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xyly雪夜流萤
楼主
一 某日逛论坛的时候,正遇一玉米和一凉粉为各自偶像的唱功问题掐架。最 后凉粉说:“你懂什么叫音乐吗?不懂就没资格说话。” 我看到这里忍不住笑了,因为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则笑话: 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 “岂有此理。”厨师反驳道,“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 其实追求技巧的极致也是种哲学态度,虽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屑,但它本身是件好事。糟的是,当音乐只需要耳朵和声带,而技巧的程度也日益脱离大众之后,一些人开始赋于它更多别的东西。 对某些人而言,听什么音乐根本不重要,他们也根本听不懂,他们对音乐的态度就是现代化装修的态度——轻装修重装饰,整个儿一个门面工夫,音乐就是糊墙用的墙纸。 尽管我本人并不欣赏张靓颖的唱法,但要向真正懂得张靓颖歌声的凉粉致敬,同时让那些借着张靓颖之名瞎捣腾的伪凉粉呆一边凉快去吧。 不懂就没资格说话?虚伪! 虚伪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笨。他们以为别人都看不透他的假,看不透他硬要把肚子里仅有的八十分伪装成一百二十分的傻样。他以为别人都比他笨,其实他最笨。 我在上一次的《(品评)我听宇春唱歌》一文中,从艺术的层面谈了自己听宇春唱歌的一些感受,今天想更进一步,从哲学的范围来聊一下我个人听了宇春唱歌后的一些想法。 我的理解,音乐该是语言之外,人类传达和交流思想的另一种更高级的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到不了的地方,就开始了音乐,因为它更能渲泄情绪,表达情感。所以欣赏音乐是人类本能中的一项吧。 但是自从“技巧”这一指标从音乐里提出来之后,它被极大地关注和丰富了,甚至到了过分的地步,以致于本末倒置了。自从音乐被学院化了,它就被从民众的基础上抽离了。到了今天,就像人类已丧失了许多对自然界很本能的敏感和挚诚,很多人已经没有了欣赏音乐中最心灵的那个部分的能力。 查九二版的新华字典,“艺术”一词有两种解释。1、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2、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意识形态和创造性。也就是说,音乐要上升到一个艺术的范畴,首先得有思想的交流,唱歌那人得把重心放在心灵的表达上,而不是技巧的表现上。其次它得是很个人的,有风格的,模仿秀肯定不行,如果别人能从你歌里听出谁谁的痕迹来,那你顶多是个音乐匠。 宇春说:“音乐是我的信仰!”。大家都是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 科学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颗敬畏的心。 农民能够听到水稻拔节的声音,闻到阳光的气味,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真正认识大自然的人,他们知道是土地的丰腴养育着人类,而不是人类在耕种着土地。当农民对土地、对大自然失去了敬畏的心,结果会怎样?结果就是,中国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农业出口国变成了农业进口国。 宇春说音乐是信仰,至少说明她很清楚音乐领域的天高地厚,说明永远是音乐在前她自己在后。这句话后面表现出来的是相当高度的一种眼界和一种胸襟。 如果不说信仰而说征服,那就完了。信仰着的音乐是个图腾,它是指引方向的,没有即定的道路,一切都得自己来,跟着它的人会不断前进不断创新。 被征服的音乐是座山,它是踏在脚下的,土地是原本就有的存在,不管走哪边也都是前人的路,而且站到顶上的人终究看不到更高的地方,就只能到此为止了,这是音乐匠的悲哀。 在音乐的领域里,虚伪不行,自我第一也不行,只有真正把音乐作为信仰的人,才会有不可限量的广阔前景。 所以,李宇春,加油! 二 总决赛结束后的一天男友来找我,当时我正一个人在家看交互电视里的超级女生,他从来不看的,不过一直知道我对宇春很狂热,于是坐下来陪着我看。我从成都总决赛开始,跳着看有宇春的部分,一直看到五进三宇春哭的时候,安静许久的男友开口道:“这个,让我想起黄家驹死的那一年,你把家里所有beyond的唱片都给毁了。”
2006年02月03日 09点0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