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lightsaber论七剑(5):从Djem So看支配的正确方法
kotor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DarthBlaster 楼主
I dedicate this thesis to 3 friends. 首先是菊一文字则宗,他与我长期深入的讨论使我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中深受启发。其次是Phanphy,她这段时间来与我的交流从整体上激活了我的思维,允许我写这篇研究她最喜欢的Vadar大人所用剑法的文章。再次是Disciple,他自称喜欢Djem So,就该读读剑术理论专家分析的Djem So是什么样子。
自从上次写完了Ataru,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我之所以迟迟不动笔,是觉得没有把握将这三式最深刻的剑法写好。所以我暂时封笔,潜心于战术研究。直到大彻大悟。
关于Djem So的基本常识,我想读者并不陌生。它是最富有压制性的剑法,强调对敌人的高度支配,崇尚使用肌肉力量来破解敌人的剑式。它攻势凌厉,咄咄逼人,体现出赤丶裸裸的“攻”的意识而摒弃任何的小受气质。那么,Djem So到底为什么能达到这种程度的支配力?它最精髓的思想是什么?
Djem So的思想精髓就是:极强的占据主动权的意识。
什么是主动权?主动权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自己的计划自己的节奏来打,而不用委屈自己去迁就对手的情况。主动权就是在决策选择中可以选择最喜欢最舒服最占便宜对自己最省事的那个策略,而不用为了适应对手而违拗自己的心意。反过来,主动权就是对手跟在你屁丶股后面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像个小奴才一样看着你的脸色行事而不敢有丝毫主见,哭丧个脸却不敢在行为上有任何出轨,最后听话地放任自己被打个满地找牙。一言以蔽之:主动权就是在众多决策的option中完全自主地选择,等着对手来迁就。由于你最适应的option很可能是对手很不适应的,所以胜负就毋庸讳言了。因为你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行事而对手在跟着你。一旦你变招,那么对手的反应是很容易预料的,这就完满实现了支配对手,把对手变得非常“听话”。所以,主动权的牢牢把握,可以说是战术学中的第一要义。孙子说“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在强调主动权的重要性。
Djem So是如何掌握主动权的呢?只要细心观察一下电影里使用Djem So的战例就可以发现,具体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第一,用极强的气势,让对手不由自主地迁就你的计划。主动权意识人人都有。任何一个对手理性上说都绝对不愿意去听你的话,绝对不愿意跟在你屁丶股后面跑。但是我们在击剑和军事中,都看到很多时候是一方完全拥有主动,而另一方只能被动。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通常是主动的一方的气势很强,攻势非常凌厉,使得对手只能选择招架,无法腾出手来按自己的意愿攻击。这就是为什么Djem So非常强调运用肌肉力量,运用简单却富有威力的剑招。这点在EP5和EP6的两场父子决斗中看得最为清楚,因为父子二人都是运用Djem So的。EP5中,Luke一开始还能大胆进攻,可惜实力照老爸相差太远,Vadar一开始主动进攻,Luke马上委靡下来,再不能组织什么有效进攻,最后失去了一只手。EP6中,Luke运用了自己心中的黑暗面力量,一轮近乎疯狂的攻击。Vadar在前五部影片里那么锋芒的一个剑客,却只能招架格挡,最后甚至跪了下来,终于丢了一只手。注意:这里说的气势很强,可不是实力很强。Anakin在EP3中,实力未必比Dooku强多少,但是仍然很快将他打垮。气势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因素。心中存在着极强的压制欲丶望,和逼迫对手就范的绝对信心,就更能够随自己的心愿去猛攻。而对手如果压制欲丶望和对胜利的信心稍弱,就会在短暂的试图保持主动后陷入紧张乃至恐惧的心情,这种心情使得他变得怯懦、保守、不自信。即使对手可以发起有效的反击,也因为这种心理而变得保守。恐惧是(每个剑客和军事家要花一生来斗争的)人类本能,所以这种保守怯懦的心理更多地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条件反射。在瞬息万变的击剑和战斗中,占据主动的一方在高昂的士气下可以施加连续的打击,使得被动的一方几乎不可能有奢侈的空闲来对自己说“要冷静要勇敢”,使得他更加无法夺回主动。这是一个正反馈。所以,主动权的易手是很困难的。EP3中,Anakin经过一点纠缠后获得了主动权后,就越战越勇,而Dooku则越打越不敢打,最后就连精巧的Makashi都没有救得了他。

2010年02月14日 07点02分 1
level 6
DarthBlaster 楼主
第二,永远比对手抢先一步。无论是击剑上,还是军事上,“比对手抢先”或者说“让对手跟着你跑”都是保持并利用主动权的关键。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比对手抢先”的全部意思。它的第一层涵义,是不断做一件事,让对手在应对这件事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不利境地。比方说Anakin的两次砍手。第一次砍Dooku的手,连续几剑砍和拨,让Dooku的肘关节、腕关节和两手的相对摆放都处于一个非常不舒服、不方便的位置。最后Anain麻利地一剑砍掉两只手的瞬间,Dooku其实是处于根本无法防御的体丶位和姿势。第二次他砍他儿子的手,就更简单了。那几剑以拨为主,剑刃带起一个有力的逆时针螺旋。Luke无可与抗,手腕只好跟着转,直到转无可转。这时顺势一剑砍掉Luke的手,Vadar是非常舒服自然的。而手腕扭到那个角度的Luke想招架则是非常麻烦的(必须把手腕转回来)。第二层涵义就有点复杂了。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角度来讲,我把这个表述成“永远比对手领先一个相位”。拿A=-sinx和B=cosx来打比方,初等数学中知道前者比后者领先四分之一个Pi的相位。从x=0到x=Pi/2,A往下跑,B也跟着往下跑,但是总追不上;从x=Pi/2到x=Pi,A不往下跑了,往上跑。B赶紧减速啊,可是已经刹不住闸了,冲到了X轴下方,与A的短暂相交,由于相对速度太大,也没有意义;过了x=Pi,A还是往上跑,B好不容易刹住了,赶紧往上去追A,可是总也追不上。过了x=3Pi/2,咦,A不往上跑了,往下跑,B只好赶紧刹闸,可是还是刹不住……幸好B是个函数,否则这么追来追去却怎么也抓不住,早抓狂了。所以在剑术中的招数虚实就是这个道理(虽然Djem So不是以虚招见长的)。一剑挑向对手的左肩,对手想挡开当然不难。问题在于我只是装样子不想划掉你的左臂——尝试都不尝试。对手看我这剑凌厉,自然会举剑格挡。但是对手剑刃刚到,我的剑早挑向他的右肩了。对手只好用力把剑停住(剑柄和剑刃都是有质量的)回防右肩,可惜我根本对他的右肩没兴趣,这一剑依旧划向他的左肩。好,这时做一下心理分析。我的手作的这个往复运动,那完全是我自己的计划。虽然我和对手的往复频率相同,但是我完全不需要做猝不及防的急刹急动,心里也没有紧张。对手就不同了,他完全没有自己出招的机会,只好不断跟着我往复运动。既然是跟着,就只能我先发,他后发,永远都要盯着我的剑刃,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剑路来格挡。不仅手臂难受,而且心里焦躁。趁其心中焦躁,手臂沉浸于往复运动之机,我突然一剑就把他脑袋划掉了。战术学上更是如此,敌人的防线上有A、B两个点,敌人如果分兵防两个点,必然被我打下,但是守其中一个,就不会有任何危险。我先攻A点,敌人马上到A点防守,我清楚我是攻不下的。但是我突然停火向B点快速运动,敌人只好跟着我跑向B点。但是我的命令是:到达A、B之间的点C,立即掉头冲锋A点。我的部下有心理准备,到了C点立即回头,但是敌人没有料到,在C点乱撞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整队完毕,往A点冲。等冲到了,我早已长驱直入地进去了。如果他整队快,仍然咬在我背后也没关系,我下令从C点跑到A、C间接近A的D点后,立即掉头重新冲向点B。看敌人能保持不头晕到什么时候。

2010年02月14日 07点02分 2
level 6
DarthBlaster 楼主
第三,应对好对手任何一个夺回主动权的企图。当双方都是富有经验的高手时,由于一时身处被动就放弃主动权的拼抢属于不大可能的情况。通常是瞅准一个破绽,立即发动猛烈的拼命攻势,迫使对手由于恐惧而放弃主动权。这种打法,从主动权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拉锯战,没有意思。所以,获得主动权以后,如何来应付对手夺回主动权的企图,就变成了相当重要的课题。这个课题的思考也是本文难产的主要原因。后来笔者是从Shien上受到了启发。众所周知,Shien是Djem So的前身,从Soresu中完善而来,用于对付激光枪。其特点是把激光枪子弹反弹到射击者自己身上,以实现防守反击。Djem So继承了这一点,在剑式中涉及了“把对手的剑招借力打力到他自己身上”的内容。可见Djem So找到了本段开头那个问题的完美答案:对手阴谋主动出击,就让他的出击之力反噬他自己,让他自作自受。为什么这个答案完美?从心理学上分析就很简单了。如果对手知道,自己只要敢做这样的企图,最后吃亏,吃大亏的还是自己,那他还敢不敢这样玩了?老老实实反而能多活一会。这里的反噬有高下之分。下者,在实力的基础上,依靠极强的报复心理和“一点亏都不能吃”的气质,非常敏感于对手的冒犯。对手做出一分冒犯,自己必然十倍偿还。看对手还敢不敢玩出格的动作了。这点表面上可行,但是稍微分析就知道,这样反而非常容易致使主动权易手。如果我知道我的对手是这种报复心极重的人,我就故意做一点小的骚扰,然后立即撤退逃窜防守,让他在疯狂的报复中空耗精力,乃至露出破绽,被我用实招反击,让我反败为胜。这叫“为报复而报复”,没有意思。高境界的是“将计就计”。一件事情,本来对我有好处,但是由于没有切入点,我还做不出来。现在对手这样主动进攻我,正合我意,我终于可以干了,多谢你。一件事情,本来对我有好处,但是由于我笨,没想到。现在对手这样主动进攻我,倒启发了我,我马上就干,多谢你。这样折腾几次,对手就痿了,稍微脆弱一点的精神上直接垮了。即使不垮,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可见,这个答案是最优化的。
第四,不要害怕代价的付出。很多人看了EP3里的Ani vs Dooku,都好奇一点。Anakin表面上狂砸猛打,但是这样体力消耗也极大。Dooku表面上只有招架之力,但是他的Makashi完美防守没怎么浪费他的体力。从付出的代价来看,Anakin显然大得多,这样的主动权,有什么意思呢?前面一些例子也会给出相同的感觉:你在A、B两个点之间跑,跑的路程不比敌人少啊,有什么意思呢?这种观点就是忽略了主动权的意义。主动权的意义大到什么程度?如果你花费的代价跟对手差不多,乃至比对手多一些,却能让对手陷于被动,这个就是赚丶钱的买卖。把握主动权归根结底是为了胜利,是为了达到整体上的代价小于敌人。用消耗战上的平手乃至亏本买卖来换取稳固的主动权,长远看来是大赚的。从一个最简单的层面讲:牵制战。用A师牵制住实力相当的敌B师,A、B两个师可就都不能用在别的任务里了,合算不?当然合算。首先,A师的任务就是牵制,他本来的意图就是跟你B师耗在这里,在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情。B师的任务不是牵制,他根本就不喜欢在这里跟A师拖着浪费时间,只是跟A师耗上了,才被丶迫做这件不愿意做的事情。别的不说,这心态上就有差别。其次,主动权的本质如上文所讲,是拥有更多的option。A、B两个师在这里顶上牛了,但是A师能玩的花样很多,而B师则只能不情愿地先跟A师周旋。我拿A师甲团偷偷撤出阵地去干点别的小任务行不行?我拿A师乙团趁夜从侧翼偷袭B师,打了就跑行不行?再次,哪怕A师和B师战斗力相仿,但是很可能A师哪怕不干牵制,他也干不出什么有格调的事情。而B师本来执行一件意义重大的任务,不跟A师纠缠的话早腾出手来占了多少便宜了。这么一耗,当然B师这边吃亏。最后,B师的师长是血肉之躯,被这么粘着折腾来折腾去,心里边早就有一股火了。如果不冷静而正面进攻,搞不好就被A师以逸待劳全歼了。即使冷静,急躁窝火烦腻也是免不了的,脑子里肯定乱七八糟。这时A师再打几场歼灭战,B师就废了。所以,为了争夺主动权,即使在消耗上不占便宜也不要紧。
第五,抱住独丶立自主的念头不放。很多时候,击剑或战斗进入后期,形势非常复杂,主动权的易手不是招数高下问题,也不是体力消耗问题,而是意志坚定和头脑清醒问题。很多时候稍微没想明白,就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了。更惨的是,表面按照自己的节奏一路狂攻,反而被对手摸准节奏,将计就计,放进来打个满地找牙。到这个时候,最实用的就是脑袋里面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节奏。不要管对手干什么,咬紧牙关按照脑袋里的想法打下去,如果对手的意志没有你坚强,他终究会疲于奔命地招架你的。著名的“程咬金三板斧”就是Djem So精神的集中体现:敌将一枪刺来,程咬金根本不收斧,抱定同归于尽的架势。敌将胆小,只好收枪格挡。但是程咬金根本不把这斧劈实,第二斧又上来了,敌将只好再挡。到了第三斧,即使敌人的脑袋不掉,敌人胯下的马脑袋也掉了。至于将计就计的情形,笔者也是思考了很久,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本文的难产。后来笔者的结论是:要随时调整节奏让对手无法适应,但是千万不要为了迁就对手而改变自己的节奏。这个问题的完满解决是在Vaapad中才实现的,这里不赘述。
Djem So的惨败只有一次,就是Obi对Ani那场。其实这场完全体现了Djem So把握主动权的能力,Ani一开始一直占据主动,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对Obi进行连绵不绝的打击,而Obi表面被动。但是问题就在于,Obi虽然被动,但是他完全不慌张,采取持久战,用完美的防御来不断粉碎Ani把主动权转化为胜利的企图。Ani虽然占据主动,但是却无法利用这种主动来结束战斗,就犯了不冷静的错误。结果被Obi抓住破绽而击败。这告诫我们的是,虽然Djem So对肌肉力量和体力的要求决定了它不是一种用于持久战的剑式,但是一定要在对手采取拖延策略的时候理智处理。主动权的本质意义就是“拥有更多选项”,这时就应该发挥自己大胆的想象力,用诡异的招数取胜,这样才能发挥Djem So压制的意义。Ani在占据主动权后为了速战速决头脑发热,表明他虽然熟谙Djem So的基本功,但是性格需要陶冶。这是他自己年轻的问题,而不是Djem So本身的缺陷。

2010年02月14日 07点02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