用来“杀戮”的战争武器,“战死沙场”也许是其最好的归宿了。在“太阳王”号战沉之后,法国还陆续有几艘战舰以此命名,延续了她的光荣传统。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1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2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三:“挪威之爱”号(Norske Love)三桅风帆战舰
挪威之爱号最初命名为挪威狮子和丹麦挪威帝国国徽,并在1772年更名为厄勒号。作为一名警戒船在围绕丹麦的厄勒海峡和沿海其他水域工作。1795年发生火灾后退役作为住宿船供无家可归的家庭住宿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3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四:“宪法”号
是美国海军的第一艘自己生产的战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役军舰,服役时间与美国海军的历史一样长,而且永不退役,现时舰上有60名现役海军士兵,他们的任务被海军列入“特殊勤务”来安排,平时停在波士顿查尔斯顿军港作为军事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历了数次大修和平时的细心维护,该舰一直都可以航行,并经常在全国巡回展示宪法号的建造要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179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造6艘巡逻炮舰,以保护美国商船队不被英国、法国海军或阿尔及利亚海盗袭击,其中一艘 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命名为“宪法号”。1797年该舰终于在波士顿建造完成,造船用的木材砍伐自缅因州至乔治亚州的1500棵树,舰上的加农炮则在罗得岛州铸造,可以说是全国造的船,代表着美国的坚强、勇敢与自由。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4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五:龙首船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至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郑和宝船供郑和船队的指挥人员、使团人员及外国使节乘坐。同时,用它来装运宝物,有明朝皇帝赏赐给西洋各国的礼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国进贡明朝皇帝的贡品、珍品,还有郑和船队在海外通过贸易交换得来的物品。为此,称为“宝船”,意为“运宝之船”。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也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年代久远已无详尽资料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5
吧务
level 14
rheq 楼主
最后打个广告:
202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16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