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记录
长门有希的水瓶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mortal♀ 楼主
12.千与千寻
五星
ゼロになるからだが 耳をすませる,生きている不思議 死んでいく不思議,花も風も街も みんなおなじ,
这几句已经神了
我支持这个答案网页链接
虽然很多作品可能表面看上去很恬淡优雅,但宫崎骏其实是感情色彩相当强烈的人,在艺术创作上属于暴君和天才的并存。从《幽灵公主》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千与千寻》最优秀的一点就在于宫崎骏压制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强烈感情色彩和强烈的批判性。故事性也被省去,通过画面,镜头和对话来描述一种思想。就像白龙对千寻的关心,对于名字的铭记,还有通往未知的列车。都深刻地触碰到了生与死这个话题,就像《永远同在》里面唱到的“ゼロになるからだが 耳をすませる,生きている不思議 死んでいく不思議,”这是对生命和人生最美好的也是最后阐述。宫崎骏克制了很多感情,但并没有简单的压抑,而是尽可能没有让作品受限于强烈感情所产生的清节而是去单纯表达思想。当然《幽灵公主》也是宫崎骏最好的作品之一。
2021年12月28日 23点12分 114
level 9
mortal♀ 楼主
13侧耳倾听
少女发现自我的旅程,在感情插曲与成长中女主认识到生命远不如表面上的单纯,这种混沌不清让她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然而,借着爱的力量,少女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在。不去欺骗地,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未来。
“我真是一点都不可爱”,这种矛盾与怀疑自己的心理恐怕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剧中与父母的和解也很真实(当然我们并没有这样的真实)自己怀疑自己的作品不够完美却得到真诚的赞扬从而大哭落泪这个片段真是万分感慨。反观之爱情在这部剧中的存在更像一个踏板,在上坡的时候少女帮他推着车子说“我不想成为累赘”便能看出这种爱情中的独立意识——爱情是为了升华自己,帮助自己发现自己。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不辜负,坦诚而热烈地活着。
2021年12月28日 23点12分 115
level 9
mortal♀ 楼主
14红辣椒
五星
各方各面都很好,想吐槽的是咱能不能别整个大胖子这种形象了,今敏你是有什么癖好嘛?不过无论在梦境还是在现实,对你的爱都是真的。
2021年12月28日 23点12分 116
level 9
mortal♀ 楼主
15,2001太空漫游
五星,评价如下,等我搬运一下。
2021年12月28日 23点12分 117
level 9
mortal♀ 楼主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li(来自豆瓣)
来源:m网页链接
一直以来,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在大众的眼里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类的事物,比如很多人一直把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作为科幻小说的典型,但实际上现代的科幻小说和之前的科幻小说早已经不能混为一谈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更多是吐出一种大胆夸张但又实际的想象力,配合一种浪漫而又有趣的气质。但现代的科幻小说早已经不能这么写了,这里边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作家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牛顿物理学下那个庄严肃静而又富有规律的宇宙被破碎,宇宙变得更加神秘,深邃而又不可理解。不仅如此,心理学的发展也对科幻小说的创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性,人的意识,人的思维存在基础问题变得复杂而不可解。
一些比较平庸的科幻小说在描写宇宙未来场景的时候依然用的是当下的思维方式,但是伟大的科幻小说他会突破这一切,他会尝试去破解爱因斯坦等人所遗留的哲学性问题,宇宙的存在与人的思维之间的关系,2001正是这一部电影,虽然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很长而且节奏慢的电影,但是他的关键性片段只有三个,这三个片段又代表了作者试图想要说明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片段开头写了“the down of man”大概就是人类的黎明的意思,这里边人类的祖先正在从动物到人的路上,此时的人类,和大多数动物并没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面对强大的猎食者他们也束手无策,只能报团取暖,躲在一起。突然,天空中出现了黑曜石,他们触摸这块黑曜石,有黑猩猩领悟到了什么,捡起地面上的骨头块作为攻击的武器。然后这块骨头升向空中,变成了宇宙飞船。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想要表示人类的第一个突破,就是突破了思维的局限,第一次用工具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这个片段想要表达了目的。一旦人类在思维上有了这种突破,那么日后宇宙飞船的产生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这种“思维上的突破”表面上看仅仅只是使用工具,但其背后有着更深的内涵。在探索这种内涵之前我们可以先去思考一下非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区别,再思考一下普通动物和人类的区别,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区别在于一种本能和动机,最初始生命是有本能的,远离死亡而去追求更多的食物或者资源来确保生命的延续,随着进化,这种本能逐渐变化为一种本能脑,那些最低端的爬行动物不会思考,也没有情绪上的变化,但是他们会害怕,也会感到舒适,也会识别哪些东西对自己有害,哪些东西对自己没有害,会本能地求偶,本能的进食等等。生命的第二个突破主要发生在一些哺乳动物之上,它们逐渐地发展出来了情绪脑,就像家里养的猫猫狗狗会对人去爱一样,虽然不具有具体的思维能力,但依然可以去爱,去依赖,甚至还会去讨厌。这种感情纯粹建立在一种短暂的大脑电流之上,所以在生命的情绪脑阶段并没有思维和判断的地方,更谈不上独立意识。而在情绪脑之后的理智脑则真正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了起来,这也是人类的祖先从动物迈向人类至关重要的一步-----------猿猴捡起了骨头,猿猴意识到骨头有用,猿猴拿骨头杀死了攻击他们的其他猿猴,黑曜石所带来的珍贵的礼物就是这种破除思想上蒙昧的工具,人类的前途也被照出了一点光亮,并且太阳会越升越高。
当然,作者并不认为这就是生命的最终阶段了,关于这点我会在后面多谈一些。让我们先来看电影中第二个片段,这个片段也是这部电影中最震撼的一个地方。人工智能哈尔似乎有了独立意识,最终,主角在哈尔那些冷静而又让人窒息的求救中杀死了哈尔。
我们很多时候想当然地认为机器和生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似乎科学不这么认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类思维本质上依然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那也就是说,如果给电脑这样足够精细的设计,那他也能像人一样产生意识。
那这里就有一个非常恐怖的问题了:“意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哈尔的结构复杂已经复杂到了他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测试,图灵测试已经难不倒哈尔了。但如果我们依然执着地认为人类和机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话,那就说明我们骨子里面是不相信科学的,我们最相信的东西还是一些直觉性的东西。但我们如果认为机器有思维的话依然会陷入另一个困境--------机器的思维只不过是人类设计的复杂程序对各种信号的处理,人类的思维也是这样的,人类思维本质依然是对各种信号的处理,那么这里你应该意识到问题了---------人类的意识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人类只是“看上去有意识”,宇宙大爆发的一瞬间由于物理规律,以后每个时间点的宇宙形象已经确定了,你下一秒要做什么都已经是被确定的事物------你并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接受规律支配的一份子而已。
当然,这种理论并不是不可反驳的,首先我们可以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根本就拒绝这种科学上对意识的解释,费耶阿本德也曾经批判过很多唯科学论,毕竟你一辈子也没法亲眼目睹原子或者分子的存在,即使目睹了也不一定能够确保眼前事物的真实性-------
2021年12月28日 23点12分 118
level 9
mortal♀ 楼主
有人说这种“星孩”很可能是一种尼采式的隐喻,不管导演有没有这种想法,我们也可以在剧情中看到“星孩”确实和尼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开头中黑曜石与人类的第一次接触就是让人类在思维上有了真正的跨越,从此之后,人类能够思考,在那些简单的情感脑之后,人类有了真正的感情,我们能够思考,能够享受孤独,能够去爱。然而人终究是人,还是摆脱不了种种限制。如果说生命的第一次跨越是从本能脑到情感脑的跨越,第二次跨越是从猴子到人的跨越,那么第三次跨越就是人向“星孩”的跨越。第一次的跨越的意义在于生命真正产生了情感,不再只是自然陌生的事物,第二次跨越的意义在于我们真正有了思维,自此人类个体才开始真正独立起来(不仅仅是使用工具那么简单),那么第三次跨越,就是摆脱之前生命中所残留的愚蠢的目的性从而跨向审美的道路,人类只不过是一个从猴子到超人之间的桥梁,即使生命中会出现一些神性,但更多地依然是那些恐惧,那些害怕与卑贱,与此同时持有太多对生命意义的无意义追求。当然,在这里也肯定无法论述太多尼采的思想,但那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大无比的星孩,正代表着脱离了生命限制的自由自在的,看穿过去与未来的神级生物,接近尼采笔下的那种超人。自此,生命才真正完成了从此岸向彼岸的跨越,才完成了真正的彻底地进化。整部电影也如德勒兹所说“黑石,代表了大脑三种阶段:动物,人类,机器”实质上,到电影的最后,这部电影已经脱离了寻常科幻电影的范畴,而着重于探讨思想的边界和人类的终极问题了。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但是整部电影总体来看,是一部画面精美,富有隐喻,善于制造氛围的电影。
2021年12月28日 23点12分 119
四星,评论放下面
2021年12月29日 15点12分
level 9
mortal♀ 楼主
111.极简欧洲史
四星,真“极简”,这么薄薄的一本书让他面面俱到是不可能了,甚至介绍清楚各种大型历史事件也困难。这本书才用的叙述方式是从民族,宗教和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欧洲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根本原因。
2021年12月29日 15点12分 120
level 9
mortal♀ 楼主
112—204
刃牙,刃牙2 范马刃牙
2021年12月29日 15点12分 121
level 9
mortal♀ 楼主
2021年12月29日 15点12分 122
level 9
mortal♀ 楼主
205.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五星,优秀的,让人很舒服的文学评论。
2021年12月29日 23点12分 123
level 9
mortal♀ 楼主
206.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五星,与那些喜欢让痛苦高贵化的作家不一样。在大江这里,痛苦与卑劣和卑微是密不可分的,整本书有一种“暴烈”在其中——面对自身的丑陋的自我毁灭倾向。鹰四在个人的撕裂之中,希望用死亡来获得价值观的解脱却未果,在永远的地狱之中忍受着惩罚——也许这也是一种解脱吧。
2021年12月29日 23点12分 124
level 9
mortal♀ 楼主
207.一桩事先声张的谋杀案
四星,三年之后重新阅读马尔克斯。无论做什么还是怎么想命运还是朝着不可避免的方向走去。
2021年12月30日 02点12分 125
level 9
mortal♀ 楼主
208.传统十论(借标走出帝制)
四星
这本书主要谈论中国如何走出帝制,以及中国为什么会走出帝制而不是君主立宪这条道路。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导致了君主立宪的不可能,感觉作者是非常温和的,尽量不涉及当代问题,然而没什么用,照样被封了。
2021年12月30日 03点12分 126
level 9
mortal♀ 楼主
209.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五星
比较粗地阅读了一遍,对我而言里面的内容难免过于重复了,但是作者的学术能力和洞察能力是绝对一流的。简单来说,这本书论述了在资本主义推演的时候,家庭在其中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家庭的权力关系在资本注意之下形成了新的父权制。很明显,资本主义之下,女权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这也是必须去面对的问题,不是一个“历史潮流”就能够掩盖的。
2021年12月31日 20点12分 127
level 9
mortal♀ 楼主
210.历史深处的忧虑
五星
如饥似渴地三个小时读完,难以想象这本书出现在90年代的中国人眼中的时候,会给他们造成怎么样的感觉。虽然书中很多观念多少有点过时,但毕竟瑕不掩瑜。美国的国家凝聚力来源于其发展和传统。有两个旗帜:一个是自由,一个是隐私。在美国法律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种种矛盾也浮现出来。美国不是天堂,也不会有地方是天堂,辛普森案的受害者的灵魂依然没有安息。依然有很多悬而未解的深层矛盾,就像这本书的标题一样“历史深处的忧虑”。但是这个国家虽然不是完美的,但他们的信念却让很多人相信一切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为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形成做出贡献。
2021年12月31日 20点12分 128
首页 3 4 5 6 7 8 9 10 1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