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jd88899
楼主
在我国一些荒漠地区,为了更好的利用太阳能,建造了许多发电站,然而我们发现中国在发电站周边放了几千只羊,这是出于什么原理呢?
我国选择这一些沙漠或者是戈壁之中建造发电站,这里不仅有充足的太阳作为保障,同时沙漠与戈壁往往也是自愿贫瘠的区域,需要更多的电量供应。
经过商议之后,我国工程队迅速入驻,在这些区域建造了发电站,之后人们发现,由于太阳能板的遮挡缓解了当地太阳光的直射,反而给这些区域带来了生机,这片贫瘠的土地之中渐渐长出了许多绿色的草地。
在很多人看来,沙漠中有了绿色,或许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些杂草的飞速生长对太阳能板造成了遮挡,影响了太阳能的采集。
为此我们还需要特别派人来完成除草的工作,而野草的生命力也是惊人的,其迅速的生长速度让工人们表示无奈,为此有人极具创意的想出了在发电站周围养羊的策略,不仅解决了杂草生长的问题,还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途径。

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链,对当地发展来说,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听闻中国这一方案,很多国外媒体报道大家称赞,不愧是智慧的民族。

太阳能发电,(光伏板)下面有利于长草,这个案例“在未来中国的荒漠化建设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还有赤裸裸的对比图——

这简直就是治沙好么!
这么一想,我们还种什么树?直接在戈壁安装光伏板就好了,不仅可以发电,还能防风固沙有环保效益,岂不是一举几得!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能豆君在朋友圈问了一圈人,这个方案是否真的可行,得到了下面的回答:
“如果实践中草真能活的话,这个方式还不错”
“西部确实有项目长草,为此运营人员还有个副业,养羊”(这个不是一般逗)
“首先你得撒草籽…”(大实话)
“事实,的确是。减少暴晒和水分蒸发”
“既然自然界存在戈壁,就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样会不会打破生态平衡?而且光伏寿命期结束后处理与回收始终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大量发展很可能导致以后垃圾问题”(值得思考)
“一个要跟进考察长草对太阳能板老化的影响,一个要评估这种草与工程共生条件下技术经济性和环境改善效果,都要打个问号。”(一看就是学术派)
“微观有点效果,跟任小米(沙漠小米)差不多,但真正导致荒漠化的不是地表,是地下水位的下移。”
“确实是对去荒漠化有好处,不过建在戈壁滩,电力消纳是个大问题啊。”
“发的电给谁用?”“送出啊,可是有送出基础的戈壁也基本都被用了”
“先解决生存问题吧”(哦)
“西部最大的问题是大型地面电站发的电无法送出,以后就地建制氢站,数据中心,就地消纳。在种种草什么的,能收回投资吗?”(好像被说服了)
能豆君从众所纷纭的回答中大致分成了两派观点,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仅仅在此作讨论。
赞成派——光伏电站对去荒漠化是有好处的
众所周知,光伏电站是一种不需要水和植物的光能转化装置。
在戈壁建设光伏配套设施的时候,会起到固化土地的作用,同时还会建造一些集水设施。有一些曾经因为长期暴晒无法生长的植物,可能因为光伏板的建设、直射光减少,温度降低水分增多,或许就能长得更多。由此看来,在戈壁建设光伏电站对荒漠化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这是一条积极的思路:建电站,固化土地,然后收集水源,种植作物,吸收二氧化碳,改善荒漠生态环境,还有可能为人类提供更多适宜居住的地区。而且,在中国有些地方,比如西北有些地方,如果不铺太阳能电池的话,其实也没有其他什么用处。
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可以进行综合治理开发,比如“光X互补”项目,可以种植一些适宜生长的中草药,开个脑洞,还可以将杂草转基因为我们提供产品等等。但是,“光X互补”项目有特定的限制,比如光伏农业就很难提高作物产量,因为植物毕竟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电站挡住了光,产量还会降低。
怀疑派——难收回的经济效益VS不确定的环境效益
不得不承认,其实光伏电站对去荒漠化的想法是很好的,但问题也很多,比如:
建设成本高:
戈壁荒漠地区风、沙,盐碱化,空气湿度,温度的环境较为恶劣,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就以施工时候工程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来说,荒漠地带要实施远距离运输储存的成本巨大,再加上周边电力配套等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戈壁的温度变化大,对于光伏材料的电转化效率以及相应电气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么大的成本又是否值得付出呢?
2020年12月08日 08点12分
1
我国选择这一些沙漠或者是戈壁之中建造发电站,这里不仅有充足的太阳作为保障,同时沙漠与戈壁往往也是自愿贫瘠的区域,需要更多的电量供应。
经过商议之后,我国工程队迅速入驻,在这些区域建造了发电站,之后人们发现,由于太阳能板的遮挡缓解了当地太阳光的直射,反而给这些区域带来了生机,这片贫瘠的土地之中渐渐长出了许多绿色的草地。
在很多人看来,沙漠中有了绿色,或许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些杂草的飞速生长对太阳能板造成了遮挡,影响了太阳能的采集。
为此我们还需要特别派人来完成除草的工作,而野草的生命力也是惊人的,其迅速的生长速度让工人们表示无奈,为此有人极具创意的想出了在发电站周围养羊的策略,不仅解决了杂草生长的问题,还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途径。






这么一想,我们还种什么树?直接在戈壁安装光伏板就好了,不仅可以发电,还能防风固沙有环保效益,岂不是一举几得!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能豆君在朋友圈问了一圈人,这个方案是否真的可行,得到了下面的回答:
“如果实践中草真能活的话,这个方式还不错”
“西部确实有项目长草,为此运营人员还有个副业,养羊”(这个不是一般逗)
“首先你得撒草籽…”(大实话)
“事实,的确是。减少暴晒和水分蒸发”
“既然自然界存在戈壁,就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样会不会打破生态平衡?而且光伏寿命期结束后处理与回收始终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大量发展很可能导致以后垃圾问题”(值得思考)
“一个要跟进考察长草对太阳能板老化的影响,一个要评估这种草与工程共生条件下技术经济性和环境改善效果,都要打个问号。”(一看就是学术派)
“微观有点效果,跟任小米(沙漠小米)差不多,但真正导致荒漠化的不是地表,是地下水位的下移。”
“确实是对去荒漠化有好处,不过建在戈壁滩,电力消纳是个大问题啊。”
“发的电给谁用?”“送出啊,可是有送出基础的戈壁也基本都被用了”
“先解决生存问题吧”(哦)
“西部最大的问题是大型地面电站发的电无法送出,以后就地建制氢站,数据中心,就地消纳。在种种草什么的,能收回投资吗?”(好像被说服了)
能豆君从众所纷纭的回答中大致分成了两派观点,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仅仅在此作讨论。
赞成派——光伏电站对去荒漠化是有好处的
众所周知,光伏电站是一种不需要水和植物的光能转化装置。
在戈壁建设光伏配套设施的时候,会起到固化土地的作用,同时还会建造一些集水设施。有一些曾经因为长期暴晒无法生长的植物,可能因为光伏板的建设、直射光减少,温度降低水分增多,或许就能长得更多。由此看来,在戈壁建设光伏电站对荒漠化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这是一条积极的思路:建电站,固化土地,然后收集水源,种植作物,吸收二氧化碳,改善荒漠生态环境,还有可能为人类提供更多适宜居住的地区。而且,在中国有些地方,比如西北有些地方,如果不铺太阳能电池的话,其实也没有其他什么用处。
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可以进行综合治理开发,比如“光X互补”项目,可以种植一些适宜生长的中草药,开个脑洞,还可以将杂草转基因为我们提供产品等等。但是,“光X互补”项目有特定的限制,比如光伏农业就很难提高作物产量,因为植物毕竟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电站挡住了光,产量还会降低。
怀疑派——难收回的经济效益VS不确定的环境效益
不得不承认,其实光伏电站对去荒漠化的想法是很好的,但问题也很多,比如:
建设成本高:
戈壁荒漠地区风、沙,盐碱化,空气湿度,温度的环境较为恶劣,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就以施工时候工程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来说,荒漠地带要实施远距离运输储存的成本巨大,再加上周边电力配套等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戈壁的温度变化大,对于光伏材料的电转化效率以及相应电气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么大的成本又是否值得付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