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oled电视存在的一些缺点
三星电视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如有补充请留言,比较突出的优点也可以
2020年06月30日 12点06分 1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第5点表述有误,且与第4点有重复,应当是有机物从不发光到低亮灰阶的转换不稳导致的拖影,而直接削除这段灰阶可以尽量避免这个现象,非增加这个现象的概率
2020年07月01日 08点07分 2
吧务
level 16
兄弟这么孤独么
2020年07月01日 08点07分 3
做个记录
2020年07月01日 08点07分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老玩家补充
6,播放低分辨率片源模糊感更强,因低分辨率片源以高分辨率显示时,精细度不足加oled电视像素位移导致模糊感更强
7,色域无法做大,在oled电视像素发光时第4个白色子像素必须发光,导致三原色纯度不够
2020年07月25日 05点07分 4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关灯看电视不可取
事情是这样的,客厅就算低亮度,屏幕表面只算漫反射亮度都有0.1尼特以上,所以对于现在全屏亮度较低的woled在这时候就显得对比度过低,为了发挥不发光对比度多数人选择关灯看电视,在关灯的情况下,电视以外的环境光线非常低,眼睛注意到黑暗环境瞳孔立刻放大,集中电视屏幕又立即缩小,如此反复对感光神经系统的刺激可诱发多种眼疾,如视力模糊、干眼、近视、散瞳急性青光眼、神经衰弱等等
2020年08月11日 03点08分 5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经常有人说播放一会上下有黑边的电影,在全黑色画面时上下黑边是黑的,但是中间看起来亮着不黑?
还有oled的响应不是很快吗,为什么动态画面还是会看到拖影?
原因就是oled有机发光二级管亮起来后完全暗下去比较慢(粒子完全稳定比较慢,粒子运动释放光子),这也是从深灰到黑这段灰阶控制不稳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约5%的灰阶),画面像素点混色涉及这段灰阶变化时无法快速转变,所以看到拖影。
就算woled把这段灰阶直接按纯黑信号来,也是无法快速暗下去,所以平时使用的时候并没有纯黑显示能力,也就没有什么高对比度了。这段灰阶按纯黑信号来也导致了很多属于这段灰阶混色的颜色无法显示出来,也就是色域面积总会缺少一些区域。另外还导致暗部细节丢失、颜色偏上面已提到
2020年09月16日 08点09分 7
将低亮不稳的那段灰阶做向上映射可以保留细节
2020年11月12日 08点11分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8,发光效率低、耗电发热大-oled显示黑色不发光当然省电,但是发同样亮度时靠电流驱动的有机物发光效率低,因此耗电量大,产热也就多,而温度又影响粒子跃迁,实际使用中屏幕发光地方远远多于黑色地方,所以AMOLED手机电池不耐用,WOLED电视再加上滤色膜较厚导致发热大外亮度也不足。
9,控制精度不高-以电流驱动的oled在控制细精度上不及电压控制稳定,所以市面上的oled显示基本上是8bit+FRC来显示10bit的效果,1帧10bit的画面需要4帧8bit来抖动完成,虽然oled的大部分灰阶响应快,但是8抖10再以120hz做动态补偿也是挺吃力的(100%灰阶响应至多2ms),另外8抖10在观看上容易察觉到伪色的小噪点
2020年10月18日 09点10分 8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10,显示黑色时不够黑-晚上关灯观看上下有黑边的电影时很容易察觉到上下黑边还是发出微弱的光。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预放电不彻底。为保持像素点快速点亮的oled电流驱动电路必须做预充电准备(因为点亮OLED阈值电压大于0),为了准确的电流量对亮度控制,每次点亮后必须做放电操作来确保下次电流量不受上次残留电荷的影响。然而彻底的放电+预充电的时间太长,不足以让像素支持高帧数的快速响应,现阶段的做法是减少放电时间,不彻底的放电也就导致下次预充电后超过点亮阈值电压所以像素点发微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像素点低亮下受不彻底放电影响最大而出现以上第四、五点的一些事情);
2,相邻像素存储电荷的相互影响。oled驱动电路使用同行同列电级,屏内整张的功能膜也是连一起的,这就导致了预充电部分电荷会跑向相邻像素,加大了电流量的不精确性,为每个像素加上反向电压抑制电路也只能抑制同行像素暗受影响变亮的问题,而同列或行同亮的相互影响还是存在的
《就算有一天可以做到像素点真的不发光,但是幕前亮度还是会存在,因为就算完全面光发出时漫反射影响还是存在的,另外在未出屏幕时光的串扰很多发生在滤色膜,这膜越厚串扰越大,现在的woled偏偏需要靠这厚膜来达到广色域》
综合以上所述,现阶段的woled实际使用对比度是比较低的,被宣传无限对比度有点侮辱智商了
2020年11月12日 08点11分 10
单预充电让oled显纯黑时,亮度做到最低为0.3尼特,加上滤色膜对光反射形成的光串扰,与屏幕表面对环境光的反射,实际使用时黑色亮度也是较高的
2021年01月23日 06点01分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第三点白平衡难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白色子像素前面的透明膜与其它三种滤色膜对光强削弱的比例不一样。
woled电视的白光是靠有机物发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混合而成,采用不同亮度下会改变色温的DC调光方式(因DC调光是改变蓝光的强度,而黄色荧光粉厚度不变,所以不同亮度下激发混白色的红绿蓝三种光强比例是不同的),加上为了增亮的白色子像素前面的透明膜尽量设计保持光强,所以与红绿蓝三种滤色膜对光强削弱比例存在不同,这就加大了不同亮度下白平衡的偏差。(例如我们对woled电视全屏100多尼特进行白平衡矫正,但是当画面中出现25%400多尼特的白或10%更高亮度的白色时,这些白色看起来就偏色)
2020年11月14日 10点11分 11
补充:红绿蓝对于人眼混白色的亮度比例大概是3.0 : 5.9 : 1.1,绿色影响亮度比例最大,但是红色比较容易让人察觉到,而且红色的色域向来是较大的
2020年12月27日 13点12分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11,画面忽暗忽亮,暗部像素点闪烁-因oled发光效率低,又受限于功率墙,导致电视全屏亮场亮度只有100多尼特(50%也只有200多尼特),而只显示屏幕25%亮部画面时可以到400多尼特(更小面积的峰值亮度还会更高),因此在显示全屏或50%亮场面积时经常无法跟上片源的要求,导致同事物经常忽暗忽亮(比如影片镜头从较暗的室内慢慢移向明亮的室外,我们会发现当画面出现一角室外植物时,那些植物是挺明亮的,而当画面出现大面积室外植物时,植物突然就变成暗淡);另外白色字幕经常被它作为峰值亮度来显示,这也加大了忽暗忽亮出现的程度,更多的功率被分配给白色字幕时,画面亮度就会暗上加暗,这同时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让白色字幕显得更加高亮刺眼,而当字幕消失时,画面又会突然亮起来,由此产生非常不好的体验。
在暗中有亮的画面中,亮的位置亮度越高让底层电流串扰现象越活跃,旁边暗的位置受电流串扰影响会持续出现子像素低亮闪烁的现象,这有点像信号传输不稳出现的雪花点
2020年12月16日 05点12分 12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12,近看耀眼晃眼,oled点状像素结构,发光时像素点中心光较强,相邻像素间隔大,同ppi下屏幕越大、观看距离越近,间隔的黑缝相对眼睛也就越大,整个画面看过去感觉一闪一黑让眼睛容易疲劳(40英寸建议1米以上)
2021年01月05日 09点01分 13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现阶段woled与液晶的像素结构图
2021年01月09日 10点01分 14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第7点补充:以蓝光oled激发量子点或激发荧光粉发光一直未面市,虽然此方案的蓝光有机物会随使用时间衰减导致激发混色色偏,但各像素点色偏方向大体相同,尚可通过白平衡进行大致校准。而市面上的woled还是以LG的两蓝,一黄绿,一红这样的四层3种有机物混成白光,再通过滤色膜过滤,因不同发光有机物衰减速率存在不同,加之使用时屏幕各区域发光程度的不同,各像素色偏的大致方向也就无法保持相同,此絮乱的色偏已经无法进行校准。单单衰减的蓝光激发混色只影响亮度导致色温改变,而多种发光有机物不同程度的衰减影响的是不同颜色的变化,作为大屏幕ppi本身低,随着使用时间越长很容易被察觉到
2021年01月17日 03点01分 15
level 1
只能等MINI LED?
2021年01月21日 22点01分 16
mini只是小灯泡,不一定分区多,液晶基板的对比度才是最重要的,它是最小控亮单位
2021年01月22日 01点01分
level 6
qfjp1234567 楼主
如图,oled电视显示黑色时不够黑(第10点已说明);oled电视显示白色时总偏蓝,因为目前衰减最快的蓝色发光有机物在结构上做了两层,且会同时点亮混白光,电流控制精度的不足也加大白平衡偏差。woled以红白蓝子像素混白光,底层混白偏蓝在滤色膜处无法完全滤尽
2021年03月15日 04点03分 17
关于底层混白偏蓝,再进一步说明下,woled以DC调光,如保持白子像素最高亮时为准确白,那么低亮时白子像素会偏蓝,原因是发不同光的有机物亮度对应电流没能在不同灰阶白上做到精准控制,表现为电路控制精度不足
2021年03月17日 06点03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