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如何传承
昆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雪国迷雾 楼主
     我是大一学生,从去年暑假开始喜欢昆曲,然而觉得身边知昆曲,爱昆曲者甚少。感觉现代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中国古典艺术中的美缺乏鉴赏力。一日在寝室看《惊梦》,竟被视为噪音...
     昆曲何以由一种风靡大江南北的艺术形式变为今日无人问津的“艺术文物”?
昆曲未来的发展道路在哪里?这个时代,昆曲如何传承下去?
     希望喜爱昆曲,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中国社会现状有所思考的各位,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学习和讨论。
2010年04月17日 10点04分 1
level 0
我现在大二,也有同感。 不过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真想做点什么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最做的,加强文化修养,更深入的了解昆曲等传统文化,等我们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为传承它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0年04月17日 15点04分 2
level 1
要是在北方能发展,昆曲就有出路了
2010年04月18日 00点04分 3
为什么?
2014年03月07日 07点03分
回复 昆曲卫士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不过四年前的帖子,3楼早已忘怀了哇!
2014年03月07日 08点03分
回复 宫灵 :这帖子搞穿越啊,发帖时大一,现在上班了~~
2014年03月07日 12点03分
回复 雪国迷雾 :按照时间的积累,他完全可以满意的回答了!
2014年03月07日 14点03分
level 0
昆曲“惊梦”是噪音,那摇滚乐是什么音?
2010年04月18日 04点04分 4
level 13
回复:3楼
奇怪,我倒想知道昆曲在北方能怎么样“有出路”!呵呵,北昆折腾的好麽,你认为??
2010年04月20日 13点04分 5
level 0
回复:5楼
苏昆排的那个"西施"就不是折腾吗?
2010年04月20日 23点04分 7
level 0
而且还不止那个西施,就是青春版牡丹亭也是在瞎折腾!看看昆曲界的人是怎么评论这出西洋戏的。
2010年04月21日 02点04分 8
想弱弱的问一句,昆曲界的人怎么评论青春版牡丹亭,八卦一下。。。
2014年03月06日 20点03分
level 0
我们这辈人都每人看戏~认为那是奶奶那辈的喜好~
我从初中就喜欢看昆曲~太美了~而且我生在昆曲发源地~可我的同学朋友却都不珍惜这一宝贵文化遗产~还说我不正常~郁闷挖~为昆曲未来担忧挖~
2010年04月24日 14点04分 9
level 4
回复:9楼
呵呵~坚持吧 坚持就好
不要管他人如何看待 总有会理解你的人
从现在做起 从吾辈做起
2010年04月24日 15点04分 10
level 6
回复:9楼寂寞的艺术,少量的高人才能欣赏
2010年04月25日 15点04分 11
level 1
新人报到,座听。
2010年04月27日 07点04分 12
level 15
我总觉得政府的对戏曲的扶持力度是有欠妥之处。但根本原因还是‘戏曲’本身的问题。最忌人云亦云。如果熟悉戏曲史的人就会知道无论是什么戏,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良、改变升华的。如果你看到的是明朝时的昆曲,在去穿越到清朝,再看,立刻就会大骂:“这是什么玩艺儿?怎么能这么瞎改呢!,太偏了。”如果你只看到清时的戏,再看八十年代的戏又会说:“现在戏都被糟蹋成这样了。哀呀!”同样,你看惯了现在60岁上下年纪这代名伶的戏,再看放手改革的‘青春系列’。‘又要如前人所喊了。——————这些道理,本身唱戏的人是不会理解的。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朝历代,每一次的变革创新,别的戏我不知道,但‘昆曲’,都是由‘文人’参与开展的。‘文人’才是昆曲的‘大内行’!那些老伶如果要说异议,当真自欺欺人。
看着吧,现在有人看不惯的东西,正是将来的主流艺术、主流的舞台精英。
要知道‘京剧’在当年就是‘周杰伦’一样的出现呢。可现在呢?
昆曲,早就该改,还好现在也不太晚,总算有些‘聪明的、识时务的、’肯真心付出的文人来帮助。
历史最说明问题!只有大家‘爱看’的,才是有发展前景的。过去的,只是你习惯的,‘先入为主的概念化模式’。但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拿‘贴吧’来说吧,现在昆吧人越聚越多,而如果没有‘青春版’的影响会有这些人气吗?第一个来发贴的,就是刚看过演出的网友。我知道现在有些昆曲(例,新《西厢记》)是改得太过分极端了。但我支持‘青春版’,妙就妙在改得‘恰到好处’!‘中日版’,就另说了,那更为交流广告的意义存在吧。
历史说明一切,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是活不长的僵尸,寸步难行! 
2010年05月01日 08点05分 13
level 0
新鲜血液,说得蛮好的。
   钧天之乐
2010年05月01日 12点05分 14
level 7
回复:13楼
赞同! 只是这‘恰到好处’不好拿

呀。
在探索实践中前行总比成天抱怨时代要强!!!    
2010年05月02日 08点05分 15
level 0
梨园春
昆曲有要是“梨园春’这样的电视品牌,何愁不振兴,更不要用说传承了。
2010年05月02日 13点05分 16
level 0
同意13、15楼的!赞![顶]
2010年05月03日 07点05分 17
level 0
‘改’是手段,不是目的。
所以,我认为保留昆曲艺术的古典的传统的形式和内容,非常重要。
          钧天之乐
2010年05月03日 07点05分 18
level 15
回复:15楼
的确‘分寸’要掌握得当。
基本的精华之处,都不能瞎动。细节还要精进。
否则过激了,就不再是昆曲了。而不知道是什么玩艺了。哈哈哈!
2010年05月05日 11点05分 19
level 7
‘恰到好处’不好拿捏呀。
在探索实践中前行总比成天抱怨时代要强!
赞同15楼意见![大拇指]
2010年05月10日 08点05分 20
level 0
支持。时机,火候,拿捏,这是偶作菜时候体会极深的。味道绝对不一样。
2010年05月11日 11点05分 21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