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籍在流传中出现不同版本的现象...
曼德拉效应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青羽✨ 楼主
现知《论语》最早的版本有三种:《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它们都是由汉代官府整理出来的版本。《齐论语》和《鲁论语》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的,被称为今文《论语》;《古论语》是用先秦文字写成,被称为古文《论语》。
《齐论语》和《鲁论语》是在齐国和鲁国流传的两种《论语》版本,它们内容大同小异。整体来看,《齐论语》的内容比《鲁论语》的内容要更丰富,《齐论语》有二十二篇,《鲁论语》有二十篇,多出的两篇是《问王》和《知道》,其他各篇中《齐论语》比《鲁论语》也多出一些章句。
《齐论语》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失传了。直到1973 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甘肃省金塔县北部的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肩水金关汉简,其中有十三枚《论语》简牍。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这十三枚简牍正是失传了一千八百年的《齐论语》,它包括《知道》篇的首章和其他篇章的部分内容1。到了2016年,考古人员又在南昌出土了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在其中也发现了竹书《论语·知道》篇。但是这些考古发现还不足以完全恢复《齐论语》的全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
《古论语》是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的墙壁中发现的,应该是前人为了躲避秦始皇焚书而藏起来的版本。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道:“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古论语》的体例与《鲁论语》有两处不同:《古论语》将《尧曰》中的“子张问”独立出来,为《子张》篇,所以《古论语》一共有两篇《子张》,全本共计二十一篇;《古论语》和《鲁论语》篇目的次序也有不同,如在《古论语》中,《乡党》为第二篇,《雍也》为第三篇等。
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语》和《齐论语》的内容编定出一个新的《论语》版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论语》订正本,这个《论语》版本被称作《张侯论》,一共二十篇。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论语》的版本从此被固定下来,通行至今。
2022年10月30日 05点10分 1
level 1
青羽✨ 楼主
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只是古文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不同版本的一个小事件而已,不了解的网友觉得稀奇,觉得费解,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古籍和古文都不止一个版本,原因就是古人印刷术没那么普及,多数时候靠的手抄传播。即便当代印刷术发展到了顶尖,谁能保证印刷就不出错呢?所以,不管“是人”,还是“斯人”,只是流传的不同版本而已,别把你不认真的记忆力和不严谨的生活态度,都归咎于曼德拉效应。
2022年10月30日 05点10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