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锯天牛( Callipogon rclictus):北境虫王
甲虫部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Jamie-B 楼主
在昆虫吧貌似没啥人看[滑稽]
在这转一下[滑稽]勿打[滑稽]
————————————————————————————————
(网图)
大山锯天牛(Callipogon relictus)是锯天牛亚科坚天牛属的一种(亦称大山坚天牛或大山栗天牛),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朝鲜、韩国北部和俄罗斯远东一带的落叶阔叶林中。
大山锯天牛是我国最重的昆虫、古北界最大的甲虫,也是世界范围内极少数的分布在亚寒带气候区的大型昆虫。其幼虫可重达50克以上,而成虫体长则可超过110毫米。
2021年09月12日 14点09分 1
level 9
Jamie-B 楼主
寄主及生活史:
⭐⭐⭐不同于一般天牛,大山锯天牛幼虫不蛀食活树,只以朽木为食⭐⭐⭐
其食性很广,已知的寄主植物有8种:
1.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2.春榆(Ulmus davidiana)
3.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
4.黄花柳(Salixcaprea)
5.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6.疏花鹅耳枥(Carpinus laxiflora)
7.锐齿槲栎 (Quercus aliela)
8.紫椴(Tilia amurensis)
(蒙古栎)
蛀食蒙古栎居多,其它寄主相对较少见。
————————————————————————————————————————
大山锯天牛幼虫期共分10龄,分别称为I~X龄。X龄时体长可达150mm,重50克以上。
虫体粗大圆筒形,体毛极短,略带红色,体壁乳白色。
其头颅近方形,较扁,后半部呈黄色;两头盖侧叶几完全合拢,后端中央仅微凹;额短于头盖侧叶的合缝,额线细而明显,呈“s”形,伸入触角孔,但不达前缘;额前缘黑褐色,额脊明显,中部稍斜,无齿状突,近两端处具纵条脊纹;口上片前缘脊薄而明显,侧方形成宽三角形的突出,具密纵皱脊;口上毛6支;唇基较宽,梯形,微凸,淡黄色;上唇半圆形,背方有2支长毛,前缘及侧缘密生带红色的短毛,端半部橙色或棕褐色,背面深色的感器凹陷十分有2支长毛,前缘及侧缘密生带红色的短毛,端半部橙色或棕褐色,背面深色的感器凹陷十分清晰,颊暗褐色。
口后线棕褐色明显,后半部直,伸达后头线;外咽片较宽,但狭于口后片。主侧单眼3对,小而分开。触角2节,细长,深缩入大型的连接膜中,触角环明显覆盖连接膜, 背面粗糙,第1触角圆柱形,近端部有几支较长的刚毛,第2节黄褐色,端部略尖,主感器很小,圆形或椭圆形;上颚边缘显著有条状脊纹,端部3条很长的龙骨状脊和1个短弧形脊,基半部常有横脊纹,侧方有很多短毛,磨面光滑;下唇亚颏很大,高度骨化,具刚毛2支,负唇7须节多毛;下颚叶粗短,柱形,密生粗短刚毛,下颚须各节顺次渐短,端节尖;下唇舌大,密被 短毛,下唇须短,端节突尖。前胸背板前缘后横列许多极短细毛,其后有1条橙黄色横斑,背中线前端稍下陷,亚侧线明显,狭三角形,其后有1条狭而稍斜的陷痕,侧沟之间背板表面具明显细皱纹;前胸腹板中前腹片前端分界不明显,后区有宽凹陷;足稍长于下颚须,转节明显,胫跗节稍长于腿节,侧面较深色且多毛,前跗节细尖。端部褐色。腹部步泡突光滑无瘤突。气门宽卵形,后缘有很多小缘室;第1至6腹节侧板有侧盘;第9腹节显长于第8节:肛门3裂。
视寄主种类、腐朽程度和温度不同,幼虫发育通常需2~6年。
2021年09月12日 14点09分 2
咳咳,在此对一个错误进行更正:大山锯天牛的种名是callipogon relictus,而非Callipogon rclictus,非常抱歉。
2021年09月14日 15点09分
补充:在中国北部和远东地区,大山锯天牛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寄主是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这种高塔似的巨大树木甚至比蒙古栎更受到大山锯天牛的喜爱[开心]
2022年02月08日 09点02分
level 9
Jamie-B 楼主
大山锯天牛成虫每年6~8月发生,寿命约2个月,与其它很多甲虫一样以树汁为食。
(人家大山锯是吃东西的,不是跟泰坦似的饿死鬼[滑稽]
形态:体色深棕红至棕褐色,头部、前胸以及触角色泽深暗,有时成黑褐色。头顶两旁有极细短黄毛,前额中央凹陷,其中生有较粗松的黄毛,上颚分布粗深刻点,其内沿成齿状缺刻,并有短毛。触角约伸展至鞘翅中部,上面有细小刻点,以第3、4节分布较密,第3至第5节下面略有小齿突,柄节粗壮,第3节等于第4、5节之长度,第4节几于柄节等长。前胸背板宽阔,中央颇高凸,两侧边缘有大小不匀的尖锐锯齿,前角1齿颇阔大,其尖端弯向后方,后角齿亦较尖长,略向后,表面光洁,呈现极微细革纹,布稀小刻点,有6个黄色粉毛斑点,以中央两个较大。小盾片密被黄色粉毛。鞘翅略宽于前胸节,两边稍微翻起,端部稍形狭窄,前部中央高凸,表面颇光洁,呈微细革纹并被有细短灰黄毛,后缘圆形,内缘角尖细。腹面中央极光亮,刻点稀少,两旁被密毛,刻点亦很细密。足部爪节几等于其余3节之长度。雄虫头部被毛较多,上颚极粗大,尖端及上面有分叉。触角粗长,约伸展至鞘翅端部,第3节至末端各节上面粗糙似颗粒状,下面密生细齿突。前胸背板表面没有雌虫光亮,6个粉毛斑点微呈凹窝,两边近于平行,锯齿除前角外均极细小。鞘翅基部几与前胸背板等宽。腹面各胸腹板表面与前胸背板相同,刻点极端细密,仅后胸腹板剩有1三角形光亮区域。尾节后缘内凹。
(下为大个体雄虫)
(下为小个体雄虫)
(下为雌虫)
(网图)
总体来说,大山锯天牛的雌雄是比较好分辨的:
雄虫大颚较光滑,末端和上缘各有一分叉;前胸背板较宽(基本与鞘翅平齐),侧缘锯齿较小,背板表面粗糙,中央隆起不明显;
雌虫大颚粗糙,不分叉;前胸背板较窄,侧缘锯齿较大,背板表面较光滑,中央隆起明显。
2021年09月12日 14点09分 3
@白酒炖玐º 是的,成虫连肠子都退化了……完全靠幼虫积累的营养,活个把月就嗝屁了。
2021年09月17日 09点09分
@ZHQIN😲 大概75~112mm,菌瓶饲养的话雄虫破百很容易
2021年09月18日 09点09分
泰坦成虫不进食?
2021年09月17日 06点09分
成虫体长是?
2021年09月17日 23点09分
level 7
dd
2021年09月12日 14点09分 4
level 13
看样子是国产神物啊[滑稽]不过国产最重恐怕就是百级五角了
2021年09月12日 14点09分 5
88mm的阳菜不知道幼虫能不能超过细尤
2021年10月01日 15点10分
level 13
不过菌瓶真的可以养吗?有无确切数据支撑[小乖]
2021年09月12日 14点09分 6
不仅是有,而且成绩极为惊人……原本2~6年的幼虫期缩短至1~2年,雄虫破百率超过80%
2021年09月14日 14点09分
@高殿平888 你抓的那只还是放掉吧,这个很少的。有兴趣可以加我QQ交流一下(不是要买,暂时没条件养,纯交流)
2021年09月17日 10点09分
有 韩国有发表的文献
2021年09月12日 23点09分
@大白叔叔 感谢科普[滑稽]
2021年09月14日 14点09分
level 12
想要🤤
2021年09月12日 16点09分 7
level 13
个人认为国内最重还是阳百万
2021年09月13日 02点09分 9
但是现在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目前获得的大山锯天牛幼虫的数量太少,真正的极限体重很可能还没有被记录到,而另一个是阳彩的极限体重我不太清楚[狂汗]希望大佬不吝赐教[滑稽]
2021年09月15日 09点09分
@Jamie-B 大山锯天牛俄罗斯和朝鲜半岛的个体更多一些,国内的极限目前还不清楚,阳彩成虫极限88mm,本身作为臂金龟要更圆更厚实一些。
2021年09月15日 16点09分
@Jamie-B 不算大佬,未来如果真有做大山锯科普的机会估计还得参考你的帖子[委屈]
2021年09月15日 16点09分
这俩确实可以来场大战[滑稽]
2021年09月15日 09点09分
level 13
dd
2021年09月13日 05点09分 10
level 9
Jamie-B 楼主
大山锯天牛成虫活动规律奇异:
一日内大多数时间都很少飞行,爬行也不多,多在壳斗科大树高处(10~20米)树干上吸食树汁,多在傍晚、黎明时分较短时间内飞行以寻找配偶。
飞行距离通常不远,但也偶有远至千米以上的。
与其它大型甲虫相类,大山锯天牛飞行时有巨响,颇似摩托。
(白天的大山锯天牛)
(大山锯天牛飞行)
2021年09月14日 14点09分 11
level 9
Jamie-B 楼主
关于其分布:
作为Callipogon属中的基干成员,它更加进化的近亲们冲过了白令陆桥进入美洲,如今都分布在中美洲地带。大山锯天牛是天牛家族扩散过程中留下的遗迹,并在苦寒之地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很明显,命名者看出了这一点。因此,它的种名“relictus”意为“遗迹、遗存”。
(大山锯天牛分布,如图)
山西省、河北省以及内蒙古各有一个非常古怪的分布记录,暂时存疑。
2021年09月14日 15点09分 13
@Mº🧶 大兴安岭那边现在年年飞机打药
2021年09月29日 14点09分
@Jamie-B 黑龙江北部东部,国外发现这么多分布区域,到国内那边一处都没就很离谱啦,而且那边山脉成片的,理论上来说国外有到国内山头就没了是不可能的
2021年09月29日 15点09分
虫子应该是根据地形分布的呀,国外分布记录很多的地区和国内接壤的地方这么长一圈都没有记录?有点难以置信
2021年09月29日 14点09分
是不是分布位置那边太北了,生物多样性没有南方丰富,所以去考察的团队太有限了?毕竟年年虫季考察重点几乎都在南方吧
2021年09月29日 14点09分
level 9
Jamie-B 楼主
关于繁殖:
由于大山锯天牛巨大的体型、深居简出的习性和奇特的分布范围,这个物种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对大山锯天牛繁殖的尝试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
但是,由于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大山锯天牛的数量一直在减少,近年来尤其快速。因此,自本世纪初开始,韩国和俄罗斯将大山锯天牛列为保护动物,并由政府出资对其展开人工繁育实验。目前,韩国人在大山锯天牛的繁殖上走的更远,涌现出一批极具参考价值的记录。
————————————————————————————————————————
出蛰伏后1周左右大山锯天牛通常就可以交配,雄性通过气味寻找雌性。
交配过程已被记录,但尚未找到更详细的资料。
交配完成后,雌虫继续正常生活一段时间(未找到详细时长,这个过程期间雌虫会出于暂未可知的原因频繁飞行)后下树来到森林底层产卵。雌虫多选择直径在30~50cm、长度数米或以上、经过真菌降解、质地偏硬的粗大朽木,直立或者倒伏的均可,并在其上产卵。
(大山锯天牛曾生活过的朽木)
卵通常产在树皮缝隙中或树干的裂缝里,被白色泡沫所包裹,(泡沫)起到保持湿度的作用。
产卵总量通常在30~60枚。很多母虫会在一棵树中产完所有的卵,但分批在不同地点产下的情况据调查也并不算少见。
卵在大约一个月后孵化出幼虫,初孵幼虫长约1cm。
(实验室中孵出的I龄幼虫)
2021年09月15日 10点09分 14
补充:经过仔细查找发现母虫交配后等待时间很短,基本一天以内就会产卵[滑稽]
2022年06月18日 03点06分
level 10
dd
2021年09月15日 11点09分 15
level 13
顶顶,好帖,曾前往黑龙江苦寻此种无果,国内此种采集难度不小
2021年09月16日 06点09分 16
天牛吧里有个人抓到了个疑似的,虽然只有腹部照片,产地也是黑龙江
2021年09月16日 14点09分
@Jamie-B 哈哈哈没有,运气好才有,活体养着没意义,我这个最后被我亲手杀了,一是没有母虫,二是即便有了也难以繁殖
2021年12月05日 12点12分
@河西残月 对的,为了防止磨损严重就给安乐死了
2021年12月19日 07点12分
@小小衣鱼 谢谢,我去看下
2021年09月16日 14点09分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