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情况分析猜想
生存狂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一、服装
1、冲锋衣:这种冲锋衣姑且不讨论质量如何,但大概率是有内衬的两层压胶冲锋衣。同时这种配发的冲锋衣是工装,在维护保养上根本不可能像大家自己买的冲锋衣那样去护理,妥妥的洗衣机清洗,至于防水喷剂之类的肯定是没有。所以这种冲锋衣在长时间恶劣环境中的防水性和可靠性是非常低的。
2、裤子:按照单位配发的德性,这东西配发的概率极低,所以他们穿的大概率就是普通的裤子。
3、羽绒服:那件羽绒服虽然不知道具体款式,但是基于已知信息推导,应该是一件适合内穿的薄款羽绒服。羽绒服在干燥环境中的保暖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水一旦渗透进去……
4、一次性雨衣:这种东西对付中小雨还行,大雨效果打折的厉害,而且密林环境的树枝完全就是一次性雨衣杀手。
二、食物:
根据新闻描述,只有少量的日常低热量即食食品,零食以及瓶装水。
三、火源、容器:
根据已知信息,团队没有携带适当的容器,生火物只有打火机和一瓶汽油。理论上汽油引火效率很高,但是要看具体环境,有些环境你即使有这两样东西也不见得能把火生起来。
四、庇护所: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中没看到,但不排除考察目的地有事先建好的营地。
五、导航:
1、指北针:理论上说指北针是最简单可靠的导航设备,但是在某些地磁紊乱的环境中这东西也会彻底失效,并且这种失效在深山中还很有可能让人无法察觉,最终导致彻底迷航,甚至原地打转。
2、GPS定位设备:专业手持设备虽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携带,但至少他们随身携带的手机里有导航软件和电子罗盘。首先电子罗盘和机械式指北针一样,如果地磁紊乱都不能正常工作。至于手机GPS定位,虽然山里没有蜂窝移动网络无法使用AGPS,但依旧可以使用传统的GPS卫星信号进行定位。不过受限于手机的体积其GPS信号接收天线的尺寸和灵敏度,在复杂山地的密林环境中很容易丢失信号。同时异常的磁场环境也有可能干扰GPS的定位信号。最后就是手机在长时间的低温、雨水环境中的可靠性及续航能力非常堪忧。
六、环境:
1、我国西南地区十万大山不是白叫的,山势复杂陡峭,行动不便。尤其在海拔1500~2500这个海拔区间还有隐藏杀手。这种环境完全不同于北方的干冷,气候湿润多雨水,多雨雾。而较低的温度如果配合水,能让人快速失温。
下雨这个户外杀手大家都不陌生,如果在配合冲锋衣失效,没有雨裤,没有有效的挡雨设备和庇护所,那么失温几乎是必然的。
另一个致命杀手~雨雾,雨雾这东西在外面看就是漂浮在山间或山腰的云,在里面就是雾。虽然不知道这东西这次有没有出现,但是一旦出现,雨雾里的湿度是妥妥的100%爆表,即使没有下雨在雨雾中超多的水份和细小水珠会无孔不入,时间一长衣服从外到内全部浸润,虽然不至于湿透但会让衣物的保暖性大大降低。同时能见度降低到10米以内更是常规操作。
如果两者同时出现,首先环境温度会瞬间降低,然后衣物的保暖性也会大打折扣,湿透的头部会变成一个超级散热器,把你体内仅有的宝贵的热量全部散发出去。
2、茂盛的地表植物和树木会让视野大大受限,这种环境中的定位和导航本就很困难,如果再出现导航设备失效,想要走出去需要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七、事件还原猜想:
四人考察队原计划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项目,项目计划时间一天往返或两天,且在考察目标位置已经完成了营地建设工作,有庇护所、火源、食品等物资,甚至该营地还配有蜂窝移动网络信号增强设备。考察队之前多次进驻,故此次考察未配备当地向导。全体队员轻装简行,仅携带路餐、矿泉水,以及过夜时消磨时间的香烟与零食。出发前司机给小队一瓶汽油用于营地引火。
进山后,考察小队突遇气象预报里没有的局地天气突变,大雨或大雾导致走错岔路而迷航,因未抵达营地没有网络信号,其携带的定位求救设备无法使用。加上当地磁场异常,小队试图用指北针重新确定方向无果后彻底迷路。考察小队此时决定下撤至山脚小溪后沿溪流向外突围自救。
随着时间推移,本已湿透的双腿就让身体热量快速流失,雨水又逐渐透过冲锋衣破损的压胶层弄湿了冲锋衣内衬,内衬吸收水分后快速扩散将里面保暖的衣服全部弄湿,最终导致人体快速失温。
此时,考察小队內可能已经有1~2人因失温逐渐丧失行动能力无法继续下撤。考察小队考虑生火取暖,但树木、灌木等植都吸满了水,加之没有合适的容器,只能将少量汽油倒在采集的木材上点燃汽油。因一直不断的雨水和湿透的木材在倒出来的汽油烧完后依旧无法引燃木头生起篝火。
最终考察小队决定留下一人照顾失去行动能力的两人,剩下一个身体状况相对好的人突围求救…………
以上均为根据新闻信息,结合个人经验的猜想。我相信整个小队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刻依旧是一个团结的整体,大家都在尽己所能的自救和互救,闪放着人性光辉的一面。
不管这次事故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整个科考小队都是因公殉职为国捐躯的英雄。
2021年11月24日 05点11分 1
level 1
说白就是能量补给跟不上应付不来复杂天气变幻温差湿冷,食物剩余不代表不饿不饥寒交迫(那点食物可能想留第二天早上),有550ml汽油但又没有足够燃料能持续生火
2021年11月24日 05点11分 2
其实你说的都对,但这种情况也是很多野外作业的常规操作。
2021年11月24日 05点11分
就这些装备,失温肯定不会发生在白天,第一白天温度最近不低,第二白天随便找个躲雨避风的还是挺简单的,,大概率晚上,可是晚上不会让一个去求救吧,
2021年11月24日 13点11分
@丨灬不醉 你的设想与我相同。我觉得在这种问题上,没有参与过户外活动穿越的,基本没啥发言权,都属于键盘。
2021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这个吧的帖子全靠凭空臆想,要分析不该去实地考察?
2021年11月25日 11点11分
level 13
平心而论这种环境状态和装备的情况下我是没有什么信心说我能成功逃出来的。虽然我也经历过类似的装备下的类似情况,但自然环境比他们要好很多,加上我没有迷路,才能最终成功突围,而那次意外中没有突围的人也都很幸运的无人伤亡。
2021年11月24日 05点11分 3
@不奔歹国它恰氓 键盘辨别不是更准?
2021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不奔歹国它恰氓 尽信书不如无书,极限体验必须用经验应变能力来积累,输一次就输了,你说的是半干旱区摸树阴阳面粗糙度定向,雨水大的森林里不一定准,更何况是山上
2021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你分析了那么多,就得出一个是英雄的结论?我觉得如果中国地质队队员专业技能都是这样的,还是解散算了
2021年11月24日 15点11分
@lsc_1223 想想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个游戏达人(废物),果真是啊,麻烦说话之前先撒泡尿照照自己
2021年11月25日 04点11分
吧务
level 14
太长不看,还是得赞一个。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4
一字不漏的看完了
2021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2021年11月25日 04点11分
冬天哪有穿单衣的?
2021年11月25日 04点11分
@tb.1.1e6d50a8.b_RCcfwoJBaGH7TRBN9EyA 这有啥,让他连续五六天呆着试试,就半个晚上拿出来说事儿。
2021年11月25日 06点11分
level 1
估计是遇到大雨,没躲雨的地方,冷风一吹就失温了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5
level 1
他们至少比绝大多数人专业,那可能就是精神上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很常见也很难避免,具体情况猜测如下,他们
下山
到一半左右下雨,雾气大走错路,但他们不知道,以为很快就出去了,这才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继续下山,这种马上要到了的感觉让他们判断失误从而浪费了大量体力,再加上下雨和雾气导致的湿度太大,体力充足并一直运动才不会觉得冷,等到发现不对劲,精神由最开始的兴奋变成怀疑再到迷茫,再加上一路劳累冒雨前进,最终导致失温。举个例子,开车回家但油量只够五十米,如果知道离家十米,那肯定开车回去,如果知道离家一百米,那肯定先去加油站,如果知道离家十米,但不知道走了一百米那条路,同样会开车回去,最开始以为马上就到家了,十米后没到以为是自己开慢了还会继续跑,二十米后才发现不对劲,似乎走错了,但可能没偏太多会再试试,三十米后还没到,才放弃去加油站。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6
@巴巴拉大魔王 可能当时的情况他们判断不适合过夜,而且在他们的认知里,已经快要到了,才继续走的,发现错误时已经失温了,精神上累了,体力也消耗太大,动不了导致了悲剧。
2021年11月24日 08点11分
但也不至于迷茫和绝望啊!大不了在山里驻扎过夜然后白天想办法,又不是战争或者大雪封山急需寻找下山路线而情绪焦躁!我倾向认为他们遇到什么事了,全体人都不冷静了
2021年11月24日 07点11分
@贴吧用户_5VPNQUG 去的时候就应该带帐篷和几天的过冬物资,进入这种森林不是小事,他们还是大意了
2021年11月24日 08点11分
@巴巴拉大魔王 这是我们在上帝视角才看到他们在哪,在他们的视角里,可能他们的处境就是从最开始的不适合过夜要快点下山,到可能走错路了但错的不多,再到确定走错路但又不能过夜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
2021年11月24日 08点11分
level 11
主要还是服装不太专业,就象白银事件中就有一名女性因为带了并穿了冲锋衣跑到了登记点。所以在户外活动 一定要带上完备功能正常的专业服装,不能因为省事将一些装备暂时放在驻地或托运。防水防风的硬壳冲锋,软壳的话最好配一件好的多功能雨衣(几块钱薄薄的塑料雨衣那个真心不推荐,那效果还不如一些好的软壳)中间保暖层也要有,最好的新的那些湿了还可能保暖的新科技棉、好的抓绒衣(最好是P家的)并有一定透气性。内衣一定要速干!!!别外十几块钱那种铝铂的救生也最好常备。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8
大佬,能不能抽个时间开贴介绍一下服装装备?[爱心][爱心]
2021年11月24日 09点11分
@饲养员⚡⚡⚡ 你是户外徒步是兴趣爱好,各种所谓专业装备,出去一次各种研究线路查攻略规避各种风险。但对干地质这行的来说这个只是日常工作,干这行几年、十几年每次出野外哪些要带,哪些可以不带心里都有数,毕竟是去干活的还得背仪器设备。
2021年11月24日 17点11分
从两人穿着迷彩服进山就能看出是多么的“专业”了[黑线][黑线][黑线]
2021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小财寄℃ 因为觉得只是日常工作,因为干这行几年、十几年,因为觉得心里有数,因为没有各种研究线路、查攻略规避各种风险。所以不幸回不来了呗[黑线][黑线][黑线]知不知道各种厂矿单位贴的“防止麻痹大意”“防微杜渐”“安全第一”的口号是啥意思?
2021年11月25日 00点11分
level 1
我都看通报了,说是低温死亡,死亡前有笑容和脱衣的行为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10
@跌😲莱勒 低温久了会破坏人表皮的感觉器官 人在那时候不但不会觉得冷还会觉得很热 为了凉快一点 就会脱衣服 北方的人有时候手也会体会到冻太久感觉很暖和的时候 人家说啥你就开始用自己的常识质疑 就没想过是不是自己太无知了?
2021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跌😲莱勒 失温死亡前可能有脱衣服面带微笑[你懂的],有科学依据的自己去百度
2021年11月24日 12点11分
出笑脸基本没救了……
2021年11月24日 13点11分
低温死亡会有笑容?不是冷的打颤吗?[捂嘴笑]
2021年11月24日 07点11分
level 2
没去过云南 但是对雨雾印象深刻 我是张家口的 今年夏天去蔚县一个避暑胜地 一个海拔2000的山村 县城吃午饭的时候30℃ 两三点到达 毛毛雨 出现雨雾 气温降到12℃ 感觉不可思议 提前做了功课 带了衣服 真冷 风也大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11
level 1
评论这么多 说白了就是没重视起来 准备不充份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12
他们是当地的地质队,之前肯定也进过山,装备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倾向于一些突发情况(非超自然力量)
2021年11月24日 23点11分
@無傷無淚 这个就像大家随便进出工地一样,觉得很安全。然后有一天突然掉下来一块砖头砸在头上,因为没戴头盔死了。就像那些户外新手,跟着大队风和日丽地几天走完熬太,觉得熬太小儿科。然后冬天去,直接就挂了。
2021年11月29日 05点11分
level 1
跟甘肃马拉松一样,都是对困难估计不足,加上业余的装备。白白牺牲了生命。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13
我们这边称这个叫鬼打墙
2021年11月26日 03点11分
level 1
准备不充分,装备还被地磁干扰,坏的坏,打不开的打不开,再淋雨,直接失温冻死。我老婆贵州的,跟云南那边地势应该差不多,那里白天也就30度,白天中午才有些热,晚上睡觉直接盖大棉被。如果晚上下雨,人被淋湿没地方躲,也能失温死的
2021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14
失温症和普通意义上的冻死,是不一样的。
2021年11月24日 13点11分
level 1
[不高兴]现在才知道我爸当年是多厉害 背着我在海拔五千米雪山上走了一天精确的找到了营地
2021年11月24日 07点11分 16
雪山干燥,一般保暖得当,不迷路。还真不会死人。就怕阴冷潮湿的环境。最容易得失温症,死人也是最多的。
2021年11月24日 13点11分
晚上怎么过的夜?
2021年11月24日 10点11分
@😈大魔头😈 一个白天 我高原反应 我爸背着我走回来的
2021年11月24日 12点11分
@😈大魔头😈 头天开车上去探矿扎了一个点 晚上就下雪封山了
2021年11月24日 13点11分
level 1
笑容和脱衣,这个很瘆人
2021年11月24日 07点11分 19
失温症状就是这样
2021年11月24日 10点11分
失温症出现幻觉,可能他们死前幻觉,就是大夏天吃着西瓜。
2021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