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下,罗大佑的很多歌曲需要结合他独有的嗓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对于他的歌曲而言,罗大佑的嗓音其实并不差,甚至天赋独特,大部分歌曲只有罗大佑才是最好的演绎者。
搬运一下李皖
对于罗大佑嗓音的看法
二○○九年,走出武汉洪山体育馆,一些观众给三位歌手的唱功自动排了座次:蔡琴第一,李宗盛第二,罗大佑第三。 何等庸俗的排名!历经了摇滚乐、世界各民族民歌近一个世纪的淘洗冲刷,字正腔圆依然是中国大众心目中的美声标准。 庸俗美学沉迷于光滑圆润的艺术,一直难以认定这样的事实:重复一种声腔没有价值,光滑的修饰永远比不上生命的真情抒发,声乐发展的重点从来都是,用稀有的人声,最富于表现力地,表达音乐独有的意境。 罗大佑的嗓音天赋不厚,但他有半分哭腔、半分邪恶的独有音色,并且他的后天修为进境惊人,表现力越老越至极致。在他的声带能力范围内,罗大佑往往能唱到情绪的最深处、美学的制高点,再不可能前进一分,何况他的内心里还有更为强大的力量,他是从比其他歌手都更深的地方提起他的声音。这样的演唱功力,世间罕有。 一九八九年的两辑《情歌》,罗大佑将一批早年的简单情歌唱出了时间感,唱出了至深的深情、沧桑和永恒的味道,完全超越了七八十年代一班男女歌星的细软原唱。一九九一年的《原乡》,罗大佑用闽南语唱出了民间老艺人的水准,那种台湾乡野的泥土苦烈味儿仿佛是深邃的历史本身。一九九四年的《天雨》,罗大佑的演唱完全放开,拼出一个人所能积聚的全部能量,凶猛,暴烈,天7地变色。二○○四年的《手牵手》,罗大佑放手一搏,简直全身都是真气,四周围都是气场,狂怒,恶狠狠,摄人心魄。这等大气境界,非凡声势,够得上歌唱艺术的经典示范。在他所擅长的,需要用到邪恶、凄惨、抑郁、苍老等表意的作品,专业唱将也唱不过他,此时,罗大佑是罗大佑作品最深刻的演绎者。只有罗大佑,才发掘出了他的歌曲所有可能的意义、意境和力道。
《鹿港小镇》的翻唱版很多,但是它们都在罗大佑面前有着鸿沟般的差距,罗大佑在这首歌里面所思考的现代人的无处可归,在他人的嗓音之下却成了庸俗平常的思乡歌曲。
情歌也是如此,比如《是否》这首歌,我放一下苏苪的版本:
分享苏芮的单曲《是否》:
https://y.music.163.com/m/song?id=1444477493&uct=hpjdYQ2zaD937vC%2BcTqgNg%3D%3D&dlt=0846&app_version=8.8.06&sc=wmv&tn= (来自@网易云音乐)
苏苪在高潮的时候,尽嗓音所能去表达感情的,她以一种抒情的,追悔的情感去唱这首歌,这也是苏苪对这首歌的理解。
而罗大佑是怎么唱的呢?
分享罗大佑的单曲《是否》:
https://y.music.163.com/m/song?id=109292&uct=hpjdYQ2zaD937vC%2BcTqgNg%3D%3D&dlt=0846&app_version=8.8.06&sc=wmv&tn= (来自@网易云音乐)
即使在最高潮的部分,罗大佑的嗓音也很克制,绝不抒情,只有对于恋爱中反的错误的一种内省。因为罗大佑知道在错误面前,在不可避免的分别面前,抒情的最没用的事情,只有留给自己咀嚼的痛苦才是真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