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防止利用公众对流失文物的关注而炒高价格的行为,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方面。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生前接受东方早报的采访时曾说,“圆明园兽首的最大价值是见证了罪恶,其中承载着民族情感,但不宜过分炒高其价格。”
回顾近些年,不少流失海外或民间的文物都“物归原主”。今年,就有两批文物归国,其中包括11月从美国“回家”并正式移交给南京博物院的361件珍贵文物,以及历时10个月追索回国的68件走私文物,这些文物曾流失英国25年。让我们跟随这些图片,看看这些年通过各种方式“回家”的流失文物。

“传统+科技”的方式可以帮助流失海外千年的古壁画“回家”。 2018年10月10日,山西太原美术馆内,市民正在参观流失海外的千年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这幅巨型壁画是借助高科技手段按照1:1的比例还原制作,首次在国内展出,免费供游人近距离参观。据了解,在上世纪20年代,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壁画也未能幸免,流失到欧、美、亚洲等一些国家的博物馆及私人手中,此次展出的80余件壁画作品都是中国流失在海外至今未回归的国宝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