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爱伦心曲
楼主
下转自 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中国记者》作者:程洁 张骏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东方早报》的办报理念是“影响力至上”,远期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的经济类大型权威报纸。但是要想真正成为经济界的舆论领袖,恐怕还需要更重视言论和立场,加强自身的权威性。当初《东方早报》的宣传声势曾给许多当地报纸,特别是占据上海晨报市场最大份额的《新闻晨报》以巨大的压力。但现在《新闻晨报》已不用紧张,《东方早报》的零售量在创刊初期喷涌一下后就急剧退缩,在一些地铁站前尤其难卖。因为它开版比《晨报》大一倍,而且晨报的财经证券版很具特色,已经能满足上班族们对财经信息的需求。 《东方早报》在形式上努力凸现大报风格,宏观文章很多,但角度拔得太高,记者采写的报道及编辑点评不够专业到位,显得篇幅大而有效信息量小。大概是工作量太大,对一些经济新闻信息的再加工不够,内容整体上让人感到庞大但空泛。 《东方早报》版面风格让人想起《今日美国》,但是报中图片大小位置常常不合适,一些本可以排在一起的文章常分处各版,不仅削弱了文章之间本来可以产生的相互烘托,也使报纸显得零散杂乱。此外,信息几乎有一半时效性不够。在写作上,学生腔、错别字、语法不标准等都是一个大报不该犯的错误,一些用词的不适当也暴露出其引以为豪的“平均年龄二十七岁”的编采队伍的不成熟。 ......
2006年01月03日 05点0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