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光明剑
楼主
上世纪80年代,我县与毗邻的石首市、公安县、监利县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 经济指标,都相差无几,然而近十年来,毗邻的省际边界县(市)却突然发力,一路扶摇直上,将我县远远地甩在后面。现在差距究竟在哪里?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局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情况 近几年,我县按照“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的 总体要求,突出“主攻工业,调优农业,建好县城”三大战略重点,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001年至2004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由39.60亿元增加到57.73亿元,年均增长13.4%;财政总收入由1.27亿元增加到1.71亿元,年 均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560元增加到6882元,年均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33元增加到3584元,年均增长12.3%。尽管近几年 来我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毗邻的省际边界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层次不尽合理。2004年,我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95亿元、19.83亿元、14.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9.8 : 34.3 : 25.9,产业结构排序为“一、二、三”。石首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 为10.68亿元、25.87亿元、20.3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18.79 :45.52 : 35.69,产业结构排序为“二、三、一”。监利县第一、二、三产业增 加值分别为21.07亿元、17.46亿元、17.6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7.5 : 31.1 : 31.4,产业结构排序为“一、三、二”。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我县第一 产业比重过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我们分别比石首、监利高20.9和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我们比石首低11.22个百分点,仅比监利高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我们分别比石首、监利低9.79和5.5个百分点。毗邻的公安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72亿元、16.61亿元、23.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1.64 : 28.06 : 40.30,产业结构排序为“三、一、二”,其农业比重低于我县8.16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高于我县 14.4个百分点。显然,公安县的产业结构也优于我县。 2、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2004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57.73亿元,毗邻的石首市为56.85亿元,公安县为59.17亿元,监利县为56.18亿元,我县比 石首市多0.73亿元,比监利县多1.42亿元,仅比公安县少1.44亿元,与毗邻的 石首、监利相比,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但从衡量经济运行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来看,我县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与毗邻的三个省际边界县(市)相比要相对差一些。财政总收入我县1.71亿元,石首3亿元,公安3.21亿元,监利2.02亿元,我县比石首、公安、监利分别少1.29亿元、1.5亿元、0.31亿元。我县财政总收入占 GDP的比重为2.96,比石首市的5.30低2.34个百分点,比公安县的5.43低2.47 个百分点,比监利县的4.18低1.22个百分点。 3、工业生产效率水平偏低。2004年,我县工业总产值55.59亿元,毗邻 的石首市为76.1亿元,监利县为54.78亿元,我县比石首市少20.51亿元,比监利县多0.81亿元;工业增加值华容16.50亿元,石首25.04亿元,监利13.43亿 元,我县比石首市少8.3亿元,比监利县多3.07亿元。我县与监利相比,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差距并不大,但是我县的工业入库税金不足2000万元,而监 利县的工业入库税金达4510万元,仅占监利的44.3%。我县与石首市相比,无论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还是从工业利税总额、入库税金来看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工业利税总额和入库税金这两个衡量工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指标差距更大。2004年,我县的工业利税总额1.33亿元,工业入库税金近2000万元,而石首市的工业利税总额达到3.46亿元,入库税金1.4亿元,分别是我县的2.6倍和7倍。公安县的工业利税总额2.73亿元,入库税金1亿元,分别是我县的2.1倍和5倍。可见,我县工业经济与毗邻的省际边界县(市)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
2005年11月27日 14点1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