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专贴
长门有希的水瓶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mortal♀ 楼主
发个帖子记录我最喜欢的中国音乐家罗大佑
2022年08月30日 02点08分 1
level 9
mortal♀ 楼主
最近和一个林夕的粉丝朋友讨论了一下林夕和罗大佑谁是更好的词作者,一直到现在我的观念还是没有变:罗大佑是好于林夕的词作者(抱歉了林夕我也是你的粉丝),这里我试图从情歌切入一下罗大佑的好在哪里。
罗大佑被人津津乐道地就是他的批判性.......(此处删除一部分,罗大佑的批判并不完美)
但是虽然在批判性歌曲上,罗大佑没有能够我想象的顶峰,但情歌上罗大佑却又以自己的方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在社会议题上批判性丧失的罗大佑却在情歌这里达到了顶峰,这是任何一个乐坛都无法想象的伟大巅峰。
让我们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去探讨一下罗大佑是如何达到巅峰的。
2022年08月30日 02点08分 2
level 9
mortal♀ 楼主
首先是《之乎者也》这张专辑,最优秀的情歌无疑是《恋曲1980》《光阴的故事》两首,在恋曲1980这里,罗大佑反传统情歌的唱法:写出了“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这样的好句子,此时的罗大佑身上的那种强烈的批判性尚未脱落,他对一切存在怀疑包括爱,然而罗大佑并不怀疑爱本身,只是察觉到了人的易变,然而,罗大佑却相信着人与人之间的激情与爱在存在的的时候是真切的“今天的欢乐将是明天永恒的回忆”也就是在恋曲1980这里,罗大佑不仅仅写出了爱情的易变,也写出了爱情的痛苦,真切。这个主题在以后的情歌之中也会体现。
《光阴的故事》从形式上来讲主要在写人的成长,但其中也提到了爱情,只是这里的爱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可以看开,可以怀念与歌唱的东西。这是一种罗大佑面对爱情的洒脱与不纠结。
在《未来的主人翁》里面,罗大佑试着进一步扩大爱所探讨的范围。《爱的箴言》主要去写爱的奉献,然而这里的奉献却毫无哀怨,仅仅只有对爱人坚定的付出。爱在这里成为了一种不需要理由的奉献,不需要刻奇的付出。
我可以说,从大的方向上来讲:《恋曲1980》,《光阴的故事》,《爱的箴言》已经确定了罗大佑情歌的大方向,只有罗大佑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攀登,《恋曲1980》中的冷静并没有拒绝爱情,而是断绝了爱情的自我欺骗与不彻底,《光阴的故事》给予了罗大佑的情歌无比潇洒与洒脱。而《爱的箴言》给予了罗大佑的真诚,对爱不计代价的付出以及没有刻奇的,孤独的奉献。这三样东西彼此缠绕,给予了罗大佑情歌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2022年08月30日 02点08分 3
level 9
mortal♀ 楼主
罗大佑会去写略微卑微的爱《野百合也有春天》:“我爱你想你怨你念你深情永不变”,但在这首歌里面,这份卑微的爱的主角身姿也是站立的“别忘了寂寞的山谷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这就是罗大佑一贯以来在情歌里面骨气所在,个人的存在让爱才得以有了色彩与勇气。
罗大佑也会去写那些哀伤的恋情《你的样子》《追梦人》,这个时期的罗大佑歌词的境界极高,虽然在遣词造句上有不够凝炼和意向堆刻的怀疑,但是在描述上却达到了极为动人的地步,《你的样子》之中罗大佑清楚地知道怎么样的人才是让人悲叹的,那就是爱的人却一意孤行“不明白的是为何人世间,总不能溶解你的样子。”我们很想让我们爱的人能够减少身上的棱角,但是也许他的这种坚挺才是我们为何深爱他的原因。
2022年08月30日 02点08分 4
level 9
mortal♀ 楼主
都能看到吗?这些地方是歌词部分
2022年08月30日 02点08分 5
level 14
三联读书2014年第10期的文章,多年前看过[小乖]
2022年08月30日 11点08分 8
未来的主人翁
2022年08月30日 12点08分
太直白了
2022年10月16日 04点10分
@乌鸦君🦁 确实,但当年第一次听,还是深有感触。
2022年10月16日 06点10分
@乌鸦君🦁 不然要怎么表达?
2022年12月12日 07点12分
level 9
mortal♀ 楼主
《恋曲1990》空前绝后,境界极高,你很难说这首歌具体去写了点什么样的情感,但他似乎又面面俱到,歌曲本身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电影本身。这首歌中前期罗大佑使用较长的,有规律的字数相等句子,然后情至深处,放弃了这种规矩给予歌曲更加丰富的层次感。歌词中罗大佑使用了各种感染力强烈而又简单的形容词,“乌溜溜的黑眼珠,轻飘飘的旧时光,苍茫芒的天涯路,黑漆漆的孤枕变”
到了高潮,罗大佑用完美的歌词让这首歌的情感达到了最高潮: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蓝蓝的白云天自然是生命中那些无比可贵的东西,但在这个小高潮之后,罗大佑又恢复了较为平静的语句,最终以“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结局。
这首歌好在哪里呢,很多人最喜欢的歌词就是:“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这是对爱情的坚守,对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物的坚守。就像林黛玉之于贾宝玉,有些事情也许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为何不一开始就把握住呢?
这首歌第二重要的地方在于“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与《爱的箴言》《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这里写的也是付出,但不同的是,他减少了《爱的箴言》与《野百合也有春天》中那些个人的声音,达到了一种恋人之中不用多说的状态,这点也是罗公的进步。《恋曲1980》和《恋曲1990》相互补充,为爱情歌树立了前所未有的标杆。
2022年08月30日 18点08分 9
level 9
mortal♀ 楼主
《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我所不能了解的事》是两首非常非常动人的情歌,黑发这首歌里主要还延续了罗大佑之前情歌里面的手法,当然黑发这里表现地更加直接,更加抒情,更加直抒胸臆,在冷冰冰的世界上还有彼此化解冰雪的容颜因此也成了很多人的最爱。而《我所不能了解的事》则在另一个角度上达到了巅峰 ,面对未知的,可能得不到的爱,林夕也许会用痛苦的回忆去写它,会去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劝解。而罗大佑这里的处理则是:“丢一个铜板 轻轻地盖着,
猜猜她爱我不爱,
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用一种留白的,尊重的方式去翻过了这一页,也可以理解为体现了年少时的“我”对这复杂世界的无奈,但无论怎么样,罗大佑绝不用煽情式的形容词。
稍微总结一下,罗大佑的情歌其实很多的,我在这里说的这几首甚至都不能涵盖他最精彩的那一批,但罗大佑所有的情歌即使表达各有不同,但你几乎都能从中去阅读到个人主义的味道。爱情歌中自我的存在非常明显,自尊,尊严,真诚,纯粹不妥协,不刻奇。这让罗大佑的情歌成为足以代表民族的歌声,让情歌有了真正的宏大与眼界。
2022年08月30日 18点08分 10
吧务
level 16
给一个精品
2022年08月31日 03点08分 11
谢谢[吐舌]
2022年08月31日 07点08分
level 9
mortal♀ 楼主
补充一下,罗大佑的很多歌曲需要结合他独有的嗓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对于他的歌曲而言,罗大佑的嗓音其实并不差,甚至天赋独特,大部分歌曲只有罗大佑才是最好的演绎者。
搬运一下李皖
对于罗大佑嗓音的看法
二○○九年,走出武汉洪山体育馆,一些观众给三位歌手的唱功自动排了座次:蔡琴第一,李宗盛第二,罗大佑第三。 何等庸俗的排名!历经了摇滚乐、世界各民族民歌近一个世纪的淘洗冲刷,字正腔圆依然是中国大众心目中的美声标准。 庸俗美学沉迷于光滑圆润的艺术,一直难以认定这样的事实:重复一种声腔没有价值,光滑的修饰永远比不上生命的真情抒发,声乐发展的重点从来都是,用稀有的人声,最富于表现力地,表达音乐独有的意境。 罗大佑的嗓音天赋不厚,但他有半分哭腔、半分邪恶的独有音色,并且他的后天修为进境惊人,表现力越老越至极致。在他的声带能力范围内,罗大佑往往能唱到情绪的最深处、美学的制高点,再不可能前进一分,何况他的内心里还有更为强大的力量,他是从比其他歌手都更深的地方提起他的声音。这样的演唱功力,世间罕有。 一九八九年的两辑《情歌》,罗大佑将一批早年的简单情歌唱出了时间感,唱出了至深的深情、沧桑和永恒的味道,完全超越了七八十年代一班男女歌星的细软原唱。一九九一年的《原乡》,罗大佑用闽南语唱出了民间老艺人的水准,那种台湾乡野的泥土苦烈味儿仿佛是深邃的历史本身。一九九四年的《天雨》,罗大佑的演唱完全放开,拼出一个人所能积聚的全部能量,凶猛,暴烈,天7地变色。二○○四年的《手牵手》,罗大佑放手一搏,简直全身都是真气,四周围都是气场,狂怒,恶狠狠,摄人心魄。这等大气境界,非凡声势,够得上歌唱艺术的经典示范。在他所擅长的,需要用到邪恶、凄惨、抑郁、苍老等表意的作品,专业唱将也唱不过他,此时,罗大佑是罗大佑作品最深刻的演绎者。只有罗大佑,才发掘出了他的歌曲所有可能的意义、意境和力道。
《鹿港小镇》的翻唱版很多,但是它们都在罗大佑面前有着鸿沟般的差距,罗大佑在这首歌里面所思考的现代人的无处可归,在他人的嗓音之下却成了庸俗平常的思乡歌曲。
情歌也是如此,比如《是否》这首歌,我放一下苏苪的版本:
分享苏芮的单曲《是否》: https://y.music.163.com/m/song?id=1444477493&uct=hpjdYQ2zaD937vC%2BcTqgNg%3D%3D&dlt=0846&app_version=8.8.06&sc=wmv&tn= (来自@网易云音乐)
苏苪在高潮的时候,尽嗓音所能去表达感情的,她以一种抒情的,追悔的情感去唱这首歌,这也是苏苪对这首歌的理解。
而罗大佑是怎么唱的呢?
分享罗大佑的单曲《是否》: https://y.music.163.com/m/song?id=109292&uct=hpjdYQ2zaD937vC%2BcTqgNg%3D%3D&dlt=0846&app_version=8.8.06&sc=wmv&tn= (来自@网易云音乐)
即使在最高潮的部分,罗大佑的嗓音也很克制,绝不抒情,只有对于恋爱中反的错误的一种内省。因为罗大佑知道在错误面前,在不可避免的分别面前,抒情的最没用的事情,只有留给自己咀嚼的痛苦才是真切的。
2022年08月31日 07点08分 12
level 9
mortal♀ 楼主
凤飞飞对《追梦人》就要好很多,前期凤飞飞采用那种怀念的,伤感的唱法,然而到了:“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这一句的时候,她的语句突然雄厚了起来,这才能体现出罗大佑想在这里体现的个人存在与女性的坚毅。
《追梦人》即使抛开歌词,只听音乐依然好的让人震惊,旋律逻辑严谨,抒情恰到好处,小小的急促感之后又能回到整体的基调。旋律中有罗大佑特有的大视野与大情怀。所以去写歌词的时候,罗大佑也会去突出这些主题,在旋律最跳跃的那一段。罗大佑写的是:“看我看一眼吧,
莫让红颜守空枕,
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
”,就像我前面说的,让这首歌在这里更加凸现了个人的尊严,而在其余的句子里面,个人化的抒情被罗大佑用一种更加广阔的怀念与记忆取缔,虽然歌词有拼凑感,但是他依然能抓住人更加共通的,重要的情感而不是陷入自艾自怜之中: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
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
是个生命的开始。”
铭记比抒情能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这几句妙不可言,“红红心中蓝蓝的天”可以理解为生命中那些珍贵的事物,在意识到了这些之后,生命才开始有意义,这也是爱能带给人的重要的东西——从对对方的钦慕里面找到了自我的存在。这让整个情歌拥有了民族的,甚至世界性的意义。
2022年08月31日 07点08分 13
level 9
mortal♀ 楼主
情歌部分结束,接下来是批判性歌曲
2022年08月31日 07点08分 14
level 9
mortal♀ 楼主
歌词中的批判性:
接下来谈一谈罗大佑的批判性歌曲
......(此处删除一部分)李皖疯狂吹嘘罗大佑的曲,却认为罗大佑的批判不深刻,刻薄但不尖锐。对于这个观点我算是同意一半,让我们先去看看罗大佑的批判性歌曲。
《鹿港小镇》中的命题比较简单,主要在于三点: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对逝去的家乡的思念,和对城市化的惶恐不安。在当时那个历史节点,思考到这些事情并不算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罗大佑却极大在这些母体上进行了扩展。
在创作鹿港小镇的时候,罗大佑在医院实习工作,在医院工作习惯了的他自然见多了人世间的生死离别。然而大都市和小镇,村庄是不一样的,本雅明曾经谈到人的现代性,什么叫大都市?什么 叫现代性,当无数离家的年轻人独自来到大都市的时候,人在都市之中被原子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乡村式的情感羁绊转变成为现代都市式的社会关系。现代都市细想起来似乎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彼此不认识的大环境里面,社会依旧能够运行。
然而,这样的都市在罗大佑的眼睛里面缺少了人的味道,个人的成功对这个城市并无影响,个人的死亡也是,就如同无意义般的死去。强大的社会压力与竞争也让都市没有了人情味,当然我们不能用简单传统的方式去批判城市化,认为城市化淡薄了人心,然而城市化所带来的现代性的孤独确是实实在在的,罗大佑抓住这点,写出了“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这样的语句,罗大佑同时也意识到:即使城市化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他们终究是人的选择,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也是想要更好的生活才选择大都市,然而,生命中的一切礼物都有代价——“家乡的人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了他们拥有的”,这是人的局限性,人的贪婪,人的认知缺陷,这是了现代人类所面对的二难命题。《鹿港小镇》在描述村庄的时候,运用的意境也极美:“长发的姑娘”,“淳朴的爹娘”“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罗大佑在传统中去抓住那些美丽的东西,让歌曲成为了民族的代言词。总的来说,鹿港小镇的命题虽然不算太大,但是罗大佑却能抓住人们内心中最共鸣的那些东西,能唱出现代人的困境。而现在很多歌手对《鹿港小镇》的理解却仅仅只是思乡的感情,和罗大佑的境界差得远。
《光阴的故事》本该不在批判性歌曲这里提及,但这首歌实在太过伟大与完美,整体感情与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 the wind》有异曲同工之处,wind吹去了bob 的愤怒与纠结,《光阴的故事》同样也是如此,在光阴的故事里面“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这么想”“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年年的成长”,光阴也带走了罗大佑的愤怒与纠结。无论对于罗大佑还是bob dylan,他们失去的不是年少的激情,而是得到了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去看自己的过去。罗大佑在年未而立的时候就能看到这一切实在是让人惊叹。
《未来的主人翁》是《未来的主人翁》的同名曲,但这首歌对于前期的罗大佑而言实在不够出色,罗大佑在这里采用了一种近乎抒情的唱法,然而他既没有看准未来真正的矛盾,仅仅看到了科技可能存在的影响,而且他在之前歌曲中那些精准的切入点也丧失了,歌曲的末尾居然一直在重复《就这么飘来飘去》,实在是不够出色。《青春舞曲》比《未来的主人翁》还要差一点,《未来的主人翁》虽然后面的内容太过抒情而缺乏洞见,但是前期依然能够看到罗大佑优美的比喻和较深的洞见(和鹿港小镇比还有差距),但青春舞曲中,罗大佑所补充的那些内容上面,我仅仅只能看到他的期待与态度,但却看不到天才的影子,表达的直白与简单让人。相比之下民谣的那些语句虽然简单却又浑然天成且有很多开发的空间。(不过罗大佑后期的青春舞曲,在词曲上都有巨大的进步)
《现象七十二变》歌词的整体性依然有不足,罗大佑还是显得有点浅薄,然而有一些句子还是非常 不错的:“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在这个五千年的历史里面,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极具大视野与情怀,不过到后面又陷入了和《未来的主人翁》《青春舞曲》相似的命题,但是毕竟这首歌轻快幽默放松,词曲咬合极好还有诸多出色的句子,所以整体的歌曲质量还是非常好的。
2022年08月31日 07点08分 15
level 9
mortal♀ 楼主
《亚细亚的孤儿》所挖掘的命题极其尖锐与有洞察,(可能罗大佑先生自己都未必意识到了这一点(笑)),亚细亚的孤儿自然是指台湾,但是他的歌曲内容也可以衍生到中国。无论是中国还是台湾的现代化都会面临如同《亚细亚的孤儿》一样的困境。“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在写这首歌的时候,台湾正在国际社会上处以比较弱势的地位,台湾似乎也想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然而自身的势力实在太过薄弱,与其说是国际社会的成员不如说更像棋子。其次台湾的处境非常尴尬,作为黄种人,他们和欧美并无太多的文化共鸣,而北方的邻居却也和自己一直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我想,这就是“孤儿”的第一层意思。
孤儿的第二层意思,是出自整个社会文化的 ,日本在进入现代化的时候曾经面对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何用着这样的constitution,我们配得上这样的法律吗?”constitution是如此的伟大与创造性,但这终究不是我们的东西,想要让constitution变成整个民族的财富与尊严所在,那就需要整个民族的共同进步,成为堂堂正正的人,而非帝王的工具或者天皇的祭品。
然而,属于人类的,或者说是台湾人的,中国人的东西到底得到了吗?尊严,个体,是否进入了每个人的心中,诸多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呢?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真理”
答案很明显了,值得一提的是《queen road》也提出了《亚细亚的孤儿》相似的命题。
2022年08月31日 07点08分 16
level 9
mortal♀ 楼主
接下来是历史体验
2022年08月31日 07点08分 17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