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吧,教训猫,打几下猫这都不算虐猫,单纯就是这人养动物缺乏耐心。》
→方法有效才是好方法,方法无效说啥都是废话。请你不要把自身的《无作为》跟《有耐心》划等号。
感化教育其实就是在骗骗自己,这里的心中思想是☞《只要我一直对它好,迟早能传达的》。这种说白了就是自己不作为,让猫自己去领悟,却忽略了猫的思考能力。若失去赏罚机制做引导,就无法鼓励或禁止它的行为。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记好了☞
①引导性的行为用饿,如:亲人、回应等
②禁止类的行为用打,如:攻击、拆家等
![[捂嘴笑]](/static/emoticons/u6342u5634u7b11.png)
还《打猫》=《无耐心》,你不懂就不要装懂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