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project系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东方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以下内容充满了我个人的或过度或片面的解读,如果不同意,就当楼主在放屁。
最近看到有关东方project系列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的讨论,某些评论给出了相当负面的评价。虽然我并不赞同,但也让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zun二十年如一日地创作东方系列,他是否有一个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
最终,我在秘封组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文章有些长,勿插楼。
秘封健身俱乐部
镇楼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1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在《鸟船遗迹》的故事中,人类朝太空发射了“鸟船卫星”,上面搭载着各种动植物,以进行外星地球化环境改造的实验。可惜的是不久后发生了事故,鸟船失去控制,成为了停留在地月系拉格朗日点上被人遗忘的太空垃圾。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为人类科技结晶的宇宙空间站上,梅莉发现了一个充满违和感的设计——鸟居。
Zun在文档中写到:“无论人类科学再怎么进步,最后还是会依赖于神明。”
乍看之下,zun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最终仍然会导向唯心主义,十分消极和悲观。可真的是这样吗?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2
我有点别的看法,这句话我认为可能不是有所指代,而是写实。毕竟日本作为科技先进的发达国家,神社之类设施的却是到处可见。这句话可能是作为一个日本人对自己眼中日本未来的看法。
2023年05月22日 14点05分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大空魔术》。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秘封专辑,zun的音乐充满了对太空的浪漫幻想。
  故事中,人类的科学已经进步到了能够进行月面旅行的程度,甚至还能建造“卫星露天咖啡馆”这种不可思议的东西。但是,人类却仍然没有开始对月球另一侧,也就是所谓的月之暗面的探索,这让不禁让人有些诧异,在技术如此发达的“科学世纪”,人类仍然不能对月面另一侧展开探索吗?
  ——或者,只是不想呢?
 「梅莉:“这里写『另外,此次火星有人探测再次推延了』诶。”
  莲子:“是吗。嘛,火星探测什么的怎样都好啦。
      梅莉,首要的是号外报道的『月球旅行』的内容”」
梅莉莲子的这段对话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心态,比起探索火星,人们更在乎在享有现有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成果。
  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止步不前。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3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最后是《伊奘诺物质》的故事。梅莉通过境界的能力将自己和莲子带到鸟船卫星上,却遭遇了怪物,受了伤。接受治疗后,医院得出的结论是“发烧导致神志不清造成梦游症状和看见其他世界的幻觉”
  “人类一直以来都试图创造自然,将一切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到达否定无法管理的事物的存在的程度也只是时间问题。疾病也大致都确立了疗法。完全无法治疗的先天性的东西,则已经不视作疾病,而是认定为个性,使其变得能适应社会。
  无法治疗的疾病,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多么讽刺,在人人信仰科学的“科学世纪”,却不能用科学的方式对待与解决问题,只能盲目地将“未知”纳入“已知”之下。
  人类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已荡然无存。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6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用于宇宙探索的卫星仅在发射数年后就被人遗忘;人们醉心于开展昂贵的月球旅行,在娱乐卫星上建造咖啡馆;不去研究尚未认知的事物,只会盲目地将其纳入已知的知识体系中。就连对月面另一侧的畅想,居然也仅仅只存在于两个“普通”的女大学生身上。
  “如今,全日本都是神明的墓园。”
  这是zun在《日本中の不思議を集めて》的附带文档中写下的话。
  秘封世界的人们,丧失的并不是对神的信仰,也不是什么民俗文化的传承。他们失去的,是追寻真相与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动力。这个世界不止是神明的墓园,更是人类想象力的墓园。
  《轮椅上的未来宇宙》的附带文档中,莲子说:“到头来,还没有能够超越霍金的物理学家也是个问题呢。”这并非是zun夹带私货,而是暗示在秘封组的世界,已经没有了以前那样愿意去想象、去探索的科学家。真是呜呼哀哉!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7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还记得CCTV10著名的节目《走近科学》吗?节目在开头总是会用玄乎其神的描述,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吸引我们的注意。随着节目组和专家运用科学技术不断研究,一个个未知化为已知。最后得出的结果通常令我们有些哑然失笑,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不就是这样吗?
  祖先曾经想象,云上有神仙。后来我们造出了飞机,知道了云上并没有神仙。祖先曾经想象,月亮上有嫦娥,后来我们登陆了月球,知道了月球上并没有嫦娥。但驱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献身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非虚假。人们为想象力所驱动,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究,去前进。
  正如走近科学的副标题“从疑问开始”。
  (当然,我们知道社会发展进步有其客观规律,生产方式是其决定力量。但践行这个客观规律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马哲也并没有否定人的意识的作用,而认为意识对物质有着反作用。)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8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回到题目,东方project系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相信看到这里的大家已然有答案。东方project就是zun所创作的《燕石博物志》,而我们就是《旧约酒场》中的爱好者。
  虽然东方每一作所表达的东西都有所不同,但始终贯穿系列的,是想象力。Zun用自己对民俗文化的奇妙解构与天马行空的音乐创作,于科学研究之外,向我们展示了想象力的奇妙。祖先对于世界的奇妙想象,被他再“想象”了一次。
  我认为zun想表达的,就是希望让我们不要忘记去想象,让我们去积极地想象,用这份好奇求知的热情去创作、去学习、去生活吧!不要让我们的世界变成“神明的墓场”,不要让我们的大脑成为想象力的墓场。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9
level 8
圣骑七八 楼主
  “无论人类科学再怎么进步,最后还是会依赖于神明。”的真正含义,是“无论人类科学再怎么进步,也不要忘记敢于求知的好奇心。”
  世界是可解之谜,当我们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去仰望星空。
  以上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10
level 13
另一个可供精神进行寄托的乌托邦
2021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11
@圣骑七八 假如不是现实过度空虚,谁会希望把精神寄托在飘渺虚无,并不存在的东西呢
2021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确实对于部分东方爱好者来说是如此。但若只是单纯这样的话未免有些消极,我认为东方系列是蕴含着zun对现代社会的美好希望的。
2021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圣骑七八 我的态度十分悲观,不切实际的虚拟乌托邦始终只是乌托邦而已,最终只会令人黯然神伤
2021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Dawn 是的,一味沉溺于虚拟的东西中不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但如上面所说的,我并不认为塑造一个乌托邦是东方系列的核心,而只是表象。
2021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level 11
承载那些逝去的旧时代的善良产物的博物馆
2021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12
level 11
还有就是对现实的人为关怀的理想写照处
2021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13
level 12
我有工程学位,我是在职程序员,但我就要在作品里大谈特谈超自然力量,诶我就是玩儿
2021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14
level 8
其实我觉得zun的想法可能会比较简单,希望车万人多睡觉,少操心[小乖]
2021年10月12日 15点10分 16
@圣骑七八 过度解读应该是不会的[滑稽]不过我觉得他想表达的东西可能每一作(或几作)都不那么相同,比方说虹龙洞和风神录很明显就不一样,若是要找一个最大公约数的话,恐怕就是让咱好好生活了
2021年10月12日 15点10分
害,都说我过度解读一下了[滑稽]主要是最近看到有人认为东方表达的东西比较消极,我有感而发而已
2021年10月12日 15点10分
level 12
首先很赞同楼主的说法[滑稽][大拇指]
其次不存在过度解读,毕竟读者或者说玩家既是文学活动或者说游戏的参与者,又是意义的生产者,只要提出的观点有道理,哪怕与作者所表达的无关都不重要[滑稽]
实际上常常能在各个作品中看出来,zun所用到的最多的词就是马菠萝西,幻,就是幻想,也就是想象力。和楼主说的差不多[滑稽]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误以为zun很保守,甚至反对科学,实则不然。zun确实不激进,但是zun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虽然慢一点),举例子比如zun开始反对上steam,反对手游,最终也看到了,虽然晚了点,但不至于是顽固守旧[滑稽]科学方面,zun多次提到要警惕科学发展,并不是就反对科学,在幻想乡还搞起了核聚变呢、登月呢,文文新闻还发文嘲讽“走路手机”呢,是反对移动互联网吗?显然是提醒各位朋友要合理利用科学,科学要发展,但是要谨慎,不能滥用[滑稽]
2021年10月12日 15点10分 17
感谢耐心看完,还回复了那么多![笑尿]我真的蛮欣赏zun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独特解读的,仅依此来判断zun宣扬退步、孤立思想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是抱着一个“扬弃”的思路,其中好的东西是值得弘扬,可以给人带来精神力量的。
2021年10月12日 16点10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