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襄汾小猪
楼主
“与父母谈心,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了解自己每年的花费在家庭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并清楚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家庭经历的生活变迁,了解父母为自己学习和生活所作的付出。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在校生活,诉说自己的一些心事,说说今后的打算……感恩父母,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与家人共度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并将自己与父母交谈的感受成文,要求500~800字左右。”这是项寒假作业,让我啼笑皆非。
其实,这样的作业本身没什么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暑假写游记,寒假写过年的假期作文早就是习以为常了。反正换汤不换药,写什么不是写。但又不得不替许多家长感谢学校,给了他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够“名正言顺”地和孩子交流,这是多么难得!
话说,当下的许多青少年,一天生活内容是这样的:读书、吃饭、睡觉、发短信、聊视频……他们的生活,可谓是枯燥中不乏精彩。相较之于孩子,他们的爹妈的日子就比较单调:在外工作,忙里偷闲聊孩子;在家枯坐,闲来无事盯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近似于猫和老鼠的关系。防范与被防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家庭生活,俨然成了一部特务题材的电视剧。当然,这不包括我这样长期住校,导致家庭异常和谐的人士。
不要以为我是信口胡说,因为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据他们自己说,他们几乎不和自己的爸妈说话,感觉很厌烦,代沟深重,缺乏信任,无法沟通。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庭很不和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非常不幸!
起初的惊讶和震怒过后,是由内而外的无力感。俗话说: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内部解决。作为旁人,我没有权利也没有立场指责别人的家庭生活。只能在一旁唏嘘,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越发的沦丧。
虽然,不能否定这种现象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和父母更年期的焦虑,激情碰撞下的产物。但这理由真的能够成立吗?家庭和谐的,是因为孩子不叛逆还是父母不焦虑?
人们总是把自己不愿解决的问题,归结于外界因素,升华成社会问题。然后,仰天长叹:我们的五千年来传统美德都去哪儿了?
感恩父母,这样本应该是每个人的义务,现在却需要通过布置作业这样“曲折”的途径来达成。这是悲哀吗?恐怕,这只是悲剧的开始。
中国的父母,被“光荣”地评价为“世界上最雷的父母”,劳心劳力,坚信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到头来,换到的是孩子们冷漠的眼神,甚至粗暴的口吻。
你,身为子女,如果连你都嫌弃他们的职业,鄙夷他们的文化程度,埋怨他们的终日忙碌,更在他们操劳了一天后对他们不理不睬。那他们奋斗的动力、生活的希望何在?不要以为我是父母的说客,我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来真中国普通家庭的学生。而且,我曾经也“讨厌”他们,“讨厌”这个不和谐的家庭。然而,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只有在这个家,这两个人,永远都是世界上对你最真心的。不要挑剔他们爱你的方式,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你要用行动告诉他们,爱也可以这样子。
当感恩父母不再是义务,而是像我们教育孩子“孔融让梨”般,成为一个传说时。这样的世界你敢想想象吗?我只能说,这样的世界太疯狂!
多说无益,最后也借此,祝愿大家:之前的隔阂和矛盾,能在新年里消融散尽。让2010年的春风,带上家的温暖,吹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