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紫雨妖瞳
楼主
杨京英等:2005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研究 www.cnfol.com 2005年12月19日 1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杨京英 王强 任小燕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地区,对全国经济的贡献也最大,特别是跨入新世纪后,两个三角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比较研究它们的经济发展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长三角)是指由沪、苏、浙三省市中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2004年长三角的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8212.12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1%和6.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指广东省珠江流域的14个市、县、区组成的区域,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451.36万人,分别占全国的0.4%和1.9%。 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长三角和珠三角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走势,两个三角洲对全国经济的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 (一)两个三角洲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3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3.7倍。 2004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28775亿元,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13394亿元。两个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42169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876亿元)的30.8%,比2000年的24.9%上升了5.9个百分点。 2004年长三角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040元,珠三角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639元。两个三角洲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9546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61元)的3.7倍,而2000年两个三角洲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1545元,是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6元)的3.0倍,两个三角洲人均水平与全国的距离进一步扩大。 2000-2004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GDP及人均GDP 地区 2000年 2004年 GDP(亿元) 人均GDP(元) GDP(亿元) 人均GDP(元)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计 22315.8 21545 42169.4 39546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15954.8 19816 28775.4 35040 上海市 4551.2 34547 7450.3 55307 南京市 1021.3 18546 1910.0 33050 苏州市 1540.7 26692 3450.0 57992 无锡市 1200.2 27653 2350.0 52825 常州市 600.7 17635 1100.6 31665 镇江市 452.0 16967 781.2 29235 南通市 736.4 9374 1226.1 15806 扬州市 472.1 10515 788.1 17359 泰州市 405.3 8082 705.2 14014 杭州市 1382.6 22342 2515.0 38858 宁波市 1175.8 21786 2158.0 39173 嘉兴市 538.4 16279 1050.6 31506
2005年12月19日 08点1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