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百家姓之29·说金】(溯源+聊角儿+侃戏)
京剧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断更已久……
新的一年,以新贴祝大家新年愉快。心想事成。
2021年01月04日 02点01分 1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2021年01月04日 02点01分 2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先拉一个目录,如果有看不到的,应该为度娘所“谋”……
第一部分 溯 源
第二部分 聊 角 儿
【振鬣长鸣万马喑·说金秀山】
【霹雳声如裂琵琶·说十全大净金少山】
【制曲篝灯兴未阑·说金仲荪】
【奉恩将军亦能歌·说小生名家金仲仁】
【金氏多姝互擅名·说金姓坤伶】
【人生如寄不虚劳·金姓名家补遗】
第三部分 侃 戏
【赢得人呼薄幸郎·说《金玉奴》】
【红梅山前自为王·说《金钱豹》】
2021年01月04日 02点01分 4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第一部分 溯 源
“我主爷起义在芒砀,拔剑斩蛇天下扬……”
这是麒派名戏《追韩信》中脍炙人口的一段唱,周信芳擅此戏,与唐韵笙擅《好鹤失政》,齐名并美,一时有周追唐赶之誉。刘邦斩蛇起义,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他被包装成为了“赤帝之子”,所斩白蛇,据说为“白帝之子”,趴在路中间,被喝多了“酒驾”的刘邦给劈了。白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关于白帝,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白帝就是少昊金天氏。多说几句,有一出京剧叫《白帝城》,刘备兵败夷陵,死在了白帝城,《空城计》中诸葛亮不是有唱词 “先帝爷白帝城龙归海境”么,汉调把《白帝城》、《七星灯》和《洪羊洞》合称“三死”。很多小朋友都知道白帝城,因为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不过白帝城得名白帝,却是因为他的建造者公孙述曾自号白帝而得名,公孙述自号白帝并不是为了纪念少昊金天氏,而是因为他在山上筑城,城中有一口井经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因此自号白帝。
少昊自穷桑登帝,后来迁往曲阜,如今曲阜除了孔林之外,在城东云阳山还有少昊陵。少昊的子孙中,有一支简化他的号“金天氏”而为姓氏,就是金氏,这就是金姓的来源之一。
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大败浑邪王和休屠王,浑邪王说服休屠王共同降汉,后来休屠王反悔,浑邪王便杀了休屠王,率领他的部众四万多人降汉。休屠王的儿子金日磾无所依归,随母亲归顺于汉室,汉武帝因霍去病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金日磾后来成为汉室重臣,汉武帝去世前,临终把太子刘弗陵托孤给霍光和金日磾。金日磾的后代子孙,就以汉武帝所赐之金为姓氏,融入汉族,相传至今。有一出戏叫《取桂阳》,说的是赵云智取桂阳的故事,《取桂阳》二本即《取武陵》,演的是张飞取武陵的故事,武陵太守武陵太守金旋就是金日磾的后人。
除了金日磾,满清也有不少部族汉化改姓为金。京剧史上著名的小生名家金仲仁先生就是一例,他本是满清宗室,原名爱新觉罗·春元,世袭将军衔儿,后来却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唱戏。除此之外,金秀山、金少山父子也是满族人。
也有金姓源于官职。当年刘秀跑到京城长安做“西漂儿”,看到执金吾出行,前呼后拥,威风十足,于是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浩叹。(我曾在《京剧版历史上的今天》中讲过一个段子,菊外兄北漂儿,慨叹:做官当做实权部,娶妻当娶李胜素。:)怀念,怀念当初发帖与诸多吧友互动的日子。)隋唐时期训诂学家颜师古曾说:“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执金吾在汉朝时,等同九卿,也是高官。执金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的,称金吾氏,后来简化为金氏。三国后期,曹魏在丞相府专门设有金曹官署,长官称金曹掾,下设金曹属一人。金曹官署主要负责掌管货币、盐铁之事。金曹掾、金曹属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金曹氏,后来简化为金氏。
还有一部分金姓源于改姓,五代时期钱镠建立吴越国,“镠”“刘”同音,为了避讳,他下旨吴越国刘氏族人皆改为金氏。清朝初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名张采,明朝灭亡后,他改名为张人瑞,字圣叹,后来为了让笔名更加响亮,又改姓为金氏。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塑造了一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忠臣朱国治,实际上这位朱国治大人在史上有“朱白地”的称号,他任江苏巡抚的时候搜刮无度,被如是称呼。这位朱国治大人发起哭庙案,罗织罪名杀死了金圣叹、倪用宾。金圣叹对后世尤其是文学评论有着巨大的影响。他曾经写过一副戏台联,曰:这老翁舍得几文钱,斋僧布道,加几年阳寿足矣。胡为乎,使金童玉女引上天堂;呀呀呀,玉帝也嫌贫爱富; 那婆子偷尝两片肉,破戒载荤,打两个嘴巴够了。又何必,差马面牛头拿归地狱,哈哈哈,阎王乃重畜轻人。
金姓还有其他来源,就不一一赘述。
2021年01月04日 02点01分 5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第二部分 聊 角 儿
如果提及时下舞台上的京剧演员,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沪京的小生金喜全。金喜全在中国戏曲学院时曾得茹绍荃、萧润德、张春孝、毕高修等名家亲授,后来又成为叶盛兰的入室弟子,是目前很不错的一位叶派小生。比金喜全年长许多的,沪京还曾有位名丑金锡华先生,金锡华师从孙正阳、艾世菊,博采众长,才艺精进。他戏路宽广,擅演不同类型的人物,尤以彩旦见长。国家京剧院也有一位金姓名丑金立水,金立水曾授业于萧长华、高富远、汪荣汉,是孙盛武的入室弟子,他口齿清楚、唱念做俱佳,善于表演,且幽默诙谐、讲究身份、雅俗共赏,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刻画出各种人物形象。
接下来我们深入的聊一聊一些逝去的金姓名流。
2021年01月04日 02点01分 6
金喜全拜过叶盛兰?错了吧,应该是叶少兰的入室弟子。
2021年01月21日 00点01分
回复 小织帘馆主 :[呵呵]多谢指正,这种错儿[黑线][黑线][黑线]只能说打字时脑袋一时短路了……
2021年01月21日 08点01分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制曲篝灯兴未阑·说金仲荪】
题记:语出金仲荪《言仲远贻诗遇奖所编剧本本赋此奉谢》一诗:闭门无计遣心安,制曲篝灯兴未阑。敢惜文章供笑骂,要从人海种悲欢。才惭洪桨传声远,友痛罗姚学步难。为谢新诗重拂拭,近时风义在伶guān。
金仲荪(1879-1945),原名金兆棪,号悔庐,是著名的诗人、教育家、京剧剧作家。liú道铿(号放园)曾经写过一首绝句《题霜晓盦裁曲图》:“久客jiāng南鬓欲丝,重来燕市少新知。喜逢霜晓盦中客,听拍红牙按小词。”霜晓盦,就是金仲荪的书房,所以金仲荪还有个号叫霜晓盦主人。
金仲荪祖籍浙jiāng金huá,出身guān宦人家,父qīn金芷圃曾guān至直隶州判,长兄金兆丰,字瑞六,号雪荪,是清史专卝家,曾任京师大学堂提调,也就是北大的高级干卝部。金仲荪幼承家学,曾考卝中举人,并曾在福建为吏数年,深悉清廷腐卝败以及民智闭锁,于是励志教育救囯,考入京师大学堂,并在毕业后回到故乡办学。武昌起卝义时,清zhèng卝府驻金huá地卝方卝guān卝吏大多弃guān而逃,他挺身而出,组卝织临时jun卝jǐng事务所维持治安,并在吕公望等人支持下,光卝复了金huá及所属八县区。
之后他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从zhèng经历,曾担任过囯卝会卝议员,由于他做事激进,敢于抨击时弊,曾当选为参议院财zhèng卝委卝员会主卝席。后来袁世凯解散囯卝会,他被卝迫出走。袁世凯洪xiàn称帝后,他返回浙jiāng,策动起卝义,参与护囯战争。黎元洪任大总统复民元约fǎ重开囯卝会后,他再次北上卝任囯卝会参议,黎元洪解散囯卝会后,他响应孙中山号召,到广州参加囯卝会非常会卝议,任junzhèng卝府秘卝书厅卝长。南北议和后,他第三次北上,继续在参议院工作。曹锟贿选总统,他目睹囯事曰非,激愤致疾,于是改号悔庐,决意退出zhèng卝治舞台。
金仲荪因为诗词之好,结识了大他七岁的罗瘿公,成为莫逆之交,之后他又通卝过罗瘿公在上卝海认识了程砚(艳)秋,并曾为程砚秋撰写台联于丹桂第一台,联曰:艳sè天下重,秋声海上来。1924年罗瘿公病危,在临终前把程砚秋托付给了交情深厚的金仲荪,恳卝请他排除一切困难,给程砚秋以扶植。罗瘿公逝世后,程砚秋对金仲荪执弟卝子礼,事无巨细都与他商量,而金仲荪则以半师半友自居,对程砚秋全力护持。
他从罗瘿公手中接过接力棒,以罗氏未完成的《碧玉簪》一戏为开端,开始了编剧生涯。《碧玉簪》这出戏是移植于jiāng南地方戏曲,是越剧、绍剧、婺剧常演的剧目,其中“三盖衣”一折脍炙人口,而金仲荪原籍金huá,可以说这是他的家乡戏,他比较熟悉,所以改起来得心应手。剧本编完之后,程砚秋如往常一样拿着剧本去见王瑶卿,请王瑶卿过目,帮忙安腔,指导排演,但王瑶卿看不上这种移植于地方戏曲的本子,认为“只配拿到天桥去演”,给乘兴而来的程砚秋泼了一瓢凉水。程砚秋并未灰心,他决定自己编腔,金仲荪qīn自担任导演,这出戏公演的时候很受观众欢迎,取得了很大成功。而王瑶卿看了演出之后,也发出由衷的赞叹。
之后,金仲荪又完成了《聂隐酿》、《梅妃》、《沈云英》、《文姬归汉》、《斟情记》、《荒山泪》、《春闺梦》(这出戏是否为金仲荪所编有一定争议)等剧本,还整理改编了老戏《朱痕记》和《柳迎春》,不少都成为程派的经典剧目。其中《文姬归汉》与《红拂传》、《梅妃》并列为程氏早期的三大名剧,不仅累身,更是累心,因此不轻易露演。尤其是《文姬归汉》,每年只演一次,如在北卝京,多在年终封箱时才演出;如在外地,则于临别纪卝念时(往往是最末场)演出。这更吊起了观众的胃口,总是争相一睹,惟恐失去难得的观赏机会。
金仲荪所编之剧目,多以反帝、反封卝建题材为主,具有一定进步思想。他在《碧玉簪》中对于饱受封卝建礼教压卝迫的所谓“贤妻良母”给予有力揭卝露,《聂隐酿》则反映了一个少卝女向包办婚姻进行的挑战,《梅妃》批判了一夫多妻,《沈云英》一盘了男泉思想,《文姬归汉》抨击了软弱的外交zhèng卝策。而且他在剧本创作时,很少采用那种宣教式的做fǎ,程砚秋曾说他创作剧本,“不与环境冲卝突,又能发挥高尚思想”,他往往把要阐述的思想内容,寓于剧情之中。比如,在《荒山泪》一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两个公差bī税,遇到老虎,可是老虎走到两个公差身边,闻了闻又走开了,二公差相视一下,念道:“咱们都没人味儿了!”这既是戏剧性笑料,也是一种颇为辛辣的讽刺。
1930年,中卝huá戏曲音乐院成卝立,金仲荪任南京分院副院长,并主持编辑出版当时很有影响的戏曲理论刊物《剧学月刊》,此外他还参与创立了剧艺实进会。1936年焦菊隐出囯留学,他接任中卝huá戏曲专科学校校长,开始了新的戏曲教育生涯。因为他熟悉剧本创作,还当过导演,因此他对戏曲教育工作也很在行,成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教育家。而他对人和善慈祥,对学卝生循循善诱,大家都叫他“金菩萨”。他在主持戏校的几年时间中,善于总结经验,发扬已有成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学校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并培养了包括李和曾、王金璐、储金鹏、李金鸿、四块玉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的演艺人才。
中卝huá戏校被卝迫停办后,金仲荪蛰居在家,曰伪曾看重他的名望,许以北大校长之职,邀他出山,被他一口回绝。但此时的他没了收入,只能靠典当度曰,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接受曰伪的邀请。后来他贫病交加,穷的连《二十四史》都mài了,程砚秋去看望他,了解到他的窘况,就筹了一笔款子让儿子去送给金仲荪,金仲荪不接受馈赠,写信说算是借贷,并随信附上借据。程砚秋复函道:“朋友夙有通财之义,何言借还二字。尊据已付丙矣。”丙者,火也。1945年金仲荪因病去世,临终前嘱咐家人:“曰本鬼卝子要是垮了,你们一定要到我坟前祭告,放几挂鞭炮。”正所谓:王师北定中原曰,家祭无忘告乃翁。
据说在中卝huá戏校的时候,金仲荪曾问程砚秋:“阁下要将程腔,唱到何种境界呢?”程先生以《前赤壁赋》作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主要参考资料】
① 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北卝京燕山出版社 ;
② 北卝京市艺术研究所&上卝海艺术研究所组卝织编著《中卝囯京剧史》,中卝囯戏剧出版社;
2021年01月04日 02点01分 9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奉恩将军亦能歌·说小生名家金仲仁】
小生名家金仲仁现在很少被提起,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在四大名旦被叫的最火的年代,他曾和姜妙香、叶盛兰和俞振飞被称为四大小生(还有种说法是程继先、金仲仁、姜妙香和王又荃被称为民后四大小生)。很多剧评家对他的评价很高,刘嗣在《国剧角色和人物》一书中就称赞“金仲仁是仅次于程继先的全才小生;唯一缺点,就是胖了一些。”孙老乙《当代名伶传》中也称赞他“武工甚好,小生在上海唱《雅观楼》者,金仲仁实为第一人。仲仁……能戏之多,程继先后一人而已。”《京剧二百年之历史》则引用当年王瑶卿的话,称“今之小生,朱素云长男也,金仲仁次男也,姜妙香三男也,王又荃四男也,以此可见彼在剧界之地位。”
金仲仁(1886~1950),本名爱新觉罗·春元,生于北京城内皇族之家,他的父亲阿昌阿,是清礼烈亲王代善的八世孙,世袭奉恩将军,金仲仁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病逝,于是刚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就袭了父亲“奉恩将军”的爵位,同样他也承袭了父亲的爱好。因为庄清逸曾在《票界怀旧录》中提到金仲仁的父亲“阿得一君,工文武老生兼小生,光绪初年,入翠峰庵赏心乐事。”
幼年的金仲仁除了读书和武术之外,非常喜欢京剧。他从十三岁那年开始和内廷供奉、别号“砌末张”的张七学小生戏,开蒙戏是《镇潭州》,之后他又向茹莱卿、姚增禄、曹心泉等名师问艺,学了《雅观楼》、《石秀探庄》、《雄州关》等戏,还有不少资料提到他曾向老伶工姜耗子学小生戏。他曾在翠峰庵、肃王府票房串演,并在此期间结识了王瑶卿,并成为好友。(王瑶卿有一篇发表在《剧学月刊》上的自述性文章《我的中年时代》中曾提到常到肃王府票房活动的“还有春仲仁唱花脸的,外号叫春老太,就是现在名小生金仲仁。”)
关于金仲仁下海的过程,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他的公子金玉书说清廷由于政府需要,让他进入只有皇族才能进入的贵胄法政学堂学习,在学习期间,戊戌变法失败,维新运动余波冲击了贵胄法政学堂,影响了金仲仁的思想,他亲身感受到清廷腐败,于是厌烦了皇族生活,决心下海。但也有人说是辛亥革命爆发后,王瑶卿等人力邀金仲仁下海,于是他拜德珺如为师,正式成为了一名专业的京剧演员,并改名金仲仁。《梨园二百年之历史》也提到金仲仁在“第一革命之际,适为贵胄法政学堂学生,及革命告成,清朝没落也,断念决心,投身剧界。”而金仲仁自己在《十三绝图序》中也说自己宣统元年进入贵胄法政学堂学习,后肄业,没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国体变革,他于是“弃儒遨游四方以广见闻”,他幼年嗜好皮黄,认为京剧舞台上小生角色是最难演的,于是下定决心研究小生行当,但凡小生戏文武昆乱无不悉心探讨练习而成就之,之后就正式下海投身梨园界,以此为生,并深受南北各省欢迎。所以他正式下海当在辛亥革命后,而且可能是“被动”的,因为清廷覆亡,失去收入来源,不得不下海以此谋生,这在当年并不是个例。
金仲仁唱法宗德珺如,做、念则学王楞仙。他的唱腔,主张不以巧取胜,而是每出戏应有其独特的唱腔,应根据剧中人物的个性和情节来安腔。同样西皮原板,他在《飞虎山》中唱得凄凉,在《白门楼》中唱的悲愤,而在《辕门射戟》中则气胜质壮。他的念白,嗓音宽实响亮,大嗓清亮纯净,小嗓甜润坚实,更为难得的是大小嗓结合的圆润自然,是一般小生难以做到的。他还精通音律,吐字发声讲究字正腔圆,喷、打、停、断,字字有力,句句传神,尤其念京白,字音准确,如《马思远》的满都老爷和《贪欢报》的安道全,是艺术化了的纯粹京音,既标准又受听,和王瑶卿、梅兰芳、金少山的“京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友诗在《梨园轶话》书中比较姜妙香、金仲仁、王又荃三大小生之长短,曾认为金仲仁做工最好。他在台上一唱一念,举手投足,都能与剧中人物性格、身份以及故事环境相吻合。他的表情细腻,注意发掘人物内心,用种种表演手段赋予人物活力,加强人物的感情色彩。他饰演贵胄将帅具有雍容华贵的气概,民国曾有剧评家说“金仲仁则满身富贵气,不失为公子身份。”丁秉鐩曾说他在《马思远》中的“舒明德,穿纱褂子,戴红顶雕翎,一派清朝大吏的气度,唱昆腔上,派头好极。”而后来筱翠花在上海“以叶盛兰演舒明德,就不够金仲仁有气派。”这是因为“金仲仁是大清宗室,演此戏特擅胜场。”但金仲仁也擅演穷生戏,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张古愚曾说“金之穷生戏,姜(妙香)之唱工戏,晚辈中亦少有其匹。”他在演各类人物角色时,也非常注意身段动作设计,哪怕是微小的动作也不随便处理,《玉堂春》中王金龙几番拍案,他手持惊堂木的高度、拍案的响度乃至与两位陪审官拍案的先后顺序,都能根据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有所区别。金仲仁在新戏中中,善于移植、借鉴传统戏中的表演和特殊技巧,点染生姿,他在《关王庙》中饰王金龙,就移用了《打侄上坟》中陈大官仓皇急避提鞋拾银的身段,他在《钗头凤》陆游迎接唐蕙仙时化用了《奇双会》赵宠闯辕的神情动作,堪称典范。他演爱情戏,很善于用痴气、傻气、呆气来刻画人物,把人物演得非常典型,如《悦来店》之安骥、《梅玉配》之徐廷梅等,尤能合乎身份,不失本色。
他虽然出身于养尊处优的皇族,但在学艺用功上却不辞劳苦,他经常和许德义、荣蝶仙等一起练习武功,所以武功非常扎实。他演《雄州关》的韩彦直,能手执双锤走“高吊抢背”,不仅速度快而且层次分明,长线尾子还纹丝不乱,没有深厚功底是难以胜任的。《雅观楼》等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景孤血称赞他“武工颇有根柢,虽因体胖而不减其英俊。”并赋诗云:“孰谓将军不好武,《雅观楼》前亦能舞,若为标准李存孝,更与石人成眷属。”
在近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中,金仲仁同王瑶卿、王蕙芳、马连良、程砚秋、李洪春、雪艳琴等众多名家都有过合作演出记录,王派名剧如《珍珠烈火旗》、《十三妹》、《乾坤福寿镜》、《梅玉配》、《得意缘》、《雁门关》等,都由他配演小生角色。尤其他和荀慧生合作长达二十余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荀慧生的得力臂助,其合作剧目包括《衩头凤》、《香罗带》、《杜十娘》、《绣襦记》、《还珠吟》、《红楼二尤》、《红娘》等。荀慧生常说:“好花还得绿叶扶,我得尤金、马、张、赵辅弼出色不少。”所以他也与马富禄、张春彦、赵桐珊被誉为“留香社”的四大金刚”。
金仲仁当年弟子众多,多以维字排行,高维康、苏维明、董维贤、周维俊等人,人称十三太保。李德彬经王瑶卿介绍,也拜金仲仁为师。新中国成立后,金仲仁被聘为中国戏曲实验学校教师,并与王瑶卿、王凤卿、尚和玉、马德成、谭小培和萧长华一起被称为戏校“七老”。张春贤曾向其学艺。
【主要参考资料】
① 金玉书《满族京剧演员金仲仁的艺术贡献》,《满族研究》, 1985年02期;
② 关纪新编《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③ 董维贤著《京剧流派》,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
2021年01月04日 02点01分 10
@alixixi2016 打错了,是您说的。我这里面码的错地方着实不少,实在汗颜。
2021年01月27日 08点01分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第三部分 侃 戏
金大力是《施公案》中的角色,和何路通、计全、朱光祖等人一样,原来混绿林,后来改邪归正,弃暗投明,所以像《八蜡庙》等戏中,也会有他出场。这个角色照例是花脸应工,像李连仲、黄润甫、金少山等都演过。1961年大年除夕,北京京剧团为了欢庆佳节,众多艺术家通力合作,联袂演出反串京剧《八蜡庙》,其中扮演金大力的是张君秋先生。
有这么一个段子,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福寿班有一天演出《八蜡庙》,俞菊笙的黄天霸,而余玉琴的哥哥、人称余大傻子的余春芳饰金大力,其中有一场,褚彪派金大力把守费德功家的后门,如见火光一起,不要让费德功从后门逃走,金大力应该用京白答曰,褚老英雄请放心罢,费德功的后门就交给我啦,我叫他连个屁都放不出来。结果不知道怎么搞的,余大傻子脑袋瞬间短路,答曰:褚老英雄请放心罢,金大力的后门就交给我啦,我叫他连个屁都放不出来。观众因此哄堂大笑。
当年金少山在天津演出金大力这个角色出彩,曾专门请翁偶虹量身定做专门创作了新剧本,惜乎,翁偶虹为他创作的《钟馗传》和《金大力》虽一度排练,但最终都没有上演。
2021年01月04日 03点01分 13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红梅山前自为王·说《金钱豹》】
接来下要说的金钱豹并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而是个妖怪,一个在红梅山修炼千年逍遥自在的金钱豹妖,他自诩:虎头豹面獾眼装,红梅山前自为王,洞中小妖千百对,烈烈轰轰站山岗。只因为九华圣母过生日,他去祝寿,路上遇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邓姓姑娘……
(音乐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张醉丐先生诗云:占据深山现豹形,居然兽性也通灵。独居竟想求佳偶,有女如花正妙龄。
京剧《金钱豹》的故事就此展开。坠入情网的金钱豹具有优秀的“妖”品,他并没有靠法力或者靠实力摄去邓姑娘(金毛吼赛太岁对朱紫国的金圣娘娘就是直接掳走),他只是辗转反侧,叹息不已,于是一个叫涂保的修炼五百年成精的黄鼠狼出现了,他自告奋勇,愿意去为这位金大王提亲。邓姑娘的父亲邓洪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喜”事儿,懵了,他选择了拒绝:“想你家大王,乃是一仙,小女乃是一人,有道是仙凡路隔,此事断断使不得。”涂保的对策是把彩礼一放,“使得使得”,告辞而去。
张醉丐先生诗云:异性同居讲自由,金钱豹子太风流。红丝系足通情愫,黄鼠狼能作蹇修。
邓洪忧心如焚。正在这个时候,来救星了,唐僧师徒取经路过此地,借邓家住宿,听到这件事情,于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分别变作丫环和邓洪之女,躲在闺房中,是夜,金钱豹到来,两人要抓金钱豹,金钱豹不敌,设下飞叉阵困住孙悟空,幸好天兵天将下界相助,这才把金钱豹给搞定。
金钱豹并不是这个妖怪的名字,而是他的物种,他是金钱豹修炼成精的。戏中的黄鼠狼精涂保言必称“金大王”,所以我就把这个在京剧史上很重要的角色放在《说金》中来讲一讲了。
这出戏年头也很久了,清道光四年的《庆升平班戏目》中就载有这出戏。这出戏原名《红梅山》,主角儿卖的是孙悟空,这出戏是西游题材,可是故事却不见于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可能是来自于民间传说。按齐如山先生的说法,后来俞菊笙在春台班重排这出戏,由于俞菊笙身材魁梧可嗓音又哑,演孙悟空条件较差,于是他就改演金钱豹,把豹子的身段加了很多,豹子就成了第一主角,戏名也随之改为了《金钱豹》。金钱豹这个角色以前是武花脸应工,从俞菊笙以勾脸武生扮演这个角色开始,这出戏也成了武生、武花脸两门抱的戏,随着时代的发展,武生演这出戏的越来越常见反而武花脸演这出戏的越来越罕见。
这出戏非常不好演,武打繁难,金钱豹需要勇猛武生,武功纯熟,腿脚灵活,而孙悟空也绝非等闲角色能够担当,两人之间还需要默契的配合,起打紧凑,才能演出让人目眩神惊的效果来。当年俞菊笙演金钱豹这个角色,彪悍劲捷,一时无两。为他配演孙悟空的是张淇林,两人合作,当场翻跌摔打十分火炽,珠联璧合,于是让这出戏成为传世之不朽佳作。
潘侠风说,俞菊笙演《金钱豹》,孙悟空摔锞子接叉一场,异常惊险,孙悟空腾身跃起双脚蹬空脊背向下朝前一冲,使一个“跑马锞子”,在他脊背还没有落稳的时候,豹子隔空掷来一把飞叉,不歪不斜,冲着孙悟空的肚脐而来,这叉要掷得恰到好处,早了给孙悟空开瓢,晚了孙悟空要躺在那儿等叉,所以要在时间和落点上都要掷得非常准。据说俞菊笙为了练好这飞叉,每天夜里万籁俱寂的时候,点燃一炷香,插在院中的空地上,他就随手扔叉砸香头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能信手一扔,就把香头砸灭。这是潘侠风在《惊人艺从苦中来》中所讲的。
俞菊笙之后演这出戏最出彩的是他的儿子小毛包俞振庭,用丁秉鐩的话讲,这是俞振庭“独沾一味”的一出好戏,“叱咤风云,真能演出兽性来,那种犷野凶悍的气氛,为杨、尚所不及。” 1906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他《金钱豹》的无声电影片段,该片与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其他京剧片段在大观楼影戏院和吉祥戏院放映的时候,“有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可惜已经失传。
俞振庭演出的风格也是非常火爆,处于黄金时代的他觉得没有一个好下手,自己也受限制。他就相中了自己的表弟迟月亭,那时候的迟月亭由于《四杰村》、《花蝴蝶》等戏已经大红大紫,兄弟俩一拍即合,不久俞振庭起福寿班在广德楼演出,开锣当天为了挑帘红,他特意和迟月亭唱《金钱豹》,在接叉环节,豹子扔叉和猴子摔锞子同步,然后猴子能稳稳的把叉接住,配合的毫厘不爽,结果这出戏大红特红。
迟月亭还为杨小楼的这出戏配过猴子。张伯驹平生所看的第一出戏就是杨小楼的《金钱豹》,他《红毹纪梦诗注》开篇就是:“油布遮车驶铁轮,端阳时节雨纷纷。飞叉大闹金钱豹,凛凛威风欲夺魂。”并自注云:“余七岁,随先君居天津南斜街,值端阳无雨,乘东洋车,遮油布,不能外视,车把上插黄蓝野花,以示过节。直驶下天仙茶园观戏,大轴为杨小楼《金钱豹》,亮相扔叉,威风凛凛。大喊一声:‘你且闪开了!’观众欲为夺魂。后大街小巷齐学‘闪开了’不绝。此余生平观乱弹戏之首次。至今已七十年,其印象犹似在目前也。”
丁秉鐩说杨小楼演这出传自俞菊笙的拿手好戏。豹子脸开得大,凶相毕露。这出戏定场诗:“虎头豹面獾眼装……”的念法,是咆哮如雷,一派妖气。娶亲之前,涂保告诉他要变化白脸书生前往,杨小楼在念完“你且闪开了”以后,穿厚底,戴着蓬头,仍然走虎跳下,中年时如此,六十岁时唱也如此。与猴子的抛叉开打,也是疾风骤雨,既勇而悍,处处不离一妖字。杨小楼的豹衣也很考究,中年是黑色上有金色小花,晚年则穿白色而上带小黑花的。关于杨小楼走虎跳,朱家溍先生也回忆说,杨小楼的金钱豹头戴“蓬头”“额子”“翎子”“狐尾”,身穿一件“大红褶”,外罩一件“平金绣花开氅”,“厚底靴”翻一个“虎跳”进入下场门,本来“虎跳”是一个很普通的“筋斗”,但在这种穿戴、这样情节,翻这个“虎跳”就成为神来之笔,气势很大,非常精彩。
俞菊笙、俞振庭、杨小楼之外演唱这出戏的大有人在,如尚和玉、李菊笙、高福安、王毓楼、周瑞安、李少春、傅德威、梁慧超等,都能睥睨一世,各自争辉。而演孙悟空的,张淇林、迟月亭外,范宝亭、毕永霞(张醉丐说,尚和玉在光绪宣统年间,献技津门,演这出戏以毕永霞饰孙行者,“红氍毹上珠玉联辉”。)、刘凤奎等也都为一时之选。《游艺画刊》曾提到,李少春当年演这出戏,由张德来配孙悟空,每次演出这出戏,戏园子都要单给张德来一百元的彩钱。还有一位满福山,搭李少春的班儿,只应猴儿和刘利华这两个活儿,除《金钱豹》和《三岔口》外,不参加配演任何戏。 丁秉鐩赞叹,自己看戏几十年,论《金钱豹》的猴儿,也唯有满福山是头一份儿。
说到李少春演这出戏,当年还曾在天蟾引起一段风波。那天是李少春大轴《金钱豹》,前面压轴的是白玉薇的《宇宙锋》,白玉薇演得不可谓不好,嗓音甜润,扮相俊美,做表认真。可台下观众却嫌这出戏太冗长,争着想看李少春的《金钱豹》,于是起哄,究其原因,并不是白玉薇的《宇宙锋》不好,而是李少春的《金钱豹》诱惑力太强,如果要追究责任,那么派戏的人明显错估了观众的心态。
《金钱豹》这出戏分为头二本演出,头本是“豹胜猴败”,二本是“猴胜豹败”,一般演《金钱豹》只演头本,至战败孙悟空为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人把《金钱豹·盘丝洞·盗魂铃》连在一起演出,王又宸也曾和江南武生合作,在头二本的《金钱豹》后接演三本《金钱豹》,其实就是《盗魂铃》。
郑菊瘦先生还提到,《金钱豹》一戏,俞菊笙、张淇林合作这出戏,堪称双绝。此外刘春喜也能演这出戏,自饰豹精,但不勾脸,只在额头画一枚金钱以示象征,和他合作饰演孙悟空的是人称张狸子的张春山,武技矫健之极。
2021年01月04日 03点01分 15
吧务
level 15
关外唐 楼主
OVER
-------------------------------------------------------------------------
有两部分因为审核不通过,做了处理,加了分隔符,或转为拼音。
2021年01月04日 03点01分 16
level 16

.... 京剧吧 老字号的 专业户 ...
2021年01月04日 09点01分 17
level 16

既说了老辈名家的角和戏,
请继续聊聊 当今名小生 金喜全呀!
2021年01月05日 14点01分 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