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yours】《Behind Blue Eyes》- 送给张杰,蓝眼背后
张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2007年9月22日里的故事由我来书写,故事的主角是张杰。故事的开端很简单,张杰站在了贵阳的舞台上如若王。贵阳是贵州省的首府,那是与张杰家乡相临的地方,中国避暑之都。近似的方言,同一片星空下同样热情的脸。他的倾情演唱依旧如若天籁。他唱英文歌,唱 POP,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唱 Behind Blue Eyes。
先说这首歌,一首来源自著名英伦摇滚乐队"The Who"1971年的专辑 Who's Next 中的经典之作。作品由 SOLO 男声和着吉他引入开端,两个八拍后引入贝司,而后其它摇滚元素接踵而至。歌曲由两部分组成,接近尾声处的变奏与原有的 Steady rock 形成鲜明对比,极具爆发力。作品最终以主旋律结尾,在迸发后回复最初的述说。年代里被很多歌手以及组合翻唱或者改唱过,其中成立于1994年的美国著名说唱金属乐队 Limp Bizkit (软饼干) 的演绎将这支歌推向另一个经典。而这支乐队也在美国21世纪末的浴火摇滚风暴中被捧为传奇。 Behind Blue Eyes 出自乐队2003年的专辑 Results May Vary,曲风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了改动,加入了 Techno 等现代元素。从编曲上来讲,Limp Bizkit 取消了原作中的第二个摇滚主题,将之改为说唱。如果说1971年的 Behind Blue Eyes 是用摇滚对故事与激情的最初诠释,那么2003年的版本则更多讲述在矛盾心理冲击下的现代激情与无奈。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1
level 7
为什么说相遇呢?时常思考崇拜者与被崇拜者的关系。想来想去我只能这样解释:A和B之间有一个点C。C是A和B共同欣赏的,是他们共同的理想。A站了出来,挺身往C靠近,越靠越近,越近这个点就越发光发热。于是B看到了A,看到A是如何接近心中理想的C。于是B成A的迷。笼罩整个过程的是缘分。但这个缘分是狭义的,它受限制于时间与空间。这个定义放在现在的探讨,那么A是张杰,B是星星,C是蓝。 
那天张杰站在高高的舞台上一如既往高贵如王。黑白色的衣装,口中吟唱 Behind Blue Eyes。他的眼中印着一抹蓝,那是他走到哪里都能见到的陪伴。我们就这样,走在岁月里,静听述说,歌者说蓝,说眼,说尘缘。I have hours, only lonely. 一些时间里,我是孤独的。男子如是唱,男子唱,男子唱。2007年里9月22日这一天的故事由我来书写,故事中有说故事的男子,男子背后优雅的旋律起,旋律起来灯光登场,登场的人儿演绎一场又一场无常。无常的生命中我在此观望,执笔书写,用谦卑的姿势细品歌语悲欢。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3
level 11
[顶]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4
level 7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5
level 7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6
level 1
[顶]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7
level 7
[顶]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8
level 7
留个爪.....这歌真的很好听....貌似我有点废话
带上我爱国小青年 张杰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9
level 7
[Love]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11
level 6

2010年04月30日 07点04分 13
level 9
[Love]
2010年04月30日 08点04分 14
level 0
太赞了
2010年06月17日 12点06分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