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丽内外——2005年国际华裔小姐
华裔小姐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泡沫Fi 楼主
声明本文是从网易tvb联盟中转载作者为nursebetty(nursebetty如果你觉得这样转载进犯了你的版权请告知我我会立刻删的)一、   曾经在一个介绍某位华裔小姐出身的TVB花旦的短片中,听到这样一句“国际华裔小姐是高香港小姐一等的选美赛事”。听来觉得十分好笑,虽然华裔小姐竞选前的“国际”二字显得名号颇大,其实除了地域覆盖性更广之外,无论是在影响力、受关注程度,抑或是赞助商、节目收视率甚至于奖品奖金等相关领域上,华裔小姐竞选都远不及香港小姐竞选。   华裔小姐的参选佳丽,一般都是通过在海外地区当地的华裔小姐选美中夺得冠军或是相关奖项而取得代表该地参选国际华裔小姐资格的。尽管都是冠军级人马,但华姐的质素一般都参差不齐。这除了当年佳丽本身条件的偶然性因素外,还取决于各个参赛地区当地华人的数量、历史和当地赛事主办方的组织工作。所以相对来讲,有着较为长远华人旅居历史和较为完善华人社区的美加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参选佳丽的综合素质一般要略胜一筹。   香港小姐在17届华裔小姐竞选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共夺得过2个冠军,7个亚军和2个季军。这除了国际华裔小姐竞选赛事主办方是香港TVB的地主之宜外(也当然也是某些人对华姐赛果常常质疑的原因之一),其实和香港小姐本身的质素也不无关系。因为香港小姐在当初参选港姐时已经接受了几个月的各方面训练,形体、气质以及才智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升。另外香港小姐冠军往往在当选后都会尝试一些主持方面的工作,所以在面对大场面时,她们的自信度和临场反应也都会通过之前的锻炼而有不错的表现,也都无疑帮助了香港小姐在华裔小姐竞选中的发挥。于我看来,香港小姐的质素就好像TVB戏剧部的剧集一般,虽然难以保证都是精品级的,但起码平均起来也都不会太差。   二、   今年国际华裔小姐竞选的主题是“美丽无限,五千年的心动”,强调佳丽对中国历史以及文化的理解和推广。如此的主题设置,虽然未必要求这些在国外生活的佳丽们个个对中国文化历史了如执掌,但对于那些连一句中文都不会听不会讲的部分佳丽们,无疑是相当不利的,没人会指望一个根本连中文都不懂的佳丽去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以赛前的一大热门,阿姆斯特单小姐的19号何美馨首先已经基本上被排除在奖项之外了,当然她问答环节搞错了“my hand”和“your hand”又是一个很大的失分。   或许是因为今年华姐参选佳丽的平均身高较香港以往选美赛事要高了许多,(22位佳丽们共有12位身高达到5呎7以上)所以今年的cat walk相关环节比较多。相应而来,身材好、自信高的佳丽就比较占有优势,而香港代表徐子珊在这方面应该失掉了一些分数。这点可以比较一下徐子珊和最后三甲的身高、三围数字: 徐子珊 5'5-3/4" 32-1/2"-23"-34" 冠军 李亚男 5'8-3/4" 34"-24"-36" 亚军 陈法拉 5'7-1/2" 34"-24"-34" 季军 杨文琪 5'6-3/4" 33"-24-1/2"-35"   另外还要特别指出一点,就是冠军温哥华小姐15号李亚男的站姿相当挺拔,不仅可以衬托她的身材,也很容易让人有深刻印象。而她的这一特点不仅是表现在竞选当日,在竞选前的各种活动中就可以看得出。而同样于这一环节,选美经验丰富的纽约小姐10号陈法拉倒是显得比较随便。   今年的问答环节问题都是围绕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题目即使对于大陆的年轻女孩都不容易,何况回答这些问题的佳丽们还大多是在海外长大的,所以答案千奇百怪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选美中的问答也不强求要完全答对,只要讲得“看似”有道理就够了,重要的是有条理,有自信。所以卡城小姐8号韩颖恩,虽然算是所有佳丽中唯一完全答对问题的,却因为答得颇为慌乱,而并不突出。个人觉得在两个问答环节中,纽约小姐陈法拉表现得娇嗲有余而大方不足,她个人的小动作和小表情有一点过。这样看起来的确是很可爱,但是并不符合选美的评判标准。而以往的选美赛事经验来看,这一类型的佳丽往往只能得到亚军和季军。而徐子珊在问答环节表现得也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她答得仍旧流利,但在第一问答环节,她和司仪的配合不是很好,好像在互相抢话,而在第二问答环节,她又似乎想表达很多东西,而讲话讲得太快,总体效果并不如她在港姐竞选时。这当然也和运气有关,就好像徐子珊在当选港姐冠军后被采访时所说的,问答环节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 
2005年12月24日 05点12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