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我是😍的老巢
楼主
我记忆里的元宵节是喧嚣、热闹、温馨而美好的,正如诗中所言:“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小时候,因为住在家属大院,元宵节这天没有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这些民俗活动,不过单位会组织大型烟花表演,作为春节最后的压轴节目,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翘首以待。元宵节那天傍晚,我们早早吃了晚饭,一家人簇拥着下楼,这时,广场上、楼栋边早已站满了人,大人们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三五成群地聊着天,孩子们从小区东边追逐打闹到西边,试图找一个欣赏烟花的最佳位置。小公园是烟花的燃放地点,外面拉起了一圈警戒线,每隔几米都能看见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线外“严防死守”,生怕一个不留神孩子们就趁机钻进去。
晚上七点,烟花表演正式开始。喧闹声渐渐弱了下去,忽然,“咻”一声,一道白光腾空而起,随后“嘭”的一声,在十几米的空中炸开。紧接着一条宽十几米的“银色瀑布”闪亮登场,无数白色火花直泻而下,光芒四射、所向披靡,迸发着强劲的生命,周边瞬间亮如白昼,人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咚咚咚”,一声声爆破接连响起,红的、紫的、绿的,蓝的……各种颜色的烟花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在空中争奇斗艳,绽放在黑色的“幕布”上,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不自觉地举着手机拍摄,记录下这壮观而缤纷的瞬间。有的烟花尾巴上还带着小小的降落伞,燃烧着火星子摇摇晃晃地随风飘远,孩子们兴奋地喊着、跳着、追着跑。尖叫声、赞叹声、欢呼声在空中融成一片,久久回荡。
等到烟花表演完毕,大人们也陆续回家去了。夜色中弥漫着一大片烟花燃放后的粉尘,待味道散去后,方见那一轮皎洁的圆月悬在空中。我们玩累了回到家,此时母亲早已煮好了一碗碗汤圆,我和妹妹争抢着趴在桌上仔细端详,比着谁先挑出一碗分量最足的捧在怀里,半口下去,软软糯糯、滑而不腻,甜香在齿间流转,霸占了所有味蕾。汤圆破了肚皮,里面的黑芝麻馅溢出来,我顾不上烫嘴,边吹着气边把剩下的半个送入口中,忍不住又吃了四五个,顿觉心满意足。母亲总是在旁边督促,一本正经地说着“糯食吃多了会肚胀”,顺势收了碗筷,转身钻进厨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吃过元宵,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相比于喜庆的电视节目,我和妹妹更爱听父亲讲有趣的工地故事。作为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名普通的建筑者,他架过桥、修过路、盖过楼房、建过高铁。“隧道是怎么钻进大山里的?”“在水里怎么能建起这么长的桥呢?”每次父亲讲完故事,我们都会好奇地提出很多问题,父亲总是很耐心地解答,拿出相机给我们看他拍下的现场照片,有时还在白纸上画草图,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大桥的修建过程。在我们眼里,他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坐着爸爸建的高铁环游世界。”“能不能带上我啊?”“当然,还要带上妈妈。”父亲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摸了摸我的头。我能感觉到父亲的手很粗糙,但是温暖而有力。
印象里,过了正月十五,意味着年也就结束了。父亲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工地,我和妹妹站在门口,看着父亲的身影,计算着他下次回来的时间,心里有一股淡淡的离别忧愁。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笑着、跳着向前跑去,跑着跑着,漫天的烟花鞭炮消失了,绚烂的霓虹彩灯挂起;跑着跑着,父母老去了,我们也长大了。
2021年02月26日 01点02分
1
小时候,因为住在家属大院,元宵节这天没有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这些民俗活动,不过单位会组织大型烟花表演,作为春节最后的压轴节目,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翘首以待。元宵节那天傍晚,我们早早吃了晚饭,一家人簇拥着下楼,这时,广场上、楼栋边早已站满了人,大人们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三五成群地聊着天,孩子们从小区东边追逐打闹到西边,试图找一个欣赏烟花的最佳位置。小公园是烟花的燃放地点,外面拉起了一圈警戒线,每隔几米都能看见一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线外“严防死守”,生怕一个不留神孩子们就趁机钻进去。
晚上七点,烟花表演正式开始。喧闹声渐渐弱了下去,忽然,“咻”一声,一道白光腾空而起,随后“嘭”的一声,在十几米的空中炸开。紧接着一条宽十几米的“银色瀑布”闪亮登场,无数白色火花直泻而下,光芒四射、所向披靡,迸发着强劲的生命,周边瞬间亮如白昼,人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咚咚咚”,一声声爆破接连响起,红的、紫的、绿的,蓝的……各种颜色的烟花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在空中争奇斗艳,绽放在黑色的“幕布”上,让人目不暇接。人们不自觉地举着手机拍摄,记录下这壮观而缤纷的瞬间。有的烟花尾巴上还带着小小的降落伞,燃烧着火星子摇摇晃晃地随风飘远,孩子们兴奋地喊着、跳着、追着跑。尖叫声、赞叹声、欢呼声在空中融成一片,久久回荡。
等到烟花表演完毕,大人们也陆续回家去了。夜色中弥漫着一大片烟花燃放后的粉尘,待味道散去后,方见那一轮皎洁的圆月悬在空中。我们玩累了回到家,此时母亲早已煮好了一碗碗汤圆,我和妹妹争抢着趴在桌上仔细端详,比着谁先挑出一碗分量最足的捧在怀里,半口下去,软软糯糯、滑而不腻,甜香在齿间流转,霸占了所有味蕾。汤圆破了肚皮,里面的黑芝麻馅溢出来,我顾不上烫嘴,边吹着气边把剩下的半个送入口中,忍不住又吃了四五个,顿觉心满意足。母亲总是在旁边督促,一本正经地说着“糯食吃多了会肚胀”,顺势收了碗筷,转身钻进厨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吃过元宵,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相比于喜庆的电视节目,我和妹妹更爱听父亲讲有趣的工地故事。作为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名普通的建筑者,他架过桥、修过路、盖过楼房、建过高铁。“隧道是怎么钻进大山里的?”“在水里怎么能建起这么长的桥呢?”每次父亲讲完故事,我们都会好奇地提出很多问题,父亲总是很耐心地解答,拿出相机给我们看他拍下的现场照片,有时还在白纸上画草图,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大桥的修建过程。在我们眼里,他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坐着爸爸建的高铁环游世界。”“能不能带上我啊?”“当然,还要带上妈妈。”父亲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摸了摸我的头。我能感觉到父亲的手很粗糙,但是温暖而有力。
印象里,过了正月十五,意味着年也就结束了。父亲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工地,我和妹妹站在门口,看着父亲的身影,计算着他下次回来的时间,心里有一股淡淡的离别忧愁。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笑着、跳着向前跑去,跑着跑着,漫天的烟花鞭炮消失了,绚烂的霓虹彩灯挂起;跑着跑着,父母老去了,我们也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