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65149923
楼主
作者:张建立
内容提要:一个国家民族所创立、传承至今的游戏规则,对于该国家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国民性格的型塑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游戏规则的视角来进行国民性的比较研究,在中国学界尚属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日本将棋和中国象棋现行规则的比较,对日本人将善恶标准相对化且唯强者是从等行为方式的特点、重视“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的国民性格以及日中两国的社会流动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指出了通过古老的游戏规则的比较,来分析今日之国民性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自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来,两国的人员和经贸往来逐年增加。如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市场,日本对华出口额在二战以后也首次超过了美国。虽然两国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如此密切,但媒体以及有关机构所做的舆论调查结果却显示,两国人民之间的互信度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日关系更是给人一种所谓“居相近,心相远”之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相互理解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两国民众性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国民性方面的研究,以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研究国民性的方法、视角很多。从游戏规则的视角来透析中日两国国民性的特点,尚属一种比较新的尝试。文化是在游戏中诞生的。游戏是所有文化的萌芽,“在整个文化进程中都活跃着某种游戏因素,这种游戏因素产生了社会活动的很多重要形式”,“仪式产生于神圣的游戏;诗歌诞生于游戏并繁荣于游戏;音乐盒舞蹈则是纯粹的游戏。智慧和哲学在源于宗教性的语词和形式中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战争的规则、高尚生活的习俗,都是在各类游戏中建立起来的”。因此,一个国家民族所创立、传承至今的游戏的规则,对于该国家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的型塑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从游戏规则的视角进行国民性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学界尚未取得很大的进展。
在众多游戏中,棋盘游戏最接近社会的人文环境。很多人感慨“人生如棋”,进退攻守的时机把握、胜负的结果,往往都只在一着之算、一念之差。小棋盘,大世界,简单的规则,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游戏者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价值取向等。本文拟通过对现代日本将棋和中国象棋的规则的比较,来初步分析日中两国国民性的一些特点。
一 “持驹规则”——将善恶标准相对化,且唯强者是从的棋子再生规则
日本将棋又称作“本将棋”。有关将棋的起源,有东南亚起源说和中国起源说,而将棋初传日本的时间,则有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说等。但是,由于缺乏物证,无论是关于将棋的起源还是初传日本的时间,学者以及棋手们各持己见,尚无定论。日本最早记载将棋的文献资料是藤原明衡的《新猿乐记》(1058——1064年)。在日本将棋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大、中、小三种将棋。到16世纪时,“小将棋”中的“醉象”一子被去掉才形成了今日流行的“本将棋”。现行将棋棋盘是一个由10条横线和10条竖线相交而成的方格阵。棋子的大小形状相同,而且全都是用黑色字标记,共计8种40个棋子被均分为两方,每方20个子分别置于和活动在方格之内。通过掷子决定开局先行者,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中国象棋的发展,尽力了漫长的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关于象棋的记载,但现代象棋的定型则大体上是在北宋末年。中国象棋的棋盘由9道竖线和10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90个交叉点,象棋子置于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棋子共32个,分为红、黑两方。红帅与黑将各统7种16个棋子进行对弈和搏杀。开局是执红先行,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日本将棋与中国象棋,在终局定胜、负、和方面相似性很大,但在走棋过程中棋子的使用上,却有着极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将棋奉行“持驹规则”。
2010年02月12日 02点02分
1
内容提要:一个国家民族所创立、传承至今的游戏规则,对于该国家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国民性格的型塑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游戏规则的视角来进行国民性的比较研究,在中国学界尚属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日本将棋和中国象棋现行规则的比较,对日本人将善恶标准相对化且唯强者是从等行为方式的特点、重视“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的国民性格以及日中两国的社会流动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指出了通过古老的游戏规则的比较,来分析今日之国民性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自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来,两国的人员和经贸往来逐年增加。如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市场,日本对华出口额在二战以后也首次超过了美国。虽然两国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如此密切,但媒体以及有关机构所做的舆论调查结果却显示,两国人民之间的互信度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日关系更是给人一种所谓“居相近,心相远”之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相互理解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两国民众性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国民性方面的研究,以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信。
研究国民性的方法、视角很多。从游戏规则的视角来透析中日两国国民性的特点,尚属一种比较新的尝试。文化是在游戏中诞生的。游戏是所有文化的萌芽,“在整个文化进程中都活跃着某种游戏因素,这种游戏因素产生了社会活动的很多重要形式”,“仪式产生于神圣的游戏;诗歌诞生于游戏并繁荣于游戏;音乐盒舞蹈则是纯粹的游戏。智慧和哲学在源于宗教性的语词和形式中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战争的规则、高尚生活的习俗,都是在各类游戏中建立起来的”。因此,一个国家民族所创立、传承至今的游戏的规则,对于该国家民族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等的型塑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从游戏规则的视角进行国民性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学界尚未取得很大的进展。
在众多游戏中,棋盘游戏最接近社会的人文环境。很多人感慨“人生如棋”,进退攻守的时机把握、胜负的结果,往往都只在一着之算、一念之差。小棋盘,大世界,简单的规则,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游戏者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价值取向等。本文拟通过对现代日本将棋和中国象棋的规则的比较,来初步分析日中两国国民性的一些特点。
一 “持驹规则”——将善恶标准相对化,且唯强者是从的棋子再生规则
日本将棋又称作“本将棋”。有关将棋的起源,有东南亚起源说和中国起源说,而将棋初传日本的时间,则有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说等。但是,由于缺乏物证,无论是关于将棋的起源还是初传日本的时间,学者以及棋手们各持己见,尚无定论。日本最早记载将棋的文献资料是藤原明衡的《新猿乐记》(1058——1064年)。在日本将棋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大、中、小三种将棋。到16世纪时,“小将棋”中的“醉象”一子被去掉才形成了今日流行的“本将棋”。现行将棋棋盘是一个由10条横线和10条竖线相交而成的方格阵。棋子的大小形状相同,而且全都是用黑色字标记,共计8种40个棋子被均分为两方,每方20个子分别置于和活动在方格之内。通过掷子决定开局先行者,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中国象棋的发展,尽力了漫长的过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关于象棋的记载,但现代象棋的定型则大体上是在北宋末年。中国象棋的棋盘由9道竖线和10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90个交叉点,象棋子置于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棋子共32个,分为红、黑两方。红帅与黑将各统7种16个棋子进行对弈和搏杀。开局是执红先行,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日本将棋与中国象棋,在终局定胜、负、和方面相似性很大,但在走棋过程中棋子的使用上,却有着极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将棋奉行“持驹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