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引领全球超导体研究的科学家朱经武与深耕华人文坛的龙应台,12日下午有一场精采的对话,2个不同领域的人,却都相信科学与文学可以相互影响。
这场对谈题目是「屈原是个科学家-人文与科学相遇」,邀请了朱经武与龙应台对谈。
龙应台说,她从前读到屈原的长诗「天问」,非常震惊,原本以为屈原是文人,没想到「天问」里一口气提出包括天文、物理、哲学与人类学的问题,包含诗人对宇宙、自然的探索,屈原也算是个科学家。
龙应台也以西方的亚里斯多德、达文西为例,表示这2人涉猎的领域就跨越了人文与科学。
朱经武提到他从小就对电磁有兴趣,选择「科学报国」。身为科学家,他认为真正做科学家应该像文学家,看别人看不到、感觉别人感觉不到的东西。
朱经武说,做科学想像力很重要,他认为文学可以释放1个人的想像力。
龙应台认为科学家有文学素养,但却未相对要求从事人文工作者也对科学有一定认知。她佩服朱经武将她写的15万字「大 jiang 大 hai 」,在香港往美国的飞机上看完;但朱经武任何有关超导体的文章,她都看不懂。
朱经武认为,科学是让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但科学家毕竟是少数,社会上不必人人都从事科学工作,但可以从欣赏、了解的角度,支持科学发展。
朱经武也感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现在学科学的人减少,像香港,最优秀人才都去念商学系,社会环境让年轻人变的想要赚钱。但令他高兴的是,金融海啸过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也受影响,香港、美国又开始回头重视科学,邰 豌 也有需要多鼓励年轻人朝科学发展。
龙应台在答覆听众提问时,谈到她在一篇作品中处理「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观点」。她访查蜜蜂、狗、水虿的眼晴功能,发现蜜蜂有复眼,水虿却只能看到与自己平行的东西。她表示,虽然她从事文学创作,但在过程中她也花很多时间找有关动物的书,接触到文学以外的知识
~~~~~~~~~~
原文中用不少别字替代河蟹,见谅哦!
2009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3
level 4
如果这个贴吧里的人像青春偶像贴吧里的人那么多就好了
2009年12月16日 11点12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