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jiajib
楼主
先说最常见的急性腹泻,急性腹泻里面的渗透性腹泻大多是因为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最典型的就是乳糖不耐受。有的人喝了奶以后就腹疼腹泻,主要的原因就是牛奶里面的乳糖,正常人的乳糖应该是在小肠被小肠黏膜上皮的乳糖酶消化转化成乳酸,然后吸收。而乳糖不耐受的人,肠道里面就没有这种酶,乳糖就不能吸收,一般来说这些单糖或者是双糖在大肠里面都会类似于像泻药一样的效果,那么这些大量的乳糖进到大肠里面,就增加了大肠里的渗透压,所以就会形成腹泻。
还有一些人是果糖不耐受,也是同样的原理,比如说吃了水果以后腹泻。这种腹泻的特点是大多和饮食相关,而且饮食以后很快就会出现,最慢不会出现在下一顿饭以后,基本上吃完最短的也就是几分钟,不到半个小时,最慢或者一两个小时就会出现,并且腹泻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次数也不会太多,一般上一两次厕所,这些高渗的糖被排出来也就会好了。而且大多没有相伴随的症状,比如说腹疼、恶心,更不会有发烧,即便是有腹痛的,一般也是比较轻,可能也就上厕所之前有点儿不舒服有点儿疼,那么上完厕所就好了,也不会有里急后重的感觉,相对来说比较痛快。
那么对于这样的腹泻,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知道自己对哪种食物不耐受,尽量避免就好了,如果你能够承受它造成的生活上的不便和不舒服,也没有必要一定去避免。
另外一种常见的急性腹泻是和感染相关的。
最常见的像病毒造成的腹泻,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我们传统上是按照水泻和痢疾来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性的。水泻的特点是量大,水样的,便很稀,就跟水一样,有的甚至完全就是清水,没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里急后重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相信很多朋友也经历过,就是老感觉拉不干净,然后下面也不舒服,过一会儿要去一次,这种就是痢疾。痢疾的特点是大便的量很少,大部分是像糊状的,偶尔有的可能带血和带脓,里急后重非常明显。

传统上一般认为水泻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感染部位在小肠,而痢疾,一般认为是细菌感染部位在大肠。这样的区分其实也有不准确的地方,有的病毒感染的感染病变部位也是在大肠,比方说eb病毒巨细胞病毒,但这种一般是发生在免疫力有缺陷,或者是有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肿瘤病人和艾滋病人,这样的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意义比较小。
按照常识,大家可能都知道病毒性的感染,不管是感冒也好,腹泻也好,大多是自限性的,不用处理也不用用药,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那可能就得用抗生素。
这个认识可以说只说对了前一半,就是说病毒性肠炎造成的腹泻,确实大都不能处理,那么是不是细菌性肠炎造成的急性腹泻就应该用抗生素了?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细菌性的肠炎腹泻,用抗生素不仅没用,还可能增加风险,这是因为大多数的细菌性的腹泻,它也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而且有的症状并不是说因为细菌在肠道里面定植就造成了炎症产生的腹泻,而是因为这些细菌产生的一些毒素,比如说有些被细菌污染的东西,即便是做熟了,经过了合格的烹调,细菌都被杀死了,吃进去,它里面的毒素照样会给你造成症状。

这些毒素对热非常稳定,简单的烹调对它们是不能破坏的,它们有的会引起恶心呕吐,有的会引起发烧,有的还甚至会造成出血,更严重的也会造成多器官的损害。
产生毒素的细菌,比方说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有一种大家都怕碰到的病,叫溶血毒综合症,就是因为某一种类型的大肠杆菌的污染。如果这些症状是这类毒素造成的,你用抗生素就没有用,它并不是活的细菌排出来的,而是本来就在食物里面存在的,只能等这些毒素自己排出来,我们知道就好了。如果这些毒素造成的症状很严重的话,用抗生素也不会有效果,还可能需要进ICU,进行各种支持治疗。
出于这种原理,如果说身体里面不仅有毒素还有活的细菌,那用抗生素杀死细菌的结果就是,这些大量的细菌短时间内突然被杀死,它们会释放大量的毒素,反而加重病情。所以对于感染性的腹泻,不管怀疑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感染的,早期都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生素应该由医生说了算。
2021年07月29日 08点07分
1
还有一些人是果糖不耐受,也是同样的原理,比如说吃了水果以后腹泻。这种腹泻的特点是大多和饮食相关,而且饮食以后很快就会出现,最慢不会出现在下一顿饭以后,基本上吃完最短的也就是几分钟,不到半个小时,最慢或者一两个小时就会出现,并且腹泻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次数也不会太多,一般上一两次厕所,这些高渗的糖被排出来也就会好了。而且大多没有相伴随的症状,比如说腹疼、恶心,更不会有发烧,即便是有腹痛的,一般也是比较轻,可能也就上厕所之前有点儿不舒服有点儿疼,那么上完厕所就好了,也不会有里急后重的感觉,相对来说比较痛快。
那么对于这样的腹泻,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知道自己对哪种食物不耐受,尽量避免就好了,如果你能够承受它造成的生活上的不便和不舒服,也没有必要一定去避免。
另外一种常见的急性腹泻是和感染相关的。
最常见的像病毒造成的腹泻,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我们传统上是按照水泻和痢疾来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性的。水泻的特点是量大,水样的,便很稀,就跟水一样,有的甚至完全就是清水,没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里急后重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相信很多朋友也经历过,就是老感觉拉不干净,然后下面也不舒服,过一会儿要去一次,这种就是痢疾。痢疾的特点是大便的量很少,大部分是像糊状的,偶尔有的可能带血和带脓,里急后重非常明显。

传统上一般认为水泻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感染部位在小肠,而痢疾,一般认为是细菌感染部位在大肠。这样的区分其实也有不准确的地方,有的病毒感染的感染病变部位也是在大肠,比方说eb病毒巨细胞病毒,但这种一般是发生在免疫力有缺陷,或者是有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肿瘤病人和艾滋病人,这样的情况对于普通人来说意义比较小。按照常识,大家可能都知道病毒性的感染,不管是感冒也好,腹泻也好,大多是自限性的,不用处理也不用用药,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那可能就得用抗生素。
这个认识可以说只说对了前一半,就是说病毒性肠炎造成的腹泻,确实大都不能处理,那么是不是细菌性肠炎造成的急性腹泻就应该用抗生素了?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细菌性的肠炎腹泻,用抗生素不仅没用,还可能增加风险,这是因为大多数的细菌性的腹泻,它也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而且有的症状并不是说因为细菌在肠道里面定植就造成了炎症产生的腹泻,而是因为这些细菌产生的一些毒素,比如说有些被细菌污染的东西,即便是做熟了,经过了合格的烹调,细菌都被杀死了,吃进去,它里面的毒素照样会给你造成症状。

这些毒素对热非常稳定,简单的烹调对它们是不能破坏的,它们有的会引起恶心呕吐,有的会引起发烧,有的还甚至会造成出血,更严重的也会造成多器官的损害。产生毒素的细菌,比方说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有一种大家都怕碰到的病,叫溶血毒综合症,就是因为某一种类型的大肠杆菌的污染。如果这些症状是这类毒素造成的,你用抗生素就没有用,它并不是活的细菌排出来的,而是本来就在食物里面存在的,只能等这些毒素自己排出来,我们知道就好了。如果这些毒素造成的症状很严重的话,用抗生素也不会有效果,还可能需要进ICU,进行各种支持治疗。
出于这种原理,如果说身体里面不仅有毒素还有活的细菌,那用抗生素杀死细菌的结果就是,这些大量的细菌短时间内突然被杀死,它们会释放大量的毒素,反而加重病情。所以对于感染性的腹泻,不管怀疑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感染的,早期都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生素应该由医生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