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托名曹植考
资治通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1
level 13
作者:宋战利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2
level 13
曹植《七步诗》传播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去曹植时代愈近,文献记载愈少。刘宋时出现此诗,唐人有曹植集为据不甚重视,北宋时渐有争议,南宋时著录和引之作典日盛,此后遂真假难辨。刘宋和赵宋时是反曹浪潮的两个高峰,《七步诗》的托名和盛传与这两个朝代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3
level 13
隋唐之前,曹植文集易得,对《七步诗》的真伪无异议。南宋中叶,文集散佚后,重辑时有版本录入《七步诗》,遂真假莫辨。近代以降,鲁迅、郭沫若、赵幼文、叶嘉莹诸先生疑其真,但从古至今论者多从政情、世情和人性角度作推论,未有详细考证者。故只有考究《七步诗》之源流、传播途径和产生原因,才能揭示其托名真相。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4
level 13
一、《七步诗》的不同版本皆源于《世说新语》
  较早记载《七步诗》的文献主要有: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5
level 13
1.《世说新语·文学》载:“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6
level 13
 2.《文选》卷六十《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李善注引《世说》曰:“萁在灶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7
level 13
3.《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三载: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8
level 13
 由此可知,六句体最早见于《世说》;四句体最早见于《文选》李善注引《世说》;《广记》所录亦云出自《世说》。也就是说,《世说》乃曹植《七步诗》四句、六句的滥觞。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9
level 13
就《世说》本身而言,历史文献价值不如正史。其编纂过程乃采撷汉、晋以来往事佳话、逸闻小说,加上刘义庆的创作综合而成。鲁迅先生说:“《世说》文字,间或与裴、郭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幽明录》、《宣验记》然。”(1)P61裴、郭二家,指晋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鲁迅先生将《世说》与《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视为同流。《隋志》将《世说新语》列入子部小说家类,与《笑林》、《笑苑》、《语林》同,并谓:“小说者,街说巷语之说也……道听途说,靡不毕纪。”唐刘知几曰:“自魏晋以降,著述多门。《语林》、《笑林》、《世说》、《俗说》,皆载调谑小辩,嗤鄙异闻。虽为有识所讥,颇为无知所悦。”(2)卷八他还在《史通·杂说》卷十七批评《晋书》采《世说》作为史料:“伪迹昭然,理难文饰。而皇家撰晋史,多取此书。遂采康王之妄言,违孝标之正说。以此书事,奚其厚颜?”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10
level 13
再者,《世说》载曹丕难东阿遂有《七步诗》,与史实不符。曹植封东阿王是在曹丕去世后的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清宝香山人认为:“《世说新语》亦《齐谐》之余,小说之祖,因此诗同根相煎,似对其兄语,以七步附会之耳。”
今天,去古已远,传世文献较少,把《世说》作为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思想史、文学史的重要文献,为众多学者广为采信,但其在隋唐时期确实不被作为重要的史料采用。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11
level 13
二、从《曹植集》的版本流传证《七步诗》之托名
曹魏时期曹植作品有两个本子,一是曹植亲自编次的。《前录自序》云:“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虽触类而作,然荒秽者众,故删定别撰,为前录七十八篇。”二是景初中魏明帝曹叡诏令编辑的。《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载:“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余篇,副藏内外。”曹植亲自编定作品目录,又有皇家宝藏之本,晋时其作品保存比较完整。《晋书·曹志传》载,晋武帝尝阅《六代论》,问曹植子曹志:“是卿先王所作邪?”志对曰:“先王有手所作目录,请归寻按。”还奏曰:“按录无此。”帝曰:“谁作?”志曰:“以臣所闻,是臣族父冏所作。以先王文高名著,欲令书传于后,是以假托。”从这则记载来看,晋时已有人假托曹植之名作文。晋时,司马氏解除汉宗室禁锢以制衡曹氏,但有晋一代不利于曹氏的《七步诗》未见任何文献记载。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12
level 13
曹植集的散佚,赵幼文先生考证“疑散佚于五代兵燹之中”(4)前言。韩国学者朴现圭先生认为,曹植集“拟佚于南宋中期”(5)。考《隋志》著录《陈思王曹植集》三十卷。《旧唐书·艺文志》著录一说二十卷,一说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仍之。南宋郑樵《通志》并载二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述《曹植集》版本时曰:“盖三十卷者隋时旧本,二十卷者为后来合并重编,实无两集。”南宋建国于1127年,存国150余年。郑樵生于1104年,卒于1162年,应属南宋早期,其时曹植集仍存。郑卒后一年,宋孝宗登基,在位27年,属于南宋中期。据此,可推论曹植集或散佚于南宋早期。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13
level 13
隋唐时期,《曹植集》易得。李善为《文选》作注时多次引《曹植集》,如《责躬诗》注“植集曰”云云。但在为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陈思见称于七步”句注时引《世说》而不用《曹植集》,盖“七步”之事当源于《世说》,可知当时行世的《曹植集》并无此诗。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14
level 13
北宋初编成的《广记》所录《七步诗》出自《世说》,并非采自曹植本集。北宋末期的《漫叟诗话》载,“曹子建《七步诗》,世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本云:‘萁向釜中燃,豆在釜中泣’。其工拙深浅,必有辨之者”(6)。漫叟用“世传”发论,本身就对此诗存疑。
2020年12月05日 06点12分 15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