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陈骏windy
楼主
在北京师范大学定期举办的京师讲坛上,
有一期学校请来了央视主持人紫凝,
让她来给学生做一场职业分享,
从毕业就做了主持人的紫凝就分享了自己做主持人的往事。
她充满感慨,
的说
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不断地坚持,你才可能脱颖而出。

她还举了自己在央视实习的例子,
有段时间她担任早播主持人,
因为压力过大她开始发高烧,
每天早上醒来都头痛欲裂,
其实也有放弃的念头,
但那只是一瞬间,自己还是顶着高烧风雨无阻准时到达公司,
按时给观众播报新闻。
她说,如果不是当时的坚持,
现在就可能没有一个叫做紫凝的主持人站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了。

紫凝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勉励学生坚持,
这个例子也侧面反映了作为央视主持人的紫凝的另一面:
看起来光鲜亮丽风光无限,
其实背后也有无数的心酸要靠意念坚持。

虽然在主持行业风生水起,
但是紫凝一开始的爱好与特长并不是主持,而是画画。
紫凝原本的名字叫祝紫凝,
父母的老家都在山东烟台,
但是因为工作定居在了吉林长春,
紫凝就跟着父母在长春出生并长大,
紫凝的父母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
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开明也重视教育,
从小就培养紫凝待人处事的能力,
在父母的教导之下,
小小的紫凝待人礼貌办事干脆,活活像一个小大人。

因为父母工作繁忙,
紫凝有时候就被送到爷爷家里被照看,
退休在家的爷爷没有别的事可做,
整天不是练书法就是练国画。
刚开始,爷爷画画紫凝就在旁边帮忙换纸换笔,
时间长了她瞧着爷爷把家里的所有东西
都能画到纸上的功夫很羡慕,自己也开始乱画了起来。
爷爷看到了紫凝的画觉得这个孩子有画画的潜力,
就告诉紫凝的父母可以在国画方面培养一下这个孩子,
妈妈觉得这也是好事,
就花了自己三个月的工资给四岁的紫凝报了培训班。

学国画紫凝一学就是十几年,
从胡乱涂鸦的小孩子变成了能画出自己风格的高中生,
老师钟爱这个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孩子,
告诉她如果以后想做画家完全可以考一个艺术学院,
老师在艺考培训中心有朋友,
突击几个月凭她的功底和文化课水平
冲刺一下央美应该是没问题,
父母看她学了这么多年画,
也鼓励她把爱好和未来职业做个结合。

紫凝考虑了很久,最终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她不打算考美术学院,而是想考传媒学院。
紫凝的理由是,学了十几年画画,
现在国画就像陪她一起长大的朋友一样,
她当然是喜欢这个爱好的,
但是爱好不一定非要变成工作,
虽然平时闷在屋子里画画,
但是紫凝心底还是向往与人交流的工作,
她看着电视上漂亮温柔的倪萍姐姐羡慕不已,
自己也有了想当主持人的愿望。

身边的老师同学都替她可惜,
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出了紫凝在绘画上的天赋,
没有看出她对主持的热爱。
紫凝并没有像学画画那样系统的学过播音主持,
为了能顺利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紫凝报了考前的艺考班,没日没夜的抱着专业书看,
天不亮就起来练朗诵,力求每一个字都饱满标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培训,
紫凝在中传的艺考里成功上岸,
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都名列前茅,
如愿考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传媒大学。

从东北往北京走的火车上,
紫凝感觉自己拥有了崭新的人生,
以为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会如她的心意,
想起光鲜亮丽的主持工作,她的心里就澎湃不已,
并没有想到光鲜背后需要怎样的心酸付出。

在中传的四年紫凝不是在教室听课,
就是泡在图书馆里读书。
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最优秀的传媒院校,
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主持人。
中传的校园里那些进央视的学姐学长的照片随处可见,
每当紫凝从他们身边路过都会停下来,
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天能进央视成为优秀的主持人。
为了这个梦想,她从大一就开始努力,
为了上镜形象好,她戒掉了最喜欢的蛋糕和油炸食品,
她明白,大学不是放松的地方,而是她进入社会的备战场。

虽然中传是顶级的传媒学校,
但是央视每年从这里录取的学生也有限,
好在她条件足够优秀2001年毕业就到了央视的新闻频道实习。
上班的第一天紫凝作为实习生帮正式主持试播,
因为过于紧张,对着镜头她一度卡词,
提词器就在面前,可紫凝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是新人,导演没说什么。
但是紫凝心里难过极了,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不专业,
不工作的时候,走路都在练习微笑和讲话,
她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走在路上都自言自语,别人还以为她是神
经病。”

等到第二次需要上镜的时候,
紫凝已经可以坦然的在镜头前流利的把稿子讲出来了,
导演夸这是实习生里进步最快的新人。
很快她就接到了录制的任务,
作为《整点新闻》的主持人正式出镜,
10到20分钟的直播时间对她这个新人来说很友好,
早上她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等到下午录制的时候,已经和老主持人一样熟练了。

可是这样时间并没有持续多久,
导演看紫凝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
破例让她主持早间新闻,
不仅时间上延长到半个小时,而且还是直播。
紫凝接到这个任务是又喜又忧,
她知道导演能把这样黄金时段的新闻交给她完全是对她的信任。
可是自己之前从来没有录制过这种大段的节目,
又是要求极高专业度的直播,
她害怕自己胜任不了,就花了时间准备。

早上6点开始直播的新闻,
紫凝凌晨两点就要起来往台里赶,
准备两三个小时把稿子背到滚瓜烂熟为止,
这样和提词器结合可以作为双保险。
在紫凝的用心努力之下,
她主持的晨间新闻一直保持着零差错率的神话。
这时她也彻底迈进了专业主持的门槛。

无论刮风下雨,紫凝都必须两点起床3点出门往台里赶,
直播节目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
那时的紫凝经常打不到车,
就算打到车了也提心吊胆。
拦下车就把人家的车牌号拍下来,
假装拨通家里的电话说自己现在已经坐上车啦,
车牌号是多少多少,寂静的夜里看不清司机的表情,
偶尔司机绕一下路紫凝就浑身紧张得不行,
做好下一秒就报警的准备。

时间长了她觉得不是办法,
这样
想着天天打车又费钱又不安全,
还不如一步到位,自己有个车。
她首先借了辆朋友的二手车,刚考的驾照技术不太行,
不是给人家刮了就是给人家蹭了,
朋友心疼得不行,紫凝在一边既愧疚又尴尬。
一个月下来,紫凝把工资全都花在了给朋友修车上,
她不好意思继续再借,讪讪地把钥匙还给了朋友。
经过仔细的考虑,紫凝觉得还是要有一辆自己的车,
在同事的建议下选了一辆,
帕斯特
刚毕业没几年的她实在买不起,
就用自己所有的积蓄8万块钱付了首付,
其余的部分向银行申请贷款,
这样每个月按时还车贷就可以了。

有了车之后紫凝觉得很自由,
自己的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紫凝很爱惜这部车,把它布置成家的样子,
不仅在里面放了各种可爱玩偶,
还放了自己做节目要穿的各种衣服,
因为职业的缘故,她的服装不能太老气,
也不能太时髦,逛街看见合适的衣服,
紫凝就会买下来存到车里,预备上节目的时候穿,
紫凝总是和同事开玩笑说:“这个车就是我的移动香闺。”

在事业和学习上紫凝比谁都让人省心,
可唯独在婚姻大事上让父母操碎了心,
紫凝对恋爱结婚好像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不上班的时候就开着车出去玩,
妈妈给她安排的相亲,也都是。
有始无终

看着紫凝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起来,
妈妈开始不间断地催婚,
但是紫凝一点儿都没有着急的意思。
虽然已经42岁,但是她不肯因为年龄去将就婚姻,
那样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对方都是一种不。
负责
她说自己不是不婚,
主义
只是对婚姻抱着一种佛性的态度,
有相互喜欢的当然好,暂时没有的话,
做自己也是一种幸福。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
2022年01月08日 18点01分
1
有一期学校请来了央视主持人紫凝,
让她来给学生做一场职业分享,
从毕业就做了主持人的紫凝就分享了自己做主持人的往事。
她充满感慨,
的说
只有在一个行业内不断地坚持,你才可能脱颖而出。


有段时间她担任早播主持人,
因为压力过大她开始发高烧,
每天早上醒来都头痛欲裂,
其实也有放弃的念头,
但那只是一瞬间,自己还是顶着高烧风雨无阻准时到达公司,
按时给观众播报新闻。
她说,如果不是当时的坚持,
现在就可能没有一个叫做紫凝的主持人站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了。


这个例子也侧面反映了作为央视主持人的紫凝的另一面:
看起来光鲜亮丽风光无限,
其实背后也有无数的心酸要靠意念坚持。


但是紫凝一开始的爱好与特长并不是主持,而是画画。
紫凝原本的名字叫祝紫凝,
父母的老家都在山东烟台,
但是因为工作定居在了吉林长春,
紫凝就跟着父母在长春出生并长大,
紫凝的父母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
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开明也重视教育,
从小就培养紫凝待人处事的能力,
在父母的教导之下,
小小的紫凝待人礼貌办事干脆,活活像一个小大人。


紫凝有时候就被送到爷爷家里被照看,
退休在家的爷爷没有别的事可做,
整天不是练书法就是练国画。
刚开始,爷爷画画紫凝就在旁边帮忙换纸换笔,
时间长了她瞧着爷爷把家里的所有东西
都能画到纸上的功夫很羡慕,自己也开始乱画了起来。
爷爷看到了紫凝的画觉得这个孩子有画画的潜力,
就告诉紫凝的父母可以在国画方面培养一下这个孩子,
妈妈觉得这也是好事,
就花了自己三个月的工资给四岁的紫凝报了培训班。


从胡乱涂鸦的小孩子变成了能画出自己风格的高中生,
老师钟爱这个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孩子,
告诉她如果以后想做画家完全可以考一个艺术学院,
老师在艺考培训中心有朋友,
突击几个月凭她的功底和文化课水平
冲刺一下央美应该是没问题,
父母看她学了这么多年画,
也鼓励她把爱好和未来职业做个结合。


她不打算考美术学院,而是想考传媒学院。
紫凝的理由是,学了十几年画画,
现在国画就像陪她一起长大的朋友一样,
她当然是喜欢这个爱好的,
但是爱好不一定非要变成工作,
虽然平时闷在屋子里画画,
但是紫凝心底还是向往与人交流的工作,
她看着电视上漂亮温柔的倪萍姐姐羡慕不已,
自己也有了想当主持人的愿望。


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出了紫凝在绘画上的天赋,
没有看出她对主持的热爱。
紫凝并没有像学画画那样系统的学过播音主持,
为了能顺利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紫凝报了考前的艺考班,没日没夜的抱着专业书看,
天不亮就起来练朗诵,力求每一个字都饱满标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培训,
紫凝在中传的艺考里成功上岸,
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都名列前茅,
如愿考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传媒大学。


紫凝感觉自己拥有了崭新的人生,
以为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会如她的心意,
想起光鲜亮丽的主持工作,她的心里就澎湃不已,
并没有想到光鲜背后需要怎样的心酸付出。


就是泡在图书馆里读书。
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最优秀的传媒院校,
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主持人。
中传的校园里那些进央视的学姐学长的照片随处可见,
每当紫凝从他们身边路过都会停下来,
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天能进央视成为优秀的主持人。
为了这个梦想,她从大一就开始努力,
为了上镜形象好,她戒掉了最喜欢的蛋糕和油炸食品,
她明白,大学不是放松的地方,而是她进入社会的备战场。


但是央视每年从这里录取的学生也有限,
好在她条件足够优秀2001年毕业就到了央视的新闻频道实习。
上班的第一天紫凝作为实习生帮正式主持试播,
因为过于紧张,对着镜头她一度卡词,
提词器就在面前,可紫凝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是新人,导演没说什么。
但是紫凝心里难过极了,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不专业,
不工作的时候,走路都在练习微笑和讲话,
她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走在路上都自言自语,别人还以为她是神
经病。”


紫凝已经可以坦然的在镜头前流利的把稿子讲出来了,
导演夸这是实习生里进步最快的新人。
很快她就接到了录制的任务,
作为《整点新闻》的主持人正式出镜,
10到20分钟的直播时间对她这个新人来说很友好,
早上她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等到下午录制的时候,已经和老主持人一样熟练了。


导演看紫凝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
破例让她主持早间新闻,
不仅时间上延长到半个小时,而且还是直播。
紫凝接到这个任务是又喜又忧,
她知道导演能把这样黄金时段的新闻交给她完全是对她的信任。
可是自己之前从来没有录制过这种大段的节目,
又是要求极高专业度的直播,
她害怕自己胜任不了,就花了时间准备。


紫凝凌晨两点就要起来往台里赶,
准备两三个小时把稿子背到滚瓜烂熟为止,
这样和提词器结合可以作为双保险。
在紫凝的用心努力之下,
她主持的晨间新闻一直保持着零差错率的神话。
这时她也彻底迈进了专业主持的门槛。


直播节目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
那时的紫凝经常打不到车,
就算打到车了也提心吊胆。
拦下车就把人家的车牌号拍下来,
假装拨通家里的电话说自己现在已经坐上车啦,
车牌号是多少多少,寂静的夜里看不清司机的表情,
偶尔司机绕一下路紫凝就浑身紧张得不行,
做好下一秒就报警的准备。


这样
想着天天打车又费钱又不安全,
还不如一步到位,自己有个车。
她首先借了辆朋友的二手车,刚考的驾照技术不太行,
不是给人家刮了就是给人家蹭了,
朋友心疼得不行,紫凝在一边既愧疚又尴尬。
一个月下来,紫凝把工资全都花在了给朋友修车上,
她不好意思继续再借,讪讪地把钥匙还给了朋友。
经过仔细的考虑,紫凝觉得还是要有一辆自己的车,
在同事的建议下选了一辆,
帕斯特
刚毕业没几年的她实在买不起,
就用自己所有的积蓄8万块钱付了首付,
其余的部分向银行申请贷款,
这样每个月按时还车贷就可以了。


自己的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紫凝很爱惜这部车,把它布置成家的样子,
不仅在里面放了各种可爱玩偶,
还放了自己做节目要穿的各种衣服,
因为职业的缘故,她的服装不能太老气,
也不能太时髦,逛街看见合适的衣服,
紫凝就会买下来存到车里,预备上节目的时候穿,
紫凝总是和同事开玩笑说:“这个车就是我的移动香闺。”


可唯独在婚姻大事上让父母操碎了心,
紫凝对恋爱结婚好像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不上班的时候就开着车出去玩,
妈妈给她安排的相亲,也都是。
有始无终


妈妈开始不间断地催婚,
但是紫凝一点儿都没有着急的意思。
虽然已经42岁,但是她不肯因为年龄去将就婚姻,
那样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对方都是一种不。
负责
她说自己不是不婚,
主义
只是对婚姻抱着一种佛性的态度,
有相互喜欢的当然好,暂时没有的话,
做自己也是一种幸福。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