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赨梦无殇🐯
楼主



中医黑想要来讨论可以,我们欢迎,想要来恶心我们也行,但是请先看看:在欧洲,至少是西德,马兜铃酸曾经是一种合法药物。商品化的马兜铃酸最迟在1964年上市,被广泛使用,马兜铃酸还被用于治疗癌症。Jackson L.等人1964年在肿瘤化疗报告Cancer Chemotherapy Reports发表了马兜铃酸的I期临床实验报道,即《马》的参考文献16,但转述并不乐观,出现了明显肝肾毒性。欧洲人使用马兜铃酸的脚步并没有因此放缓。1965年,Kupchan SM再次发表文章,指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不止马兜铃酸,还有其衍生物——马兜铃酸C,并详细阐述了其人工合成方法。
1981年,西德出现了一篇题为Zum Zulassungswiderruf Aristolochia-saure-haltiger Fertigarzneimittel的毒理实验报道。研究人员按10mg/kg/d的剂量给18只大鼠口服马兜铃酸,持续3个月,然后停止给药继续观察4个月。在给药结束时,所有大鼠的胃都出现了恶性新生物;4个月观察期结束后,解剖发现所有大鼠体内都出现了肿瘤,而且是同时出现在不同器官上,包括胃、小肠、肝、肾、肺、皮肤等,提示马兜铃酸有强致癌性。
这样的结果引起了西德卫生部门的警觉,遂于当
年下
令所有含马兜铃酸的药物退市,受影响的药厂近百家,涉及250余种药物。
有一点非常不合常理:
以欧洲的技术水平,难道真的到了1981年才发现马兜铃酸有毒性吗?
答案是否定的。早在1963年10月,G. Peters和P. R. Hedwall报道了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它可以损害肾脏的尿液浓缩功能。
也就是说,早在1963年马兜铃酸就被发现有肾毒性,但这个结果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在明知马兜铃酸有肾毒性的情况下,欧洲人还是用了18年,而且没有做任何进一步的毒理研究。
最奇怪的还不是这里。从《马》的参考文献20看,小鼠以0.1mg/kg/d剂量连用数天都没有发现毒性——到底哪个结论是可靠的?
1983年的这篇文章[1]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便用的是最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也足以及时发现马兜铃酸的危害——言外之意,德法等多个欧洲国家的药物开发者和药监部门都没有尽应尽之责,导致大量民众服用了马兜铃酸,包括孕产妇和儿童。
但奇怪的是,欧洲人似乎没有对遗害作任何跟踪调查。近20年间,总共有多少人服用了马兜铃酸,其中孕妇、儿童各占几何,他们后续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发展成肾病和癌症,统统没有报道。统统没有。
各路科普和医学大V,每当谈起中医中药,必定提及马兜铃酸,言之凿凿称中医滥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危害大众、导致我国肾病发病率畸高,对欧洲人曾经直接使用马兜铃酸却绝口不提。
部分中药含马兜铃酸,对服用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这是事实;但我国CKD患病率并没有因此升高,甚至还低于平均水平,这也是事实。
至于为什么大V们讲一半留一半,你猜?
“是不是想替中药肾毒性翻案?”
不,我只是想提醒某些人,特别是某些大V,
就一个问题攻击对方之前,麻烦先确定一下,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的臀部干不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