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不知道大家有没留意,就是丁伟在李云龙家和田雨她老爸谈话的那两场戏,老头子冥冥中在给他引导和提醒,对丁伟暗示的是防范苏联,而导致丁伟延着这个思路写出了论文,而小说里说因为反苏思想而被迫害,这个结果我想也是必然的了。
2006年01月02日 14点01分
1
level 0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努力为丁伟找到一个存在于历史事实中的原型——目前,大家基本上认同钟伟将军为丁伟的原型——由钟伟将军说开去,还得从庐山会议后说起,1959年夏天在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人说黄克诚在长征途中曾下令杀过一个红一军团的团级干部,还有人说黄克诚在苏北三师时贪污过3000两黄金。而钟伟恰巧曾经是黄克诚的直属下级,于是有人说钟伟可以为黄克诚的“罪行”作证。会议上,钟伟确实为黄克诚作了证,所证明的却是那个团级干部临阵脱逃,就该杀;3000两黄金要用汽车拉,黄克诚真的贪污这么多黄金,连藏匿的地方都没有,也就是说黄克诚根本就没贪污过!钟伟因为自己这么给黄克诚作证,于是被定性为“彭黄集团的积极追随者”——这个小说中对丁伟的描写有很大的区别,《亮剑》的读者们应该引起注意。钟伟在庐山会议后就受到迫害,文革期间钟伟更是受到了“中央文革小组”和“造反派”的重点关照。 不过钟伟将军确实命大,居然活过了文革。不过在文革结束后,当时的中央也没给钟伟将军安排什么重要职务,直到其人因病去世。 ————看来这个帖子我写过一遍还不行,还得到处转贴,希望版主不会认为我在灌水。
2006年01月03日 05点01分
3
level 0
其实钟伟在文革结束后的待遇,倒是可以和王近山比一比——一个是死后为了能得到更高规格的后事,“总设计师”临时在悼词中改出了一个“顾问”的头衔;一个是完全被“挂”了起来,赋闲在家。这个事情……恐怕和“山头”不无关系。
2006年01月09日 12点01分
5
毕竟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捡来的啊。
2014年05月31日 10点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