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4
sleepybun
楼主
作者:edwinalealian有一点电影绝对可以比原著做的好!——用音乐的存在所建立起观众与故事的联系! 一直自认为是个比较重视电影原声音乐的人,也还算记得几位电影配乐大师;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之前,从没听见过Howard Shore 其人,尽管他也参与过有几部有名的电影,但是除了That thing you do,这些影片的音乐部分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就像许多与魔戒有关的人和事一样,可以说是一部电影成就了许多人。据说New line Cinema高层打电话互相告知导演名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问过一句;“Peter who?” 导演兼制片Peter Jackson 指名要一个“有足够时间写音乐”的人,可见他当时一定不是一个“大牌”。通常写一部电影的音乐需要6周,Howard Shore用了整整两年。主要因为他花许多时间在摄影棚里,和剧组一起,和导演一起一遍一遍看电影。他说:“我不是在写一个个分散的主题,我把它当作一部完整的Opera在写,好像一幕幕完整的戏;而且我想把文化放进去,因为托尔金花了14年写文化背景。” 我认为他点出了这项工作与其他电影音乐的不同之处,也是它特别的难处——要把文化放进去。 (一) 声乐独唱部分 1. 天籁之音 Rnée Fleming 她的配唱都不长,但绝对不是属于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她配唱的片断,往往是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片断。比如甘道夫手执魔杖救助岗铎士兵,咕噜最后手握戒指、阿尔温在丛林中预见到自己的未来等等,属于那种感情极其强烈的片断。她的声色柔中带刚、音调抒情中带有力度。我的感觉是,她的歌声代表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故事性很强。2. 精灵的歌喉 Elizabeth Fraser 对于故事本身来讲,也许精灵不重要;但是若是说到托尔金创造的中土世界的文化背景,就很重要了。且歌唱在精灵文化中的重量级地位,决定了对这一代表歌喉绝对不能掉以轻心。Elizabeth Fraser的声音空灵悬浮,让人感觉不属于人间。她所唱的片断有:甘道夫之安魂曲(在罗丝洛丽安)、哈尔迪尔之死(在圣盔谷)等。这里则是主要体现精灵世界的文化性;但其实就算懂精灵语,恐怕也是一个字都听不清。3. 二童声Edward Ross与 Ben Del Maestro 这才是我最喜欢的歌唱部分!!!!我简直爱死了! 来自两个童声合唱团的两位小主唱,真正叫做“天使的声音”。前者一首in dreams唱得人恐怕一辈子都不想醒过来了;后者所唱的是the march of the Ents,题目看来不怎么样,但音乐美妙而居节奏感,在给人带来“美”的感觉的同时,出乎意料得涌出一种振奋情绪,很少见于童声歌唱的效果In Dreams——by Edward Ross When the cold of Winter comes, Starless night will cover day In the veiling of the Sun, We will walk in bitter rain But in dreams (But in dreams), I can hear your name And in dreams (And in dreams), We will meet again When the seas and mountains fall, And we come to end of days In the dark I hear a call, Calling me there I will go there, And back again 4. 瑞文戴尔的爱情Isabel Bayrakdarian与 Enya 恩雅Enya 名气这样大,又被人说成怎样怎样适合唱精灵语,我倒没什么感觉,反正这一段我压根没注意,就是A叔A嫂互述衷肠赠送信物那一幕——说实话,我根本没发现有音乐。 与之相对的,加拿大歌剧界新星Isabel Bayrakdarian嗓音很圆润华美,是那一段阿尔温Arwen在父亲劝说下流泪的一幕,也可能剧情上比较煽情吧,总之我认为同一主题的两首不同歌曲,恩雅相形见拙了。 5. 生命的呼吸Sheila Chandra 除了两个童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嗓子,是这位印度歌手。有特色的东方风情,古老的风格,婉转的声线,也是这部电影发现的新星之一。这是亚拉岗Aragorn坠崖不死,还梦见仙女来着(顺便说一下,好俗的情节!)
2006年01月19日 02点0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