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大骂孔老二
新宋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盗 跖
【题解】
“盗跖”为一人名,指称一个名叫跖的大盗,本篇以人物之名为篇名。《盗跖》内容的中心是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主张返归原始,顺其自然。
本篇写了三个寓言故事,自然地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至“几不免虎口哉”,写盗跖与孔子的对话,孔子规劝盗跖,反被盗跖严加指斥,称为“巧伪”之人。盗跖用大量古往今来的事例,证明儒家圣君、贤士、忠臣的观念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儒家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就连孔子自己也“不容身于天下”,因为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盗跖”是先秦时代里一位著名的叛逆者,称他为“盗”当然是基于封建统治者的观点,孔子眼里的盗跖就是“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的、吃人肝的人物,但同时又不得不赞美他“心如涌泉,意如飘风”,而且兼有“三德”。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因篇幅较长注译时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二部分至“离其患也”,写子张和满苟得的对话,一个立足于名,一个立足于利,通过其间的辩论更进一步揭示出儒家说教的虚伪性,并且明确提出了“反殉而天”、“与道徘徊”的主张,与其追求虚假的仁义,不如“从天之理,顺其自然。余下为第三部分,写无足和知和的对话,一个尊崇权势与富有,一个反对探求、抨击权贵,通过其间的讨论进一步明确提出“不以美害生”、“不以事害己”的主张。
本篇历来认为是伪作,或认为是后学者所为。通观全篇,第一部分与二、三部分的语言风格也很不一样,第一部分一气呵下,直陈胸意,淋漓尽致,不拖泥带水,与《庄子》内篇离奇婉曲的风格迥异;二、三部分又晦涩不畅,显得十分费解。
【原文】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1),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2),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3),万民苦之(4)。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5);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丘请为先生往说之(6)。”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7),强足以距敌(8),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孔子不听,颜回为驭,子贡为右(9),往见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10),脍人肝而之(11)。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12):“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
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13)?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14),带死牛之胁(15),多辞缪说(16),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17)。子之罪大极重(18),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之膳(19)!’”
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幕下(20)。”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21),避席反走(22),再拜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23),声如乳虎(24),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孔子曰:“丘闻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25),此上德也;知维天地(26),能辩诸物(27),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28)。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29),齿如齐贝,音中黄钟(30),而名曰盗跖,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31)。将军有意听臣(32),臣请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使宋卫,西使晋楚,使为将军造大城数百里,立数十万户之邑,尊将军为诸侯,与天下更始(33),罢兵休卒,收养昆弟(34),共祭先祖(35)。此圣人才士之行,而天下之愿也。”

2010年03月17日 11点03分 1
level 8
【译文】
孔子跟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的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扰各国诸侯;穿室破门,掠夺牛马,抢劫妇女;贪财妄亲,全不顾及父母兄弟,也不祭祀祖先。他所经过的地方,大国避守城池,小国退入城堡,百姓被他弄得很苦。孔子对柳下季说:“大凡做父母的,必定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教育自己的弟弟。假如做父亲的不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不能教育自己的兄弟,那么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没有什么可贵的了。如今先生你,是当世的贤士,然而兄弟却被叫作盗跖,成为天下的祸害,而且不能加以管教,我私下里替先生感到羞愧。我愿意替你前去说服他。”柳下季说:“先生谈到做父亲的必定能告诫自己的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教育自己的弟弟,假如子女不听从父亲的告诫,兄弟不接受兄长的教育,即使像先生今天这样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么样呢?而且盗跖的为人,思想活跃犹如喷涌的泉水,感情变化就像骤起的暴风,勇武强悍足以抗击敌人,巧言善辩足以掩盖过失,顺从他的心意他就高兴,违背他的意愿他就发脾气,容易用言语侮辱别人。先生千万不要去见他。”
孔子不听,让颜回驾车,子贡作骖乘,前去会见盗跖。盗跖正好在泰山的南麓休整队伍,将人肝切碎后吃掉。孔子下了车走上前去,见了禀报的人员说:“鲁国人孔丘,听说将军刚毅正直,多多拜托转达我前来拜见的心意。”
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亮如明星,头发怒起直冲帽顶,说:“这不就是那鲁国的巧伪之人孔丘吗?替我告诉他:‘你矫造语言,托伪于文王、武王的主张;你头上带着树杈般的帽子,腰上围着宽宽的牛皮带,满口的胡言乱语;你不种地却吃得不错,不织布却穿得讲究;你整天摇唇鼓舌,专门制造是非,用以迷惑天下的诸侯,使天下的读书人全都不能返归自然的本性,而且虚妄地标榜尽孝尊长的主张以侥幸得到封侯的赏赐而成为富贵的人。你实在是罪大恶极,快些滚回去!要不然,我将把你的心肝挖出来增加午餐的膳食!’”
孔子再次请求通报接见,说:“我荣幸地跟柳下季相识,诚恳希望能够面见将军。”禀报人员再次通报,盗跖说:“叫他进来!”孔子小心翼翼地快步走进帐去,又远离坐席连退数步,向盗跖深深施礼。盗跖一见孔子大怒不已,伸开双腿,按着剑柄怒睁双眼,喊声犹如哺乳的母虎,说:“孔丘你上前来!你所说的话,合我的心意有你活的,不合你的心意你就等着一死。”
孔子说:“我听说,大凡天下人有三种美德:生就魁梧高大,长得漂亮无双,无论少小年长高贵卑贱见到他都十分喜欢,这是上等的德行;才智能够包罗天地,能力足以分辨各种事物,这是中等的德行;勇武、慓悍、果决、勇敢,能够聚合众人统率士兵,这是下一等的德行。大凡人们有此一种美德,足以南面称王了。如今将军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美德,你高大魁梧身长八尺二寸,面容和双眼熠熠有光,嘴唇鲜红犹如朱砂,牙齿整齐犹如编贝,声音洪亮合于黄钟,然而名字却叫盗跖,我暗暗为将军感到羞耻并且认为将军不应有此恶名。将军如果有意听从我的劝告,我将南边出使吴国越国,北边出使齐国鲁国,东边出使宋国卫国,西边出使晋国秦国,派人为将军建造数百里的大城,确立数十万户人家的封邑,尊将军为诸侯,跟天下各国更除旧怨开启新的一页,弃置武器休养士卒,收养兄弟,供祭祖先。这才是圣人贤士的作为,也是天下人的心愿。”
【原文】
盗跖大怒曰:“丘来前!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1),皆愚陋恒民之谓耳(2)。今长大美好(3),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丘虽不吾誉(4),吾独不自知邪?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5),亦好背而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6),安可久长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2010年03月17日 11点03分 2
level 14
很像庄子的风格啊
2010年03月17日 11点03分 5
level 0
不是盗跖大骂孔圣行不?而是百年后的庄周大骂孔圣,而已。
2010年03月17日 12点03分 6
level 14
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47)。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这段说的真好
2010年03月17日 12点03分 7
level 7
我家祖宗骂得好。
2010年03月17日 12点03分 8
level 8
怪物姓柳??、
2010年03月17日 12点03分 9
level 8
回复:6楼
说的好
2010年03月17日 13点03分 10
level 12
庄周托古而已。
怪物姓庄。
另外,那位大盗姓柳下。
2010年03月17日 14点03分 11
level 11
呵呵,
乃们都放过孔老二好么,
他这一生倾情演出杯具实在太多,
以至于损他推倒他的人海了去了后来多也跟着杯具喽
2010年03月17日 14点03分 12
level 0
庄周的文啊,他自己都说啦,寓言十九,这个应该也是他的“寓言”吧,当不得真哦
2010年03月17日 14点03分 13
level 1
柳下不是姓,是封地。柳下季就是历史上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惠是他死后的谥号。其人姓展,因此盗跖其实叫展跖。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15
level 8
8楼怪物,
庄姓
1庄子内外篇,外篇和内篇风格相差很大, 据说是门人所作
2你确定庄周是你祖宗么?
一、姓氏源流庄(Zhuāng 庄)姓源出有三:1、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以谥号为氏。据《急就篇》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楚国君王芈旅去世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的楚庄王。楚庄王的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为姓,成为庄氏。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姓芈名旅,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六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即位后,伸张王权,并采取果断措施,平定权臣若敖氏的叛乱。又重用孙叔敖改革内政,兴修水利,加强战备。由于楚庄王知人善任,终于使楚国迅速强大。公元前606年,北伐陆浑之戎,陈兵周郊,使人问九鼎轻重。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大败晋军,迫使郑、宋等国归附,成为代晋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他死后谥号“庄”,带有严肃、敬重之意,故史称楚庄王。)2、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戴公武庄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姓氏考略》和《资治通鉴音注》所载,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即以其字为姓,成为庄姓一支。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今回、满、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此姓。另外朱姓的人在明末清初曾改姓庄。庄姓的一部分人在东汉时为了避讳汉明帝刘庄的名字,而改姓严,如庄光(字子陵)改称严光。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16
level 6
回复:15楼
人家姓姬好不好
展氏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17
level 8
历史上的“庄公”可不少啊,怪物为庄周后人的几率很小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18
level 6
不过展姓是从这里开始的
你把姓和氏搞混了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19
level 1
回楼上,百度百科柳下惠
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20
level 1
孔子未必对,但是盗跖骂孔子就有道理了?
嗯,以此推断,因为二战前德国有犹太人囤积居奇刻剥人民,则希特勒将犹太人抓起杀掉就是有道理的?
楼主,您老人家是不是也要举起右臂,大喊一生“嗨,希特勒”啊!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21
level 1
我好像确实把姓和氏搞混了。
2010年03月17日 15点03分 2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