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静:清代医学大家——魏荔彤
王运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记得,初识这个名字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我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年纪。饭余间,看到长辈们在谈论魏氏在清初一个叫魏荔彤的人物。对话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宣传部、文化局的相关领导向魏氏或其他一些有文化的街坊长辈询问有关魏荔彤的历史事迹,大家都说——不清楚这个人。原因是上世纪自改革开放前,有关文化方面的社会环境太过纷繁复杂,既有经过清末后出现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又有外寇的入侵、破坏,又有破四旧立四新的文革时代,经过了这么多人为的、或时代发展所必然的运动,那些历史遗存大多毁于殆尽,大多史事无从查考。
县文化局为什么突然找起这个人物来了呢?原来当时有国内相关部门的翻译,带领着日本学者,拿着魏荔彤的相关信息,慕名来到柏乡,寻找魏荔彤的事迹、寻找魏荔彤的后人。为什么日本学者飘洋过海要来柏乡寻找此人事迹?原来是在日本人见到的史料中魏荔彤就是一位出生、成长在清初的中医学家,他有两部中医著作(《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伤寒论本义》)在日本中医药界流传甚广,视为中医药宝典,部分内容被编入中医汉方教学教材,受到日本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来到中国,来到柏乡,寻找魏荔彤的事迹、寻找他的后人,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还能不能从魏荔彤的故乡再找到一些有关他著的医学著作,弥补或完善日本的中医药学。足见中医药对人类的良性影响、中医药在日本的地位、及日本对中医药学的重视。遗憾的是日本学者没能如愿以偿。当时负责接见日本学者的县文化界相关人士用智慧的方式、诚恳的语言解释到——魏荔彤就是我们柏乡人、是历史上我们国内著名的中医学家。现今我们国内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授权,我们没有权力向域外国家提供魏荔彤的有关事迹,包括他的著作,敬请谅解。就这样很体面的打发走了日本学者。
接下来就这件事在我们县内的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大家争相寻求魏荔彤的真相、争相寻回历史原来该有的本真面目,这也是在如火如荼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文化反应上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行为。还好,几经周折发现上海图书馆存有一套民国版本的《柏乡县志》,无疑里面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大量的历史人物的记载。县领导委托相关人士影印回柏乡。期间又从临城县东关发现一本残缺的魏氏支谱。上面均有魏荔彤的简介。
(待续)
2022年08月17日 00点08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