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成长于80年代
楼主
您在填上述调查的时候一定很疑惑:房子和爱情,为什么一定要在二者之间划上一道鸿沟,有了爱情没有房子,选择房子丢失爱情,难道不能选择拥有房子的爱情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完美的让人燃烧的爱情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当中,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中,在梁山泊与祝英台的传说里,甚至在最近流行的《两只蝴蝶》的旋律当中世代歌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完美的爱情内涵颇多,而非功利性则是最重要的属性:纯粹为了爱而爱,不去管其贫穷或是富有,不去管他是王公贵族还是街头的流浪汉,甚至像罗密欧和朱丽叶一样彼此世仇。 然而现实的沉重却不断挑战爱情的纯洁和非功利性:一套房子动彻几十万,孩子上学,理疗保险,赡养老人……刚刚从校园里走上社会的同学们,在社会上漂泊几载的追梦人,面对高昂的房价,就像登山者仰视不可征服的喜马拉雅——在生存面前,爱情变成奢侈品,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呼唤:为了爱情,求求你,房价别涨了行吗? 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爱情和房子,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变成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位哲人说过“痛苦源于选择”,这就是这个荒谬的问题得以存在的现实理由。 反方: 嫁给房子? 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笔者就此问题问过很多人,得到的答案却和“爱情至上主义”格格不入。很多年近30的没有结婚的女性,明确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嫁给一个二婚的男人,而不愿意嫁给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理由很简单,二婚的男人虽然说年龄比自己大好多岁,但是一般来讲都是事业小有成就,在单位有一定职权,房子当然不在话下。“可以少奋斗好多年!”有的女孩甚至怀有这样的梦想:“起初爱上的或许是他的房子,但是可能会因此爱上他的人呢?” 案例一:房子和工作让她放弃至爱 王至诚(化名)过了好多年才明白当年蔡锦(化名)和自己分手的真正原因。两人同是一个学校的校友,王是校篮球队主力,人长得很帅气,人也本分。蔡是中文的才女,很漂亮,个子高高的,笑起来脸上呈现迷人的酒窝。“那时候太浪漫了!我们同另外一所大学争市高校联赛的冠军,我扣篮的时候挂了彩,好多女孩子拿了纸巾上来让我止血,我挑了她的!”那时候王念大二,蔡念大一。四年过去了,王保送上了研究生,蔡大学毕业,忽然有一天,王至诚发现他再也找不到蔡了,“手机是空号,邮件不收……”一直过了三年,王才从她熟识的女孩那里听到她离的真正原因:“那个男的替蔡在这个城市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的房子有140平米……” 王说,经历这件事情,自己对所谓的爱情嗤之以鼻,男人最重要的是工作和事业,“爱情是奢侈品!”他现在只希望能找个本分的女孩子好好过日子。 案例二:我们分手在购房现场 许国斌和刘一婷(二者均为化名)攒了些钱,准备买了房子,装修好了结婚。许是国家国务员,刘是一家小报社的记者,两人恋爱两年多了,感情一直都很融洽,少有吵架。然而在看房子的过程当中,分歧和争吵却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许看房子首先看价钱,他自己是国家公务员,拿的死工资,量力而行;然而刘首先看的是物业的质量:交通、楼盘、社区、户型……最后看的才是价钱。便宜没好货——争吵由此而起,慢慢上纲上线,许攻击刘太虚荣,刘埋怨许不负责任,不想给自己老婆好房子住,终于,在看房现场,在售楼小姐的面前两个人不欢而散,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 正方:当然嫁给爱情! 案例一:经济问题不是第一问题 李颖(化名)是一所名校的研究生,是学校有名的才女和诗人,即将毕业的她签了一家图书出版公司。她男朋友是同级的研究生,可能去一家国内知名的报社。她告诉笔者,“经济问题不是第一问题!经济问题即便棘手,仍然可以有待时日的解决。”如果自己喜欢一个男孩,那么他现在是贫穷还是富有并不那么重要。“我看好他,看好我们俩的前途,暂时无房或经济困难,可以忍耐。”她很憧憬两个人一起创造未来的幸福:“住在一起奋斗的房子里才是真正的幸福!”
2005年11月24日 14点11分
1