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真宣(宣三)炉的两大特征,欢迎交流
大明宣德炉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第一大特征:
德字有一横,证据就是宣德八年发行的铜币宣德通宝。从现在看出土的铜币上的德字大多都有一横,这个铜币发行量大,出土量大而且铜币也可以确定是当时朝廷所铸的。个别没有一横的宣德通宝可能是那一横掉了或者大概率是当时的假币,因为只有假币才会数量稀少,而且当朝铸币用德字作为两种同样的宣德通宝币样可能性几乎没有。只有有的人私铸币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铜币的存世量是巨大的。有很多仿炉没有一横,应该是忌讳宣德皇帝的年号。这个字铸器只能官方用。
第二大特征:
宣德炉材质风磨铜,是泰国进贡的洋铜精炼十二次之后得到的铜叫风磨铜。众所周知铜有四种:青铜、黄铜、红铜、白铜。大家都知道风磨铜只能是黄铜和红铜中的一种,和青铜白铜无关。红铜又名紫铜纯铜是现代工业电解的产品,在古代有的话肯定也很稀少,而且红铜本身就是纯铜了,纯铜的杂质即使是现在都不容易再精炼了。而风磨铜的原材还要被精炼十二次后才能去除杂质才能得到,所以可以肯定风磨铜是精炼十二次的黄铜。精炼十二次的黄铜纯度应该极高了,接近红铜的纯度了。所以有点红铜的特征的高精炼黄铜就应该是风磨铜。
这两个特征应该是没问题的,大家有其他看法的可以交流一下。
2021年04月26日 03点04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