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已经被潜移默化的带偏了
北京话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智取狮虎山
楼主
楼主八零后,三十多年生活中很多词已经被各地官话统一了,比如烤白薯现在都说烤红薯,幺称说称称,一嘟噜葡萄叫一串葡萄,新北京人的不断融入改变的不仅是城市风貌等硬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本地方言民俗
2021年03月19日 03点03分
1
吧务
level 16
北京小富
这两年最明显的就是东北方言的大量渗入,很多北京人不自觉的口语中爱说“啥”“咋”“你俩”“我俩”“他俩”“嘚瑟”之类得词语。尤其是“啥”代替“什么”,一张口就是“啥的”“啥的”。
2021年03月21日 02点03分
2
北京小富
@智取狮虎山
北方地区,说你俩我俩他俩的地方多于说你们俩我们俩他们俩的地方。
2021年03月28日 08点03分
onesmallvoice
小时候班里有个外地借读生,有一回上课迟到,老师问他干什么去了,他没听清楚,说“老师你说啥”,逗得全班哄堂大笑。现在可倒好,都笑岔了气儿了,一天到晚不带停的。
2021年08月12日 12点08分
_拉比
@北京小富
很多把地痞文化當北京文化的人以為「看足球、吃滷煮、罵大街」就是傳揚北京文化了,對真正老北京的史地文化一概不知。
2022年01月17日 04点01分
贴吧用户_0R37UN1
已经想不起来嘚瑟,忽悠的北京话了。丢人啊
。嘚瑟是不是显摆,忽悠真的找不到了
2022年01月19日 06点01分
level 13
囡达老人儿
没辙,语言就是这个过程。。。。。。
其实北京话一直影响非常深远的,小时候就电台对中国各地的影响极大,那时除了播音员,节目多为北京制作,说的都是北京话。比如当年的“小喇叭”“星星火炬”节目,因为制作就在北京,里面多是北京方言。
其实现在北京话影响也很大,演员天南海北来的,但口语化时多说北京话,说北京话不犯毛病,几乎等同于标准口语。所以北京方言还是非常强大的。
2021年05月15日 23点05分
5
level 4
onesmallvoice
什么叫“新北京人”?要么是北京人,要么是外地人。为什么跟他们学?为什么放弃自己的语言?就说烤白薯、幺。
2021年08月12日 12点08分
8
智取狮虎山
但是像咱这样儿的太少了,很多人尤其女人和年轻的会觉得说老话儿土,跟不上时代
2021年08月13日 03点08分
onesmallvoice
@智取狮虎山
那帮人没自己的思想,时兴什么就学什么,不懂好赖,不具备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过去被鄙夷的怯口他们不嫌土(或者说是不知道什么是土)捡起来,正经北京话反而弃之不用,这是退化、返祖现象。其实这也是他们给自己打上了标签。自己的语言都扔了,还算什么北京人?
2021年08月21日 04点08分
壶公
宣武门会不会要改名儿叫西城门,崇文门会不会要改名儿叫东城门啊?
2021年12月31日 10点12分
level 1
社恐自闭少年-
不止北京话有这个趋势,各地方言都有,我们这边年轻人很少有人用“嘟噜儿”“幺幺”“黑下”这类的土语了,方言的消亡或许不是从语音而是从词汇开始的,再过些年也许年轻人只会发方言的音不会用土语词汇了吧
2021年08月19日 03点08分
9
囡达老人儿
没事,编剧故纸堆里找旧词儿,记者忙不迭的编新词儿。
2021年08月19日 05点08分
智取狮虎山
听您说话离北京也远不了,主要是像咱们在意这些的人太少了,人们的重心都不放在这儿,年轻人更瞎掰所谓老北京就是一种潮流和显摆的东西而已
2021年08月19日 07点08分
level 11
曾经沧海一声笑
那要这么说胡同还是元朝才有的,也改了以前在北京的人说话
2021年08月19日 08点08分
10
智取狮虎山
这么说就抬杠了,土语民俗是过去因为交通地域所限而保留各地不同的特色,现代一百年和过去四千多年都无法相提并论,
2021年08月19日 08点08分
level 14
_拉比
我自己還說北京話,我父母已經被BTV帶著忘了怎麼說話呢,也跟著外地大舌頭主持人一起說「老北京人」,我納悶這什麼呀,這不重複語病嗎?但父母被電視洗腦了,還說我錯了。
2022年01月04日 01点01分
12
level 1
苦药大师烧乌鸡
你还北京的?东京的东条英蛙还是土肥蛙。
2022年03月04日 04点03分
13
level 1
半人大叉
语言是会流变得,过去人口流动低,除了一些大事件,各地流动人口是非常非常少的,这就是各地方言形成的环境原因,现在人口的流动性和信息的传播性注定了各地方言或多或少拥有了共同的元素,也许很多很多年以后方言会消失,也许,但是对于北京话来说,我觉得带来伤害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普通话,无声无息的就快杀死北京话了
2022年03月25日 13点03分
15
level 6
bmhyp
这是必然趋势。其实各地方言都是这种情况,一直在融合发展。
我想现在的北京话也明朝后期、清中期、民国初年、新中国改革开放初
纵向比较,肯定会有差异的。
一些旧词在消失,一些新词在增加,
一些旧的说话习惯与语音与习惯性口头语也在变化 ……
2022年04月16日 10点04分
16
bmhyp
其实听一听当代的老年人(七十岁以上的)与小学生(十三岁以下的),在说话方面的区别就已经出来了。北京话越来越偏向普通话与东北话了,南方一些词也进入了北京话。随着老北京人正快速变成“北京户口”与“在北京长期生活与工作的人”,北京话也正发生着各种融合与可吸纳变化。
2022年04月16日 10点04分
level 1
先农坛球童
你所谓的北京话也是变化后的 和几十年前都不一样
2023年06月02日 03点06分
19
智取狮虎山
以前大差不差的,听听刘宝瑞郭启儒,我爷爷辈儿父辈都这么说话,就到了80后我们这辈儿开始变
2023年06月03日 06点06分
先农坛球童
@智取狮虎山
你可以找找 1900年的视频 北京人说话 也跟刘宝瑞那代人 不太一样了
2023年06月06日 09点06分
level 11
MgO2已黑化
结婚的结到底读几声?
2023年06月19日 09点06分
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