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梦令相关争议中官员俸禄是否清廉问题的百度考据
剧本杀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宋朝官员俸禄根据其级别有不同,但宋代官员的(工资收入)俸禄大约是历代王朝里最高的。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官员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职田”三大类。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 (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均由政府埋单,数量也相当可观。
https://new.qq.com/omn/20181001/20181001A0SH36.html?pc
所以,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这是常识!.而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执行高薪养廉制度的就是宋朝.
不过有一说一: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官制改革,主要是为了恢复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也将官员的寄禄官与差遣的称呼分别开来。相应地,官员的正俸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由寄禄官而得到的料钱,以及由差遣拿到的职钱。自从元丰改制之后,其他的变化都是小打小闹了,元丰的官制和俸禄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大致没有太大变化。
宋朝无论俸禄还是物价都处于变动时期,整体来说,是俸禄的涨幅跟不上物价的涨幅,到了北宋末和南宋初,物价更是涨得没边了
作者:宋梦梁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32852/answer/490731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以标准不同,不同的研究论著中对于每户官员家庭需要多少钱,估计量是不同的。比如杨果,在《中国古代俸禄制度》中,认为20口之家,至少需要20贯。衣川强在《中国文官俸禄制度》中就认为,每户至少需要100贯,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
(该知乎文有宋朝大概的各官员薪水情况,不转图了)
别的朝代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宋朝是:三年清知府,工资都十万了!!
2020年12月05日 15点12分 1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离得远 不知道你说的所谓宋史从哪来的,至于他自己家谱的记载好吧,一个清廉名将不知道从哪留给子孙三万亩良田,还有巨大财力不断给他著书立著的
你这个三万亩出处我也不清楚,我们继续这个话题。
我百度到,确实我不是历史系文学系的,只是一个爱较真的百度小能手:
公元1142年,坚持抗金的岳飞,受到主和派的陷害,含冤遇害。宋高宗和秦桧不仅杀了岳飞,还派人来到岳飞长期驻扎的江州,查抄没收了岳飞的全部家产。岳飞遇害20年后,宋孝宗在位,他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力主为岳飞平反昭雪。岳飞的孙子岳甫上书朝廷,请求发还当年抄没的岳飞家产。宋孝宗立即委派户部派人调查,找到了当年岳飞被抄家时的财产清单。
《鄂国金佗粹编》记载,这份清单主要内容如下:“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一步,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磨五所,房廊、草、瓦屋四百九十八间”。折算下来,岳飞当时一共有田地1900多亩,房产498间。
嗯,没有三万,折算成现代就是2000亩不到,498间。
2020年12月05日 15点12分 2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鄂国金佗粹编》作者是岳飞的孙子岳珂,那么这份清单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一生清廉自守、视金钱如粪土的岳飞,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地和房产?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甚至对岳飞的人品产生疑虑。其实这丝毫不值得大惊小怪。
第一点,岳飞担任南宋高级武官多年,他历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最后升任太尉、枢密副使,既是封疆大吏又是一品大员,几乎位极人臣。宋朝官员的俸禄极为丰厚,岳飞位居高官多年,仅靠俸禄收入也足以购置这些田地房宅。
第二点,岳飞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宋金战争高峰期,宋高宗对他极为重视,经常给他大量赏赐,仅在绍兴十一年,一次就赏赐岳飞白银2000两、丝绸2000匹,类似赏赐还有很多,购置那些田宅足以够用。
第三点,岳飞购置这么多田宅,看数字不少,但实际价值并不高。这些田地都位于江西的江州,当时属于偏僻之地,远离国都临安所在的江浙。岳飞的498间房产,只有38间在江州城中供家人和仆役居住生活,其他绝大部分都在远离江州的岳家市,而所谓岳家市,不过是庐山之南的荒山野地之中的一个农村,房产根本值不了几个钱。
第四点,岳飞购置田宅,既没有用于个人享乐,也不是用于留给子孙,而是另有用途。岳飞的老家在河南汤阴,当时已经沦为金国控制区。岳飞的宗亲和老乡,为了躲避金军迫害,被迫背井离乡南下到江州投奔岳飞。岳飞于是慷慨解囊,购置田地房产,让这些亲族老乡耕种居住,《鄂国金佗粹编》交代得明明白白,“九江有宅一区,聚家族之北来者,有田数十顷,尽以赡守家者”。
综上所述,岳飞购置的这些田产和房产,财产来源完全在他正常收入范围之内,且他购置这些田宅,绝大部分都是用于资助亲族同乡,而不是用于个人享乐或者牟利,没有丝毫可以指摘之处。另一方面,与同时代的其他武将相比,张俊“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在江浙一带拥有良田超过一百万亩。刘光世更是富可敌国,依然“贪财好色,无与为比”,就连韩世忠都在西湖边购置了别墅豪宅,岳飞的官职与地位不比他们低,但资产却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岳飞确实是一个德才兼备、操守廉洁之人,值得后世千秋敬仰。
参考资料:《鄂国金佗粹编》《宋史》
古代人的多子多孙、家族聚集,是常识!这个不用解释吧!
2020年12月05日 15点12分 3
顺便怕有人不算就喷,注意和上文联系,换算顷和亩的计量单位!!!
2020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好了 接下来等我白天再来抽空八卦下秦桧的事情。估计资料不多。然后金辽蒙满元,抽空吧也八卦下
@离得远 哈哈哈 只怪我真的太闲
关于你说的这些:
金朝就是今天东北三省和内蒙河北的一部分,南宋和金之间的战争通俗点讲就是东北人和江浙人打了一战,你告诉我不是内战是什么?满族也是中华民族之一,你告诉我不是内战是啥?东北三省过去是满族的聚集地,后来满蒙汉大融合,大量金辽后裔加入了汉族,如果你这个危险而畸形的思想得到认可那怎么对待尚未完全融合的新疆西藏宁夏内蒙等地区?融合完了就把少数民族斥为异族?
怕不是帮着西方分裂我国别有用心吧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把朱元璋描写成了一个奸诈小人撺掇了明教建立了明朝,请问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中关于朱元璋的描述符合你的历史标准吗?
等我抽空一个个百度了试试,不为科普,和你也没啥好科普的。只能说,尽力说明一些我价值观和历史观里更接近真实的东西
2020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4
@罐装水果糖,有空的话一起补完。😂
2020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茗二great 说宋金战争是内战的就是袁腾飞史观,内核就是公知那一套,欲亡华夏,先断其脊柱,这种风气助长下去的结果,过几十年就有人说,侵华战争是内战,目的是东亚共荣,批语2字以送这群败类圆润:呵呵。
2020年12月06日 06点12分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晚安。原谅我今天又忍不住抽抽,跑贴吧秀优越感管闲事了。嗐。因为我认为:岳爷爷是大英雄!不容任何文字抹黑。
2020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5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还有给岳飞著书立著的钱和后人咋回事的问题。我一个人八卦有点累哈哈哈。有没有一起的接班人,一起文明科技支持下我们心目真英雄岳飞[吐舌]没有就继续抽空百度努力[捂嘴笑]
2020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6
@罐装水果糖,来,接力棒,😂🌈
2020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茗二great 不需要科普岳飞真英雄,这个剧本其实本质还是给秦桧洗白,隔壁秦桧吧大把史料,秦桧就是个汉奸卖国贼,还想弑君自立,九妹吓得裤管藏匕首也不是什么新闻[呵呵]
2020年12月06日 06点12分
@罐装水果糖 哈哈哈,没办法。我懒得吵架。还是直接科普岳飞秦桧都是什么情况吧。补补知识点。
2020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罐装水果糖 哈哈哈,九妹……哎
2020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以下文字微剧透,未玩或还打算去玩的请跳到本段最后一行。
谢谢如梦令,虽然我不会玩,但是起码让我恶补回忆加百度了正确历史,避免被如梦令带跑。之前通过私下渠道和一些人一起看了手册(仅为了确认事实,内容无存档避免侵权,不转发截图了。)。阅读后,我个人认为:贴吧里最开始那个贴说的如梦令里岳飞秦桧的文本争议在手册确实存在:大问题总结成一句就是岳飞说秦桧是英雄,(岳飞)不如你。以及,连年征战,为了复仇?!岳飞整个人设从头到尾是秦桧帮他凹出来的。(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属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仅供交流学习)。
综上,我个人不推荐:去玩如梦令。
2020年12月05日 16点12分 7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百度百科:(说认真的我很想爬墙看看维基百科有没有他哈哈)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1]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回到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1138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宋体字一事,没查到,查到是他书法成就:
秦桧书迹仅有拓本《都骑已临帖》和《别纸勤恳帖》存世,收录于南宋曾宏父的《凤墅帖》,藏于上海图书馆。《别纸勤恳帖》为行楷书,共计十行。
秦桧家产问题:正好有说他会收藏,就贴上来哈,大家看看他有钱没钱。
秦桧文采风流,鉴识非凡,在贪恋权力的同时,还对古董珍玩保持着极大的兴趣。想方设法聚敛古玩的同时,秦桧特在相府后院建一“格天阁”,专门收藏归类,命亲信家丁日夜看守。 [117] 据《木桯史》记载:“秦桧以绍兴十五年(1145年)四月丙子朔,赐第望仙桥,并银绢万两匹,彩千缣。”绍兴四年(1134年),镇守广州南海佛山三地的督将方务德因在临安述职时直言顶撞过秦桧,担心受报复,不安于位。后来他携特产龙涎香20大箱送往临安秦宰相府,其中另作标记的4箱才是关键:内藏足赤黄金40锭,上等象牙雕屏风4扇,20年的缅甸玉器及唐代名人字画10件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9196/2a2aLkw4pnEHU0Aj8eqpy8Sj2_7Q1b_QUvqJKDgvOZFRwg0LAhl0v4bhCBqaN28YTQZx_QOIzuGOr5tzHqeon6sm4VWQDGUBRC0t2dv5GYrKLjK2JkROZcT6JSTG
这是人民网的快照原文地址
2020年12月06日 03点12分 8
level 7
辛苦了,有收获。
2020年12月06日 04点12分 9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关于秦桧的一些“史料”
《宋史》卷473:(秦桧)开门受赂,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人谓熺自桧秉政无日不锻酒具,治书画,特其细尔。
桧擅政以来,屏塞人言,蔽上耳目,凡一时献言者,非诵桧功德,则讦人语言以中伤善类。欲有言者恐触忌讳,畏言国事,仅论销金铺翠、乞禁鹿胎冠子之类,以塞责而已。故帝及之,盖亦防桧之壅蔽也。
衢州尝有盗起,桧遣殿前司将官辛立将千人捕之,不以闻。晋安郡王因入侍言之,帝大惊,问桧,桧曰:"不足上烦圣虑,故不敢闻,盗平即奏矣。"退而求其故,知晋安言之,遂奏晋安居秀王丧不当给俸,月损二百缗,帝为出内帑给之。
宋·张端义《贵耳集》下:“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桧)在国忌所,偃仰时坠巾,京尹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遣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有之,遂号太师样。”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9记载:秦桧“贪墨无厌”,“喜赃吏,恶廉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9:监司、帅守到阙,例要珍宝,必数万顷乃得差遣;腊月生日,州县献香送物为寿,岁数十万.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自桧再相,密谕诸路暗增民税七八;民力重困,饿死者众,皆桧之为也。
关于秦桧如何能回到临安,有两种观点:1、乘船逃回说(《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老学庵笔记》、秦桧《北征纪实》等);2、金人放回说(《秀水闲居录》、《中兴姓氏录》、《南迁录》等);尚待更多史料支持。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八·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狲王”。本秦桧之诗也, 秦 盖微时为童子师,仰束修自给,故有“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朱熹《戊午谠议序》: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正以其始则唱邪谋以误国,中则挟虏势以要君,……而末流之弊,遗君后亲,至于如此之极也。
其他:
秦桧墓在江宁附近
关于秦桧主墓,至今仍未揭秘。
墓砖带有南宋年号的铭文——“大宋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的基本就可以判定墓葬的绝对年代。而多处疑似秦桧墓的出土点,多半都是先借助此点进行判定,因为这一年正是秦桧去世的年份。
墓葬出土地点对是否秦桧墓也有着决定意义。秦桧死后葬于何处,历史上虽没有十分明确的说法,但宋《景定建康志》曾记载:“太师秦桧墓在牛首山,去城18里”;元《至大金陵新志》和一些地方志都沿袭其说。宋人岳珂在《程史·牧龙亭》中记道:“金陵牧龙亭,秦氏之丘垄在焉。”
这些史料都未准确指出秦桧墓葬具体地点,但大体位置已经圈定,即为今南京市江宁区牧龙镇一带。
传说:
在离牛首山不远的长江边,有座没有碑文的“秽墓”,这是南宋初年臭名昭著的奸相秦桧之墓。
秦桧世居建康,并被宋高宗封为“建康郡王”,死后埋葬在南京西南郊和牧龙镇牧牛亭,当年墓上“丰碑屹立,不镌一字”,据说是因为无人为其撰碑文。
明朝成化十一年(1485年),秦桧墓被盗发,盗墓者“获金银器具巨万”,被抓获后,当地官吏有意“减其罪,恶桧也”
1986年时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曾在江宁区牧龙镇发现秦桧的家族墓,出土了包括钱币、瓷器等在内的多件文物,在其中的一个宋瓷碗上发现了“秦待制位”字样,因秦桧重孙曾经受“待制”衔,故这座墓葬被确定为秦桧直系后裔的墓葬——秦桧家族墓。按照我国古代惯例,后代子孙的墓一般都在先祖墓地的百米范围内,故有关专家推测,秦桧本人的墓在这一方圆之内。这一座被确认为秦桧重孙的墓葬。
《续金陵琐事》(上卷)记载,明宪宗朱见深当皇帝时,江宁人盗掘秦桧墓事发,被抓后,却没有被严惩,被从轻处罚:“秦桧墓在江宁镇,岁久榛芜。成化乙巳秋八月,被盗所发,获货贝以巨万计。盗被执,而司法者末减其罪,恶桧也。有蔡西圃名昂,历事大理,亲阅囚牍,为作读以快之。”
住在秦桧墓侧的秦桧后代耻于姓秦,都改姓徐。
因“秦”字,头为三人,而“徐”字,“双人”在旁边,一人在上面,也是三人,笔画一样。
秦桧府第原在城南夫子庙附近的秦状元境(因秦桧父子都曾考中过状元),但因秦桧人品太丑,当地人耻于提及其氏,改称“状元境”。
2020年12月06日 04点12分 10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跳开地理和金辽满蒙元(主要这个话题太大,怕大家太长不想看。放最后,不看也行):
明,倚天屠龙记,先百度下,试着聊聊。
1)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面提到明朝国号来源于明教,该书虽说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但这一说法却不是虚构的
2)
之前因为弄一个14世纪初欧洲剧本杀大纲,和两个妹子为了争论长短,单独查过摩尼教的情况。这里不列举。
明教即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216-277年)创立。
摩尼教的神称为明使,也称为明尊。
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佛祖统记》记载:“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入朝。”此时的摩尼教才通过官方,正式传入中国。
摩尼教在唐朝武则天统卝治时传入我国。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毁寺,摩尼教和道教等民间信仰结合,产生了一个名为“明教”的新教派,并秘密流行于江南地区。明教的活动转入地下,成为秘密结社组织。
五代后梁贞明六年(公元920卝年),后梁毋乙和董乙带领着明教教众起卝义,当时还建国立了国号,这就是历史上的“毋乙起卝义”。虽然这一次规模较小的起卝义很快被后梁军队镇卝压了,但当时明教在东南一带已经广为传播。
北宋宣和二年(1120卝年),方腊带领摩尼教徒在江南一带起事,周边各地的明教教卝主及教众纷纷响应并加入。这次起卝义聚集了几十万起卝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拿下了江南八州,并将之分设为四个军区。方腊起卝义是明教自诞生以来产生的最大规模的农民起卝义,在此次起卝义被朝廷镇卝压之后,明教也遭受到了大规模的打卝压,不得不转入地下。
到北宋末年,它便与出自佛教净土宗的白莲教合流了。
元末时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倡言''明王出世'',并称自己是大宋徽宗八世孙并起兵反元,后其子韩林儿自封小明王。
后郭子兴于1352年在濠州起兵。他为增强自己的权威,遥奉小明王为主。
后朱元璋也投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这样,朱元璋便与''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然:朱元璋成为吴王之后,就派人把名义上的老大韩林儿(小明王)接来,只是他半路上就落水而亡。朱元璋成立明朝后,《大明律》把明教归为“左道邪术”,并下令取缔。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如上,所以,
首先,金庸先生这样设计最终结果导向看,朱元璋还是基本符合事实。
其次,绝不可能有目前那个我看到的不知道是否是如梦令发行稿那段岳飞——朱家村——明军的关系!
那大概意味着:
岳飞的子孙找人也好自己也罢,称呼自己徽宗的子嗣正统。关键还未卜先知自己姓朱?
而且韩姓有名的将军在南宋不知多少个,非得蹭岳飞后人热度,让岳飞后人改姓?!
顺便说句:说到这,还又涉北宋开国后的皇位继承问题,太祖太宗的故事:
北宋诸帝,多为赵匡胤之弟赵匡义的后代;
而南宋除高宗赵构、正安帝赵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之后代。
名词解释:
世孙:后代。“世孙”中的“孙”,不是“孙子”的意思。谁是谁的第几世孙,也就是说:谁是谁的第几代后代,当然、儿子是自己的第一代后代,古书中称之为“一世孙”或“第一世孙”。
很乱,大家随便看的南宋皇帝情况摘录:
赵构: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赵昺:南宋末卝代卝皇卝帝,史称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祥兴帝。景炎三年(1278年)至祥兴二年(1279年)在位,在位313天,卒年8岁。其父亲是宋度宗。沿着这个往上追溯:赵与芮(1207年-1287年),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燕王赵德昭九世孙。宋理宗赵昀的同母弟,受封为荣王。其子赵禥继理宗皇帝位,即宋度宗。
宋理宗赵昀:也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燕王赵德昭九世孙。
再往上:宋孝宗赵昚,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同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⑧9年),赵昚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赵扩的儿子就是宋理宗。
回到明的含义问题上:
明朝立国后:
一方面,朱元璋终究还是不能将反元起卝义的旧部人马一脚踢开,这些人参加起卝义,就是为了迎接''明王''出世的。
另外一方面,这个''明''字又有了另外一番解释:明,义为光明,分为日、月,合则为明。表明新皇帝乃是受命于天,与日月齐光。
再者,按中国传统的五德终始之说,明朝建立在南方(定都南京),南方属火,为祝融氏;北方属水,为玄冥氏。元起自北方,北方为水德,以火克水,以明制暗,正合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观念。
而且,朱元璋的姓氏,''朱''字也与祝融氏拉上了关系。朱姓本是从远古祝融氏而来。祝融,本是颛顼帝之子,是帝喾(kù)的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祝融掌管火,火就是光明。明朝得天统之正,因此以''明''为国号。
——所以 ,一个北方农家出身的武将岳飞,为何非进朱家村,弄个明军,还和日月扯上关系。实在有点无奈。
——宋朝、赵氏的五行问题,我实在懒得查,估计也有
——另外,金庸的说法其实有个起源,和如梦令整个似是而非连起源还没找到的玩意无法同日而言。
张无忌系小说人物,而朱元璋则是确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小说中把朱元璋一伙说成是明教徒,言其江山是明教中人打下的,故其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金庸的这一说法,当源自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
吴晗在一九四一年发表过一篇很出名的文章《明教与大明帝国》,其中就认为明朝与明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从近年学者的研究结果看来,与其说朱元璋一伙是明教徒,不如说其与白莲教等其他秘密教派更有密切关系。较为折衷的观点是:宗教的教义礼仪都是互相渗杂,互相吸收的,民间宗教更是如此。
与朱元璋一道反元的起卝义各教派,不无吸收明教的某些教义礼俗,其中也有自命为明教者。但如果说朱元璋便是明教徒,大明帝国是明教徒打出来的,明朝国号源自明教,这尚缺乏足够的证据,多为望文生义。
2020年12月06日 04点12分 11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北宋/南宋 地理知识百度
http://www.onegreen.net/maps/HTML/48827.html
这个网站其实有大概的清晰全图,是否正确不做进一步考据,太多太烦而且中间有变化
大局观上,金辽之间,宋金辽之间,从历史角度上,就是反民族压迫的战争。
一定要扯到谁是谁的地,是不是内战。
纯粹按目前中国自然国土资源局发布的地图进行对照:
辽那块、外兴安岭那块,也已经真不能算内战了!!
2020年12月06日 05点12分 12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http://www.onegreen.net/maps/HTML/63362.html
关于谁打谁,求和算不算对百姓好。
自行拿上图和这个图对比下。看看南宋时期,南宋和金的地图。
这两个问题一看就知道了
金朝占领东京州县后,同辽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和谈。此时,北宋君臣也欲借助金朝军力灭辽,收回燕云失地。于是自政和七年(金天辅元年,1117年)始,多次遣使。重和元年(天辅二年,1118 年)八月,宋使马政自登州渡海使金,以买马为名,初议夹攻,金亦遣使至宋。宣和二年(天辅四年,1120 年),和议成,史称“海上之盟”。
天会三年(1125 年),俘辽帝,经十年,金朝终于取代了辽朝。
金自1115 年建国,连续征战,历时13 年,相继灭亡辽和北宋。
天会五年(1127 年)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宋群臣拥戴下在应天重建宋政权,史称南宋。
八年(1130 年),金立刘豫为齐帝,统治河南、陕西,成为金朝的附庸,并配合金朝与南宋对抗。
继辽与北宋对峙之后又进入了金与南宋对峙时期。
2020年12月06日 05点12分 13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接下来,继续开始历史人种关系的百度搜索。不带分析,避免引入个人不当的观点。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1005年辽圣宗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最后确定了与宋的边界。
辽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
辽末,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 。
辽朝宗室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和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
辽亡后,一部分契丹人跟随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王朝(今伊朗;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 。此后,中亚地区遂纳入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
一般认为,在西辽亡国之后,中亚地区的契丹人可能就逐渐融合于回鹘和蒙古族之中了。
2020年12月06日 05点12分 14
level 9
茗二great 楼主
金朝
(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
汉文文献一致认为,女真是靺鞨(拼音:mò hé)部落中的一部,靺鞨的另一部分是被称为“黑水靺鞨”的七个部落,居住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地区(“黑水”是黑龙江的诸多名称之一)。女真人的第一代祖先就源起于黑水靺鞨。
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以渔猎为生。
最早的称呼肃慎和后世知名度极高的女真在满洲语中是同一个词汇(JUSHEN),是森林的意思。
唐朝时称为靺鞨,意译的意思是林中人(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隋唐时写作靺羯(见"鸿胪井碑")。 辽宋时期恢复了最早的肃慎名称,但汉语中改译为女真或女直)。
五代时有完颜部等部落,臣属于渤海国(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号称"海东盛国")
辽朝攻灭渤海国后,收编南方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北方则是生女真。
清代建立后,清太宗皇太极将已经统一的本民族从龙六十六部各自的自称统一废除,改族名为满洲,延传至今。
辽朝晚期朝政混乱,天祚帝昏庸无能,辽廷不停的索求贡品,并且鱼肉女真百姓。
1112年天祚帝赴长春州与女真各族的酋长聚会时对完颜旻等酋长肆行侮辱,使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廷。
金朝奠定了中国北方的疆域,对于确定后来中国北方的版图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金朝鼎盛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东北、华北、关中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南至大散关至淮河一线,与南宋对峙;西北与西夏并立;东北地区达外兴安岭,东临日本海。
由于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奴役汉族,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当金朝国势衰退时,汉族纷纷揭竿而起。
2020年12月06日 05点12分 15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